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扶貧的創新路徑與對策研究

2021-04-09 07:44張曉萍張麗穎張若望河北金融學院
營銷界 2021年12期
關鍵詞:金融服務貧困地區金融機構

張曉萍 張麗穎 張若望(河北金融學院)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擺脫貧困,讓老百姓富起來站起來,成為當前黨中央的重要課題。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截止到2020年,貧困縣名單要變為零,將地域性貧困降為零。經過數年的扶貧實踐,證實金融扶貧是一種有效的脫貧手段,金融精準扶貧概念一提出,便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反響。金融機構遵循“精準脫貧、精準扶貧”的戰略方針,強化金融服務,深化金融改革,優化金融環境,積累了許多脫貧攻堅的優秀做法和豐富經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們更要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深化金融扶貧,確保人民經濟社會生活更上新臺階。

■相關理論

(一)金融扶貧的內涵

金融扶貧是指在黨中央的政策引導下,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等各金融機構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和豐富的金融產品,通過多種渠道為貧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務,已達到減貧脫貧的成效。金融扶貧是精準扶貧中的一種方式,金融扶貧關鍵點為:一是金融扶貧必須有政府政策的引導;二是金融扶貧的主體是廣泛的,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保險證券公司、民間扶貧金融組織等等;三是金融扶貧的方式分為直接扶貧和間接扶貧。

(二)金融扶貧的運作機制

金融扶貧運行機制不同于金融扶貧模式,金融扶貧運作機制有自己的內在規律和內在驅動因素。金融扶貧運作機制主體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參與主體包括大中小各級各類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機構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中央政府出臺方針政策,地方政府按照國家政策方針出臺具體的鼓勵政策,人行和銀保監會進行政策指引,各金融主體總行制定具體行動方案,經營行按照上級行指示,對貧困主體進行多種方式的金融支持。

金融扶貧的理論基礎包括金融資本相關的致貧理論,如馬爾薩斯的人口貧困理論、馬克思的貧困理論、納克斯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納爾遜的低水平陷阱理論;農村金融市場相關理論,農業信貸補貼理論、農村金融市場理論、不完全競爭理論;金融減貧相關理論如金融排斥理論、普惠金融理論、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等等。

■金融扶貧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扶貧風險大,扶貧動力不足

一是金融風險大。由于金融扶貧貸款發放對象是貧困戶,扶貧貸款具有風險大、成本高、回收周期比較長等特點,這樣導致金融服務下沉意愿不足,很難做到金融服務覆蓋每一個村落。建檔立卡貧困戶沒有合格的抵押品作為擔保物,一小部分金融機構出于風險考慮,主動參與縣域、村域扶貧工作積極性不高。二是思想認識欠缺,有的金融機構認為扶貧工作是地方政府的事情,與自己無關,金融機構稍作參與即可,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三是金融成本高,根據某金融機構數據顯示,貧困地區的籌資成本一般約為2.0%,根據信貸理論,銀行貸款利率要覆蓋資金投放風險、籌資成本和資金運營成本,銀行貸款利率要高于籌資成本3個百分點才可以,所以導致貧困地區金融風險高等問題。

(二)扶貧風險控制機制不健全,扶貧產品契合度不強

銀行必須根據貧困地區扶貧特點和難點,根據當地特點對信貸風險指標進行調整。精準扶貧地區及對象有其特殊性,金融機構必須進一步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政府主導金融扶貧機構,但扶貧金融服務缺乏差異化,扶貧金融產品缺乏多樣性,不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貧困地區以及貧困戶的需求。一些金融扶貧產品無法和現實需求相匹配。金融扶貧模式主要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種植業、養殖業扶持等,如何通過科技、環保和旅游等方面來帶動貧困人口減貧致富是需要尋找的新的突破口。

(三)扶貧信息共享機制不足,扶貧資金投放不足

政府部門、當地人民銀行、金融監管部門由于對金融扶貧統計標準和方法的計量不同,貧困類型的數據信息、貧困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扶貧信息統計監測存在重疊交叉等現象,導致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之間不能及時有效地掌握貧困地區以及貧困戶情況,難以做到金融精準扶貧,給金融扶貧工作帶來較大難度。

風險補償金投入不足,小額信貸的風險補償金應按照不低于風險補償金1:10的比例進行投放。調查發現,一部分銀行風險補償金發放達不到這個標準。金融機構參與扶貧的力量薄弱,根據金融扶貧“包干服務”等相關政策,金融機構應保證參與金融扶貧的財力物力人力充足,但實際執行中發現,扶貧小額信貸不足已覆蓋全部貧困地區,雖然村鎮銀行設置了金融服務點,但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

■金融扶貧路徑優化措施及相關建議

(一)提升需求,強化自身“造血”功能

激發貧困群體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是金融扶貧的關鍵所在,目前金融扶貧的需求側一方表現為內生動力不足,金融服務需求面窄,當前工作重點是激發貧困人口的金融服務需求,一是要提升貧困群體的金融素養;二是激發貧困群體的積極性;三是創新金融產品,開拓金融服務載體。

使金融扶貧供給市場化,政府主導下的金融扶貧供給存在金融扶貧創新不足、扶貧市場活力不足等問題,如何形成市場驅動力,將金融扶貧市場化,構建新的金融扶貧市場化體系??h域商業性金融機構應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增強縣域金融扶貧的可持續性和商業性。

(二)加強貧困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商業化金融扶貧機制

政府要加強與縣域金融機構的合作,共建農村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山區金融服務網絡,增加農村金融機構數量。鼓勵縣域小額信貸公司及保險機構深入農村,開發農村市場,政府還要降低金融機構準入門檻,將外部的金融機構引入農村。建設縣、鄉、村三級金融服務體系,深化農村金融扶貧工作體系建設。

構建商業化金融扶貧機制。引導更多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參與到金融扶貧工作中,設立金融扶貧業務考核指標,對指標考核優秀、成效明顯的金融機構給予稅收優惠、專項費用補貼等激勵措施。設立“優秀金融扶貧產品”獎勵基金,鼓勵開發形式多樣的金融扶貧產品。設立金融扶貧投資風險補償基金,降低金融機構投資風險。

(三)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水平,創新金融扶貧產品開發

金融服務質量是金融扶貧成效的關鍵,商業性銀行、政策性銀行和保險機構是參與金融扶貧工作的主要金融機構,金融扶貧產品單一、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商業銀行應該根據貧困地區產業特點,開發多種多樣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群體的金融需求。金融機構要加強自身業務培訓,設立內部考核機制,量化考核業務,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提高貧困戶金融扶貧意識。通過定期宣傳,鼓勵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積極利用現有扶貧政策進行脫貧實踐。定期舉辦金融扶貧教育培訓講座,涉及金融相關知識,激發貧困戶的脫貧意識。

(四)加強扶貧聯動和信息共享,建立專項信貸擔?;?/h3>

搭建扶貧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多方合力,才能打贏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戰。首先要加強銀政協作,共同構建扶貧政策、財政政策和相關金融政策的聯動機制,完善整合金融扶貧資金和政府財政資金,加大信貸貼息力度,完善貸款擔保機制和信貸風險補償金機制。二是建立健全“政府增信”系列制度辦法,創建并推廣“扶貧銀行+農戶、扶貧銀行+政策性擔保公司(農擔公司)+農企+農戶+風險補償金+農企”的帶動模式。

建立專項信貸擔?;?。貧困群眾缺乏有效抵押物,存在擔保貴、擔保難的問題, 政府及各級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扶貧貸款擔保機制,加快扶貧資金投放效率,完善扶貧信貸流程,保證扶貧貸款投放到重點龍頭企業和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戶上。

(五)融合線上線下金融扶貧力度

突出互聯網金融移動終端建設?;ヂ摼W、人工智能對創新金融扶貧服務渠道有重要作用,可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推廣互聯網+金融模式,加強金融機構pc端和移動端建設,進而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數字化轉型。努力搭建貧困地區“線上便捷下單、線下物流通暢,商品種類齊全、移動快捷支付”的金融服務場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等相關技術,將金融扶貧線上化、網絡化、大眾化。

探索金融便利店服務機制。金融機構要加快打造貧困地區具有“自助機+物理網點+互聯網金融”三個要素的綜合金融扶貧網絡平臺,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支持扶貧的覆蓋面和便利性。建立金融服務點,打造 “微型銀行”,提升貧困地區的綜合金融服務職能。

■結束語

金融扶貧是一項長期可持續的工作,隨著金融科技的進步,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與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發展,金融扶貧將會出現更多的表現形式,今后金融扶貧將會更注重系統性建設,進一步與風險防控有機結合,發揮金融扶貧賦能機制,增強貧困戶自我生存能力。

猜你喜歡
金融服務貧困地區金融機構
“三農”和普惠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
讓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協力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比亞迪集團扶貧
合富輝煌:股東應占溢利大幅增長48% 金融服務板塊積極拓展
上學不如“混社會”? 貧困地區的“厭學癥”如何治
西南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桂林舉辦
貧困地區干部要擺脫擔當“貧困”——基于山陽縣干部隊伍擔當作為狀態的思考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