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研究

2021-04-13 15:56職芳芳齊慧麗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關鍵詞:政治認同培育大學生

職芳芳 齊慧麗

【摘要】政治認同培育關系到新時代大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培養,新時代高校開展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有其必要性。本文通過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現狀的科學分析,提出了影響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因素。通過對政治認同培育的影響因素的歸因分析,提出了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培育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 政治認同? 培育

【課題項目】2021年河南省社科聯課題《“大思政”格局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及提升策略》,課題編號:SKL-2021-126。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4-0045-02

政治認同感關系到新時代大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培養。作為新時代的擔當者,大學生在參與社會事務中的獲得成長,就會更加堅定對黨的信任并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充滿信心。新時代大學生只有深刻領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新部署、新要求,才能在政治、思想和理論上提高站位、在情感上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政治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離不開新時代大學生的接力奮斗,而政治認同可以凝聚共識,點燃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之火,激發他們奮斗的姿態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因而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研究至關重要。

一、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的現狀透視

(一)大學生群體政治觀不成熟、不平衡

政治認同影響新時代大學生群體的政治參與。政治認同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初級層次指的是大學生群體對國家或社會組織具有的天然的歸屬感,比如地域、種族和血緣認同;中級層次指的是大學生群體對國家或社會組織熱愛、信賴等;高級層次指的是理智上的認同,即在理性指導下產生的認同。大學生群體的政治認同在初級層次和中級層次差異性較小,主要體現在高級層次的差異。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類的學生比理工類更傾向于政治理論學習,對時政關注度、政治話題參與度要高于理工類學生。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生態環境直接影響大學生政治認同,上網時間長的學生群體易受到不良思潮和多元文化影響,政治認同就越低。大學生群體的政治認同正處于由淺入深逐漸的發展過程中,而社會轉型期呈現的經濟利益矛盾與文化、社會領域的矛盾相互交織,大學生在理智上的認同尚未形成,因而大學生群體更易出現政治認同的模糊現象。

(二)部分學生政治信仰松動,疏離主流價值的指導方向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是抵制國內外各種錯誤思潮的重要屏障。新時代我國社會進入轉型期,道德信仰弱化、馬克思主義信仰缺失、信仰日漸世俗化直接影響大學生政治認知和認同觀塑造,導致一些大學生入黨動機不純、追求實用價值,缺乏家國情懷。部分大學生淡化社會責任,盲目追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偏離主流方向。學校教育由于單調的教育形式無力把紅色文化等政治信仰的教育資源有效轉化成育人成效,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機制來培養大學生的政治信仰。

(三)部分學生政治情懷缺失,政治情感冷漠

作為國家進步和民族復興的擔當者,大學生要有政治情懷。但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無法自拔或者跟追隨世俗潮流,忘卻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對思政理論課教學、思想政治學習主觀排斥,不關心國家進步和民族復興的大局,只關心個人價值的實現,忽視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家庭是學生政治情懷培養的重要領域,很多家庭溺愛子女,忙于適應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在行為示范上不能進行有效引導。學生成長過程中政治情懷培養的缺失,直接影響政治信仰的形成。

二、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影響因素

(一)不良社會思潮帶來的沖擊

不良社會思潮的涌入嚴重影響校園文化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大學生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易受不良思潮蒙蔽。不同社會時期有不同社會思潮,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必將需要新的社會思潮,但是與社會變化相適應的有深度的社會思潮尚未形成,一些不良思潮如新自由主義思潮、實用主義思潮、消費主義紛紛粉墨登場,它們通過網絡、影視劇、圖片等平民化的傳播吸引大學生關注,影響大學生道德觀的塑造和民族觀的形成。

(二)高校對大學生政治認同的教育重視不夠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只重視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盲目追求“專業化”和“學術性”,忽視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培養。學校對政治認同培育所需的人力、物力和經費等資源投入有限,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發展滯后。由于大學生政治安全危機教育的缺失,大學生易受到錯誤意識形態和錯誤價值觀的誘導,加之其政治理論學習和認知不夠深入,對官方主流媒體關注不夠,極易在不良價值導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引發政治認同偏差。

(三)家庭教育對大學生政治認同影響

對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培養,父母也需要承擔教化子女的責任。家庭教育內容豐富,并無固定方式,家庭教育屬于隱形教育。父母具有良好政治素養,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其子女也會對社會政治高度關注;與之相反,父母對社會現實不滿和抨擊也會間接影響到孩子。學生對社會缺乏辨別能力,不能認識社會矛盾的客觀性,易受錯誤思潮的引誘導致政治信仰松動。

三、提升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路徑

(一)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營造培育政治認同的氛圍

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培育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痹诤椭C的社會環境里,民眾敢于講真話、道事情,積極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民意表達渠道暢通,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際效果好,大學生會更樂意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政治貼近民生、走進大學生政治生活,學生就會對政治更加關注?!皩W生提案”亮相全國兩會,充分說明了大學生對我國民主制度的認同。

(二)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助力大學生認同感培育

高校要牢牢握住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第一,利用好網絡傳播平臺。讓自媒體平臺成為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媒介。我們要通過自媒體平臺傳播中國聲音,守好自媒體平臺這塊責任田。第二,開發自媒體平臺的教育功能。自媒體廣泛使用讓意識形態的交鋒變得更加隱蔽,與不良思潮的反滲透斗爭面臨新的挑戰;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門模塊,開發自媒體平臺的教育功能。以自媒體為媒介,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闡釋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把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以更加生動的、立體的方式傳播出去,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第三,構建意識形態網絡安全預警機制,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首先,要凈化網絡空間,檢索政治安全信息,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其次,及時消除非主流意識形態在校園內的傳播,有效疏導和控制負面輿情,讓自媒體成為高校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助推器”。F7422E21-ECE8-460C-BCD0-3009C653E3ED

(三)加強高校校園政治文化建設,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

高校要完成鑄魂育人的使命就離不開大學精神的培養。建設高水平的大學不僅僅是辦學規模的提升、優勢學科的建設,更重要的彰顯大學精神的傳承。良好校園政治文化建設是高校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隱性教育資源,高校要從基礎的設施建設到校園文化的建構,都要彰顯政治文化的影響,在豐富師生校園生活同時潛移默化地培育政治認同。黨的十八大多次提到要把德的培養列入高校核心課程,因而高校要重視德育培養,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先進人物孕育偉大精神,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作用。高校要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就離不開先進事跡、典型人物的學習與宣傳。師生通過對先進事跡、典型人物的學習,增強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認同。講述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不同時期的實踐探索和偉大成就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理論認同、道路認同和文化認同。理論認同、道路認同、文化認同都是政治認同的組成部分,高校要把政治認同的培養融入到高校各項工作中去。

(四)加強和改善家風教育,助力政治認同培育

對于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來說,家風教育是第二課堂。家風教育主要通過榜樣引領和行為示范,啟發學生做出價值選擇,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讓更多學生自覺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增強了文化認同。良好的家風還有助于形成清正的社會風氣,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境。推動家風教育的守正創新,對傳統家風教育轉化和創新,能夠更加契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需求,有利于政治認同教育培育。

新時代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培養需要多方共同發力,全社會要為新時代大學生群體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高校要樹立陣地意識,以政治認同為抓手,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思想入心入腦,增強師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確保大學生自覺抵制不良價值觀和錯誤價值思潮的滲透,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主動權,創造健康的成長環境。家庭也要在人格素質培育和情感教育方面發力,構建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系統,讓家庭教育成為大學生政治認同培育的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

[2]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501.

[3]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新時期家庭教育的特點、理念、方法研究》課題組.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問題和政策建議[J].人民教育,2012(1):6-11.

[4]劉瑞.新時代青年政治認同建構的路徑探析——以當代大學生為例[J].學習與探索,2020(2):69-75.

[5]張莉,肖紅.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的機遇挑戰及對策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1):83-88.

[6]黃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政治認同問題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7]鄭悅.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職芳芳(1981年2月-),女,河南焦作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發展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齊慧麗(1992年3月-),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F7422E21-ECE8-460C-BCD0-3009C653E3ED

猜你喜歡
政治認同培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大學生之歌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開展『三扶』 培育新農民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