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優化學生價值觀認識的教學指導策略

2021-04-13 16:12林慧娜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關鍵詞:實施策略高中語文

林慧娜

【摘要】價值觀是指人們在判斷事物性質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取向與標準,反映著一個人的思想認識與道德品質,將伴隨著人們的一生發展,也會隨著人們的成長經歷而發生改變。其中,語文學科本身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觀思想,可以讓學生及時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便于學生切實實現自我發展,為學生的一生成長打好基礎。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全面優化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切實改善學生的精神認識。本文將從借助口語交際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借助閱讀活動豐富價值觀認識、借助寫作活動探究學生的價值觀、通過人文溝通去優化學生的價值觀四個角度來分析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將價值觀引導活動滲透在日常教學之中。

【關鍵詞】高中語文? 價值觀引導?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0-0106-02

從人的一生發展過程來說,高中階段是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逐漸趨于成熟且穩定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此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著自己的人生選擇,但是學生本身的人生經歷又以單純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為主,見識淺薄,思想單純,所以并不能時刻保證自己可以做出正確的價值觀判斷。對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發揮本學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切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其正確明辨是非、辨析對錯,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準備。

一、借助口語交際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現階段,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使得聽、說、讀、寫活動逐步成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活動,需要全面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保證學生學以致用。因此,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會包含豐富的口語交際活動,用來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其在人際交往與合作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對此,高中語文教師便要利用口語交際活動來傳播正能量思想,借助案例、生活等易于引起學生反思的語言材料來引導學生探究某一種價值觀,借此優化學生的價值觀,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思想品質。

就如在“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一課教學中,筆者就以“觸動人心的人與事”這個主題組織了口語交際活動,鼓勵學生真情訴說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讓自己深受感動的人或事,借此完善口語表達。為了營造輕松的交際氛圍,筆者分享了自己在上學期間受到一位同伴無私關愛的故事,讓學生深受感動,借此激發出了學生的交際欲望。比如有的學生分享了閱兵時自己與家人一同觀看閱兵典禮,而家中一個年齡只有五歲的小朋友在聽到國歌時自覺立正、敬禮的故事,表示自己當時十分受震撼、感動;有的學生則分享了在自己因為親人離世而難以走出陰霾,由此變得消沉、郁悶,后來在一位老師的無私陪伴與鼓勵下重新振作、走出陰霾的故事,表達了對這位教師的依賴與懷念之情;還有的學生分享了自己與同伴第一次結伴外出,完全體會青春自由的幸福經歷,表示自己很喜歡這種自由、灑脫的生活,等等。面對學生的口語表達,筆者表示,每個人都會在他人的陪伴與付出下感受到溫暖、愛心與呵護,所以我們要珍惜、尊重每一個人的付出,也要懂得回報與感恩,且要主動學習他人的優良品質、特長優勢,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與發展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二、借助閱讀活動豐富價值觀認識

閱讀,除了包含著豐富的語言材料之外,也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價值觀生成。這是因為每一篇優秀的文本都可以反映特定時代、地域的文化背景,也承載著作者的思想品質與情感變化,可以客觀呈現出豐富的價值觀內容。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借助閱讀活動來優化學生的價值觀認識,促使學生通過閱讀思考來改善自己的思維品質。為此,高中語文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探究文本內涵,使其客觀分析文本的主題思想與人文精神,多表達、多溝通,允許學生自主闡述人文認識,借此優化學生的價值觀體會,讓學生在閱讀中實現長遠發展。

就如在《荷塘月色》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學生全面分析了作者在描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時所產生的情感,同時補充了朱自清先生的人生際遇資料,使其對應相應的時代文化來探究作者的情感變化情況。借此,學生也可及時接受情感教育,通過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渴望自由的愿望等代入自己的情感,由此闡述主題思想,從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相應的價值觀。再如在《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教學中,筆者也補充了馬丁·路德金在解放黑人、解除種族歧視方面所做出的偉大努力,告訴學生現在雖然提倡種族自由,但是卻依然有一些人存在種族歧視思想。根據課文主旨,筆者告訴學生,要懂得珍惜和平生活,不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別人,要堅持人人平等、民族自由、民主公平,不可對任何人表現出歧視思想。再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與學生一同分析了課文片段中的人物性格,如潑辣精明的鳳辣子、敏感多情的林黛玉、單純可愛的賈寶玉等等,切實突出了人物形象,希望學生可以學習這些人物的優良品質,切實改善自己的為人處世方式。除此之外,課外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活動,所以筆者也會在課外閱讀活動中鼓勵學生寫讀后感、讀書筆記、人物小傳等等,還引導學生就閱讀體會進行思想表達,闡述閱讀情感,希望學生可以及時總結閱讀感悟,懂得從書中尋找正確的成長道路,不斷優化自己的價值觀認識。比如在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規劃的時候,筆者就選擇了一些人物自傳、說話之道等課外書,讓學生通過他人的人生經歷去分析實現人生理想所必備的關鍵品質,希望學生可以切實受到思想啟迪,由此改善學生的自我認識,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

三、借助寫作活動探究學生的價值觀

寫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語言活動,需要由高中生自主創新語言材料,根據寫作主題謀篇布局,以書面形式來表達所思所想,呈現自己的價值觀認識。在此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除了要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真情流露之外,還要客觀分析學生在作文中所表露出來的思想情感與價值取向,客觀分析學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切入價值觀引導,幫助學生及時摒除不當意識,能夠堅守初心、堅守道德底線,從而進一步完善價值觀的指導與滲透。如此,便可真正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就如在“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征”一課教學中,為了讓高中生刻畫景物特點,筆者組織了采風活動,鼓勵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一處景物,可以是校園的一處景觀,也可以是街邊不起眼的景物,或者是學生在旅行中所見到的景觀。在觀察活動中,學生要認真分析景物的特點,同時還要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借此展開書面創作。通過作文可以發現,雖然有的學生會盡量去描寫景物之美,但是由于情感不充沛而顯得十分膚淺。對此,筆者利用互聯網資源引導學生認真觀賞了關于本地自然景觀的風情介紹視頻,告訴學生人們往往因為熟悉、慣性而忽視生活中的美,只追求新鮮景色與事物,殊不知,生活中也有令人驚嘆的美景正在等待被發現。之后,筆者再次組織學生觀察了生活中的美景,希望學生可以帶著發現美、欣賞美的情感去觀察景物,借此優化了學生的寫作情感。之后,在作文評改活動中,筆者會著重引導學生增加抒情語言,希望學生能夠在寫作中積累豐富的審美體驗,使其逐漸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習慣,讓學生真正能夠產生熱愛家鄉、親近自然的優良意識。另外,本班還有一些學生在描寫自然景物特征時表現了自己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利用自己所搜集了洪澇災害資料作為寫景對象,訴說了“水”的利弊,抒發了敬畏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思想。對此,筆者也肯定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還表揚了學生,讓學生積極宣傳環保思想,希望學生能夠身體力行地去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通過人文溝通去優化學生的價值觀

語文課程本身就具備工具性、人文性功能相統一的課程特點,高中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離不開教師的人文關懷與民主溝通。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高中生已經形成了獨立的人格意識,他們并不愿意被動接受現成的高尚理論,有一些存在叛逆心理的學生會抗拒師長對自己講述一些大道理,告訴自己該怎么做,認為不管是好是壞,都應該成為掌控個人人生的主人,不應該被動聽從他人的想法。但是,如果高中語文教師能夠足夠尊重學生,還能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那么則可贏得學生的信任與依賴,使其能夠切實實現長足發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堅持與學生進行人文溝通,及時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用愛和理解去感化學生的心靈,軟化學生的交往態度,以便在最佳時機去優化學生的價值觀。

在與本班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筆者會十分重視學生的自我表達,且從來不會強迫學生被動接受筆者所提出的成長建議,而是十分看重學生的自主體驗,希望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去總結經驗教訓,由此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常年位于班級前幾名,而且在整個年級中的成績排名都很靠前。但是,這個學生在人際交往問題中卻顯得十分冷漠,還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不是與同齡人玩耍,并不期待友誼,也認為交朋友應該要結交一些對自己學習有幫助的同學。這種功利性的交友意圖讓其他同學都十分反感,而且這個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冷漠態度也傷害了其他同學的心靈,導致其他同學都不愿意與這個學生交往。面對這一現實問題,這個學生卻認為自己與其他同學并不是一類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問題。對此,筆者就嘗試設計了一些集體活動,耐心勸說學生,讓學生暫時選擇不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了集體活動。通過集體活動,這個學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同學,看到了一些學習成績較差但是為人熱情、樂觀的同伴,也看到了一些愿意為了朋友而放棄個人利益的仗義同伴,還看到了一些善于團結好友、帶領大家一起突破活動任務的同學,清楚地意識到每個同伴身上都有獨特的閃光點,而相比較對方的優點,自己只會學習這一長處也并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對此,筆者就告訴學生,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獨特的優勢,這也構成了形形色色的人,雖然學生勤于學習、艱苦奮斗的學習品質很值得大家學習與借鑒,但是學生還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的溝通障礙、社交問題,應該要摒棄功利性的交友意圖,單純欣賞同伴、賞識同伴,并且要嘗試與同伴積極交往,不要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在筆者的正確引導下,這個學生也意識到了“各有所長”的道理,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真誠、是友善,不應該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去評價一個人。如此,則可有效優化學生的價值觀。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全面滲透價值觀教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且語文素養、新課改所提出的三維目標都強調了優化學生價值觀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價值觀教育將成為未來語文教育的必然趨勢,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全方位在語言教學實踐中滲透價值觀教育,讓學生真正實現自我發展,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姜忠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89-90.

[2]紀圓圓.高中低學段語文現當代文學作品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3]黃璐.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4]劉小書.融高中語文教育于學生素質培養的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實施策略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體驗營銷在遵義旅游業中的運用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于高中語文鑒賞閱讀教學的思考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