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砌體工程常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21-04-10 19:54王晨宇
工程技術研究 2021年18期
關鍵詞:砌磚通病砌筑

王晨宇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1 砌體工程常見質量通病

1.1 砌筑砂漿強度不達標

在砌體工程施工期間,由于砂漿配合比設計不當、砂漿攪拌質量控制薄弱,或是在冬季施工特殊背景下未采取防凍保護措施,會導致所制備砌筑砂漿的強度值并未達到使用標準。例如,在砂漿配合比設計方面,沒有貼合實際施工需要,選擇制備M2.5混合砂漿等低強度砂漿,也沒有準確驗算外加劑添加計量,導致砂漿強度低于施工標準。在砂漿攪拌質量方面,由于采取人工攪拌方式,或是砂漿攪拌時間過短,致使砂漿并未得到充分攪拌,影響砂漿的和易性與勻質性。

1.2 砂漿不飽滿

根據實際施工情況來看,所使用砂漿飽滿度不達標時,會降低砌磚體強度并削弱抗彎抗剪能力,在磚砌體承受較大荷載時容易出現裂縫、透明縫、瞎縫等質量通病。砂漿不飽滿問題的產生原因包括在砌筑前沒有將磚砌體進行浸水潤濕處理,所制備砂漿強度不達標,磚砌體豎縫內砂漿量不足,砂漿因放置時間過長而出現脫水、干硬現象。

1.3 磚砌體組砌方法選擇不當

磚砌體組砌階段常見的組砌方法選擇錯誤問題包括大量使用碎磚與缺損磚,砌層間搭接長度過短,采取包心砌法開展磚柱組砌作業。例如,在大量使用缺損磚開展組砌作業時,受到磚體規格尺寸誤差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多層磚直縫現象;在采取包心砌法完成組砌作業時,里外皮磚層無法保持相互咬接的穩定狀態,進而產生較大的豎縫寬窄誤差;而在局部集中使用碎磚與破損磚時,使得砌層間搭接長度小于設計要求,形成“兩層皮”現象。

1.4 墻面不平整

墻體砌筑由于所使用砂漿飽滿度不達標、沒有刮凈混水墻面舌頭灰、皮數桿標記錯位或未設立皮數桿、同樓層墻體砌磚起線不一致與拉線錯行、在砌筑三七墻時沒有開展雙面掛線作業,導致砌體墻面的平整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在問題嚴重時還將削弱墻體剛度與抗震性能,出現抹灰層脫落、螺絲墻、抹灰層空鼓開裂等質量通病。

1.5 墻體留槎、接槎不達標

在砌體工程中,墻體留槎、接槎不達標問題的產生原因包括留槎、陰槎設置不當,使用不飽滿砂漿,未采取相同的斜槎留置措施致使斜槎灰縫平直度誤差過大,墻體內拉結筋長度間距不符合設計要求或是存在錯放少放問題,構造柱位置尺寸誤差值超過允許范圍。這一質量通病的存在,不但會引發接槎砂漿填塞不嚴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將削弱砌體結構整體性能,降低接槎部位砌體強度。

1.6 墻體裂縫

墻體裂縫是砌體工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質量通病,主要出現在縱墻兩端、填充墻洞口預制過梁、門窗孔洞對角、窗間墻上下對角等部位,所形成的裂縫將破壞砌體結構的承載性能和防滲性能,同時影響砌體結構使用功能的正常發揮。例如,在填充墻洞口部位形成預制過梁裂縫時,容易引發門窗框變形破損問題,致使門窗構件無法正常啟閉。

2 砌體工程常見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 進行砌筑砂漿質量控制

為了解決砌筑砂漿強度不達標和砂漿不飽滿的問題,需要落實以下防治措施:(1)材料質量檢測。在材料入場環節,應對水泥等原材料的規格型號、外觀質量進行檢查,核查出廠合格證等資料文件,按規定隨機抽取少量材料送至實驗室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判斷材料性能質量是否達到使用標準,退回性能質量不達標與規格種類有誤的材料。同時,在砂漿攪拌完畢后,重復對砂漿材料質量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包括強度、和易性、含水率、飽滿度等,將砂、灰分離的砂漿進行二次攪拌,將檢測通過的砂漿投入使用。(2)配合比優化設計。嚴格遵循《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T 98—2010)等規范文件,結合砌體工程設計要求與建設標準,科學制訂砌筑砂漿配合比方案,明確砂漿材料性能指標與原材料用量占比。在正式施工前,開展砌筑砂漿試拌試驗,按配合比方案攪拌小批量砂漿,將其作為試樣,將試樣送至實驗室檢測,根據檢測報告優化配合比方案與攪拌方案,如調整外加劑用量、變更投料順序、使用熟化處理后的白石灰膏作為白灰。(3)攪拌質量控制。在攪拌砂漿期間,要求施工人員使用計量器具對水泥、砂等原材料進行稱重計量,將用量偏差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在干燥狀態下按比例摻拌水泥與砂,再加水攪拌。同時,觀察現場氣候條件與砂漿攪拌情況,必要情況下延長砂漿攪拌時間,或是對砂漿開展二次攪拌作業。(4)防凍保護。在現場平均溫度低于5℃的施工背景下,需要對砂漿采取防凍保護措施,如在所搭設暖棚內開展砂漿攪拌作業,對拌和水進行預加熱處理,在砌體上方搭設遮擋設施,禁止使用處于硬化凍結狀態的砂漿。(5)磚砌體浸水處理。在砌體砌筑前,施工人員必須將砌磚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在砌磚濕潤狀態下開展砌筑作業,以改善砂漿與磚砌體的黏結效果。

2.2 合理選擇磚砌體組砌方法

為了預防和減少磚砌體組砌工藝錯誤問題的出現,必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降低人為、工藝、設計因素對砌筑質量造成的影響。首先,做好人員專業培訓與技術交底工作,要求一線操作人員熟練掌握各項組砌方法的工藝步驟與操作要點,正確了解施工意圖,避免在后續施工中出現錯誤施工或違章操作等不規范行為。其次,在砌體工程中選擇一處試驗段,開展磚砌體組砌作業,根據試驗段施工成果質量來優化工藝方案,選擇合理的組砌方法,如在內外皮磚層每隔0.2m設置一層丁字磚拉結、調整墻心等部位的破損磚與半磚用量比重、分層同步開展砌磚與豎縫刮漿塞縫作業。最后,對磚砌體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控制半磚與缺損磚的用量,禁止使用碎磚。

2.3 墻面平整度控制

為了加大墻面平整度控制力度,避免形成螺絲墻、抹灰層空鼓脫落等質量通病,在墻體砌筑環節,首先,檢查所使用磚砌塊的含水率與齡期,清除磚砌塊表面附著的灰塵污漬,將砌塊浸水潤濕處理,要求不得使用齡期在28d以內的砌塊,控制砌塊的含水率,如將混凝土空心砌塊的含水率保持在15%內。其次,在現場設立皮數桿,對皮數桿進行加固處理,參照施工圖紙核查皮數桿標高是否準確,要求皮數桿與所標記砌磚層數在相同水平線上保持一致。同時,對墻體砌筑部位的基面標高誤差進行測量校正,可選擇開展壓縫作業來調整灰縫厚度與墻面標高誤差。再次,選取滿鋪滿擠工法靠站內外墻體砌筑作業,將單次鋪漿長度保持在700mm及以上,將相同皮磚內的兩端砌塊作為砌筑起始點,同步開展磚砌筑與鋪漿作業,向中心部位延伸砌筑。單次完成一塊砌磚的鋪設作業,對砌磚的水平位置、垂直度搭砌長度進行測量校正,均勻鋪滿砂漿,在豎縫內灌注振搗適量混凝土,檢查是否存在通縫問題,確定無誤后,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完成內外墻砌筑作業。最后,嚴格控制墻體砌筑進度,以混凝土砌塊墻體為例,在一般施工條件下,要求將單天的墻體砌筑高度控制在1.6m以下,分多次完成填充墻砌筑作業,避免因墻體砌筑進度過快,砂漿未及時凝結硬化而出現墻體變形倒塌問題。

2.4 墻體留槎、接槎質量控制

為了預防和減少墻體留槎、接槎質量問題,首先,在正式施工前做好深化設計工作,明確留槎工藝標準,同步開展磚墻體轉角與交接部位、外墻大角、縱橫墻交接、外腳手砌縱墻等部位的砌筑作業,以控制留槎數量。其次,重點控制留槎質量,要求施工人員提前清除留槎部位上的殘留砂漿與附著灰塵,基面進行灑水潤濕處理,在槎面上均勻填充涂抹砂漿,觀察灰縫是否保持平直狀態。再次,以施工圖紙為參照,核對拉結筋位置、數量、長度、間距等技術指標是否與設計方案內容一致,及時解決漏放、少放拉結筋問題,在拉結筋部位均勻涂抹飽滿砂漿,避免拉結筋受環境腐蝕出現鋼筋銹蝕現象。最后,在砌體結構中分布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施工條件下,要求測量人員提前開展構造柱彈線定位工作,施工人員將構造柱插筋理順整直,遵循先退后進原則放置拉結筋與砌成馬牙槎。

2.5 墻體裂縫防治處理

針對墻體裂縫質量通病,一方面,應嚴格控制砌筑砂漿質量以及墻、柱、垛等重要構件的砌筑質量,在門窗洞口部位額外設置圈梁,調整砌體結構端部門窗構件數量,以改善砌體結構的受力狀態,避免因局部承受過大荷載而形成裂縫,預防裂縫通病的形成。另一方面,針對已存在的裂縫通病,對裂縫寬深度、種類、形成原因進行調查,采取內部修補法、表面封閉法等處理手段修補裂縫,降低裂縫對砌體結構性能與使用功能的影響。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建設優質的砌體工程,消除結構安全隱患,切實滿足工程使用要求與設計要求,在砌體工程建設期間,建設企業必須正確認識常見的質量通病及其產生原因,立足實際問題,針對性地落實上述防治措施,提前預防和有效處理已存在與可能出現的砌體結構質量通病,從而保證整體工程的質量。

猜你喜歡
砌磚通病砌筑
建筑給排水施工如何預防一些常見通病
建筑施工質量通病的預防與治理
BIM技術在砌筑工程排磚深化設計中的應用
房建工程中墻體砌筑施工技術分析
探討自來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與防治
淺談砌筑水泥強度檢驗及其控制
蓋世神功是青春期美麗的通病
論砌磚的基本操作要點
淺談建水廣慈湖畔花園商住小區主體結構施工技術
淺析砌塊在工民建中的推廣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