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遺傳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2021-04-12 20:19丁文喬王楠楠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遺傳學教學模式課堂教學

丁文喬,王楠楠

(吉林化工學院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的科學,是生命科學領域中一門核心學科[1]。隨著實驗技術及實驗條件的日益完善,由遺傳學為出發點衍生出來了大量的如基因工程技術、分子標記技術、基因組學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新技術和新理論[2]。遺傳學的知識是每天都在更新,但學生所使用的教材修訂速度卻跟不上學科的發展。同時遺傳學理論內容抽象,不易于理解,如果還延用單純的傳統課堂講授法和多媒體展示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進行遺傳學的課程改革成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優化遺傳學教學的一種積極的嘗試。

一、混合式教學在遺傳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 混合式教學的特點

混合式教學最開始是為滿足企業培訓對象在時間與地點方面的多樣性需求而產生的,為了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企業開始采用傳統面對面教學與在線學習或遠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員工的培訓[3]。逐漸的這種模式被應用于高等教育領域,2003年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首次倡導在我國正式使用“混合式教學”,從此拉開了國內研究“混合式教學”的序幕[4-5]。迄今為止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定義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都包含了兩個方面的闡述,即面對面教學和在線學習,并將兩者的優點進行完美的結合[6-7]。

(二) 遺傳學教學中的困境

遺傳學處于生命科學的核心地位[8],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經典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基因組學、表觀遺傳學、群體遺傳學和數量遺傳學等多方面的內容[9],并且其學科知識具有理論性強、邏輯嚴密、內容抽象、涉及面廣、信息量大等特點。這就會造成學生在遺傳學學習時由于沒有在一個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去俯視遺傳學的核心地位而對遺傳學知識的理解出現偏差。在之前的傳統教學中,通過對我校生物技術2013級學生的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發現,單一理論點的選擇和簡答題學生的得分率很高,但是在涉及兩個知識點以上的論述和實驗設計題,學生便會出現遺漏知識要點而失分的情況。而且由于課時的限制,使得遺傳學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難以兼顧,這也使整個教學黯然失色。所以將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到本科遺傳學教學中,既能保證傳統教學面對面的互動性又增加了學生對于遺傳學最新研究成果的擴展,對于提升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非常必要。

二、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一) 引入混合式教學的前期準備

對于互聯網教學的嘗試應該因材施教,所以在引入線上教學之前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征求他們對于進入線上教學的意見。結果顯示有48%的同學表示非常支持,34%的同學表示支持。但是也有18%的同學由于怕操作過于繁瑣和沒有電腦等原因認為沒必要和沒意見。所以針對這18%的同學意見,在混合式教學中可使用的眾多網絡教學平臺中選擇了超星學習通平臺[10]。因為學習通App可以直接安裝到手機上,操作簡便,也解決了沒有電腦的同學的困難。而且教師可以在建立課程班級后,在網頁端進行編輯,添加文檔、視頻和音頻等。

(二) 教學設計

基于混合式教學理念,建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把教學活動大體分為三階段:課前線上準備階段、線下課堂教學階段及課后復習階段。

課前準備包括了教師和學生兩部分。教師應該在課前根據大綱的要求將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清晰準確的上傳到線上課程頁面上,使學生可以明確學習重點。并將傳統教學中的PPT放到線上頁面,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課程內容。學生應在課前登陸線上課程平臺進行預習,對于教師上傳的資料中不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先通過查閱教材和網上資料進行解決。如果還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則可以通過筆記或線上平臺反映給教師。

線下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課前學生反映上來的問題,進行集中詳細的講解,以達到面對面的互動,解決學習難點。而對于一些定義類的知識點則應減少重復的時間,多一些應用的簡介和引導。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線下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增添翻轉課堂等成熟的教學手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

課后復習環節中教師在學習通上發布作業,學生線上作答,平臺會對客觀題可以自動判分減少教師的機械工作量。教師還可將優秀的作業以專欄形式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展示,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另外,教師發布課后討論題,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查找資料進行線下的小組討論,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力也可以拓展學生自身的知識面。

三、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評價

我校2014級生物技術遺傳學教學開始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為了鼓勵學生們對混合式教學的學習熱情,總成績中平時成績由原來的30%提升至40%,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則調整為60%。期末成績為期末閉卷考試的卷面成績,平時成績參考學生在學習通中的教學活動表現,包括出勤、觀看課程教學視頻時間、章節測驗、課堂互動、作業、訪問數和團隊討論六個方面。學習通平臺能夠自動記錄這些過程性學習數據并進行分析,對學生參與度和學習行為進行量化,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了數據支持[11]。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變了過去考前“臨時抱佛腳”的不良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學生日常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清晰的認識,幫助教師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通過最后試卷的得分情況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綜合性題目得分比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得到了提升,說明學生對于遺傳學的知識網絡形成了整體的邏輯性,高質量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對2014級到2017級學生的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顯示,顯混合式教學得到了學生肯定。在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混合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習效率、擴展了對學科前沿的了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加了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及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偟膩砜?,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打破了以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成教師只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旌鲜浇虒W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在一環扣一環的課程設置上進行自身的知識框架構建。

四、結 語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混合教學模式使學生將網絡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完整的結合起來,幫助教師打破了教學時空的限制,同時在網絡平臺的配合下使得考核評價更加公平。由于增加了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使得遺傳學知識能夠以全面且全新的狀態被學生掌握和應用。但混合式教學既是一個發展模式,同時又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模式[12],所以還需要結合每一屆學生的發展進行優化與探索。

猜你喜歡
遺傳學教學模式課堂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例析對高中表觀遺傳學的認識
實驗設計巧斷遺傳學(下)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