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體育活動中學生合作意識培養的實踐研究

2021-04-12 11:24陳志偉
文理導航 2021年9期
關鍵詞:榮譽感合作意識小學體育

陳志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合作共贏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合作意識成為現代人必備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素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榮譽感與責任心,在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體育;合作意識;榮譽感;體育技能

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加大了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僅增加了許多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也加強了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要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沒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未來對社會的貢獻有限。未來的社會是合作共贏的社會,這就需要學生從小養成與人合作的能力。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理解個人健康與群體健康的密切關系,建立起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合作與競爭意識?!蹦亲鳛橐幻W體育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通過合理分組,幫助學生形成團隊意識

小學生由于體育能力的個體差異較大,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合理分組,保證每組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處于平衡狀態。合理分組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在相同水平下展開組與組的競爭,在保證完成體育活動任務的前提下,展開協調合作,使學生們獲得能力的提升。

(一)合理分組,便于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作為組里的每一位成員都應該把自己看作組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為了小組榮譽,盡力拼搏,當組里任何一位成員遇到困難時,及時出手相助,形成互幫互助的小集體,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增進友誼,形成團隊意識。

比如在《接力賽跑》中,教師按照學生日常體育水平,相應的分成若干小組,讓孩子們先進行小組練習,解決“接棒”時容易掉棒的現象,每組爆發力最強的孩子放在最后一棒,便于在最短時間內沖向終點。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組內成員相互之間達成一定的默契度,這時候教師開展進行接力賽跑的比賽,用比賽促孩子們相互合作,爭取共贏。

(二)激發興趣,使生生互學成為常態

三人行必有我師,對于小學生來說,向同伴學習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教師將孩子們合理分組,由于孩子間的個體差異性,同伴間體育水平有高有低,這時候,教師要給孩子充分的機會展示才華,滿足優秀孩子的表現欲,鼓勵他們當體育水平差點的孩子的“小老師”,而水平差的孩子對于優秀的同伴主動向自己介紹經驗,他們會很樂意接受對方的好意,大家開開心心的相互學習。

比如在一年級體育《母雞愛小雞》隊列練習時,教師先講解隊列要點,學生們開始分組分排練習,每組由能力強的孩子擔任領隊,負責本小組的隊列練習。孩子們分組練習時,教師展開巡視,仔細觀察學生的分組合作練習情況,不時提醒能力強的學生對本組的“小雞”加強糾錯,使“小雞們”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列隊行走。對于理解力與接受力較差的學生,有了能力強的學生的適時提醒,再加上本小組成員的暗示,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知道自己該排在哪里,該怎么行走。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分組是學生團結協作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體育水平的有力手段。分組合作既鍛煉了一部分學生的組織領導能力,也對提高班級整體體育水平做出了一份貢獻。

二、利用合作活動,共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人相處,”新時代的發展對學生們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學生活潑好動,但是對于新鮮事物總是抱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創設趣味性的體育課程,鼓勵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需要,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他們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過渡。

(一)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币虼?,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合作氛圍,讓孩子們精神愉悅的參與體育合作活動,激發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活動中的難題。

比如在一年級體育《小青蛙學跳遠》活動中,教師有意創設“小青蛙跳遠”的語言情境“你們都是小青蛙,今天青蛙爸爸帶領小青蛙們一起跳過溝渠,去小池塘捉蟲子吃,你們愿意去嗎”,情境性的體育活動一下子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紛紛跟著練習跳遠。教師發現有的學生彈跳力非常好,輕輕松松的完成跳遠任務。但是有的學生膽子小,不敢跳,怎么辦呢,在自由練習時,教師有意安排優秀學生在能力弱的學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跳遠水平,這種帶有示范性的活動激起了孩子們的模仿學習的欲望,他們不由自主的跟著練習。

(二)自由組合,加強合作意識的培養

學生間的合作活動可以是教師任命下的合作,也可以是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分組,進行合作學習。一般來說,自由組合的都是興趣愛好相近,有共同語言的同學組成的小團體,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合作,在愉快的氛圍中,加強體育技能的練習。

比如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傳接球》練習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到位。自愿組合的孩子由于日常熟悉度高,默契性強,他們的傳接球的合作水平明顯高于臨時組合的學生,學生們動作協調、靈敏、反應力快而迅速,團結協作精神較強。由于是自愿組合,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更強,在合作方面配合也會更默契,在相互學習時,也會更自然,有助于學生體育水平的提高。合作學習,更能使每個學生均勻地享受體育活動時間和強度,也能讓學生的協調合作落到實處。

三、有目標的學習,提高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

共同的目標指引下,孩子們會心向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從而提高合作水平,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因此,每次合作之前,教師應給學生定下一定的任務,既不能超出學生能力范圍,又不能太簡單讓孩子們失去探索的興趣。應是定量和定性相結合,使學生合作“跳一跳,夠得著”的任務,便于讓學生們獲得一定的成功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比如在小學體育《單、雙腳跳》中,難點是要讓學生掌握單雙腳前腳掌蹬地起跳與落地的方法,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跳、蹬姿勢,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有的學生自由練習時身體不協調,導致姿勢不正確,效果不理想。這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主動向優秀同伴學習,組成互助合作小組,兩兩結對,個別指導,讓學生們在相互交流與經驗分享中獲得成長。大家在有目的的學習的指引下,共同努力,集體榮譽感得到提升。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合作機會,共同營造適宜的互助學習氛圍,利用合作學習的契機,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勇于向同伴學習,敢于向困難挑戰。同時,教師要開展多種合作活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邁進,提高學生體育素養的同時促進學生社會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林曼.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0(13):46.

[2]林建東.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J].試題與研究,2020(08):156.

[3]孫傳秋.新課程改革下小學體育基礎教育合作意識的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20(01):45-46.

猜你喜歡
榮譽感合作意識小學體育
這是我們要的集體榮譽感嗎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與黨同心
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淺談班級集體建設與集體榮譽感的培養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措施探討
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