?

教育懲戒要適度更要有溫度

2021-04-06 04:28韓錦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犯錯誤體罰懲戒

韓錦平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把教育懲戒納入了法治軌道。對此,有的教師認為,可以名正言順地對學生進行“懲戒”了;有的家長則擔憂這會成為體罰學生的借口。學校該如何以“法”懲戒呢?

評析

1.教育懲戒以“法”的形式規定下來,實際上是對教育規律的尊重

從人的成長規律看,一個人在成長中難免犯錯誤,如果只強調賞識和鼓勵,甚至毫無保留地過分鼓勵,并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培養。因此,適當懲戒和適時獎勵一樣,是教育的一體兩面,是一個人健康成長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教育規律看,教育的底色從來就不是絕對的放任和快樂,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讓學生在享受權利的同時,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也要顧及社會公德;在讓別人尊重自己的同時,也懂得尊重他人。因此,當學生犯了錯,教師對學生實行適度的懲戒,通過懲戒讓學生改掉錯誤,恰恰是教育應該做的。

2.教師擁有懲戒權,但如何把握好度,如何充滿溫度卻是一種考驗

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正確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懲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機械的懲罰使我們一切工作受損失?!薄兑巹t》頒布后,很多教師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真正為教師做主,以后懲戒學生可以理直氣壯、有法可依,不再怕家長和公眾說三道四了。不過筆者認為,教育懲戒權并不是“尚方寶劍”,也不是“靈丹妙藥”,教師即使有了教育懲戒權,也不能任性地使用,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對于懲戒的方式,學生能接受多少、真正能承受多少,必須因人而異,既要把握好度,更要充滿溫度,要從教育出發,要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懲戒不是體罰,教育懲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特級教師魏書生讓犯錯誤的學生寫說明書,讓遲到的學生唱一首歌,就不失為好的懲戒。說它好,是因為這樣的懲戒是文明的、科學的,對學生是適當的,是讓學生感到充滿溫情和溫度的,學生也完全能夠接受。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心中充滿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這是進行懲戒教育的前提。好的懲戒一定不是為懲戒而懲戒,好的教師一定是“心有戒尺,眼有光芒”,一定是走入學生的心靈,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真正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出現問題行為和心理偏差的原因,采取的懲戒方式真正讓學生入腦、入耳、入心。當然,教師也可以從需要出發,提供如義務勞動、講故事等多種類型的懲戒形式,供學生選擇,讓學生自主選擇。因為是自主選擇的懲戒,學生比較能夠接受。

猜你喜歡
犯錯誤體罰懲戒
忘卻歌
教育懲戒藝術仍值得繼續探索
也談“教育懲戒權”
教育有時需要一定的懲戒手段
吸取教育 少犯錯誤
難忘的體罰
美國教育體罰的淵源,現狀與前景
犯錯誤找家長
福建省教練員對未成年運動員體罰現象研究
全球第25個兒童權利日:何時告別暴力和體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