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

2021-04-15 02:38謝冠軍
中國社會保障 2021年8期
關鍵詞:工亡撫恤金平均工資

■文/謝冠軍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醫保中心

供養親屬撫恤金是一項重要的工傷保險待遇。因工死亡職工的親屬需要滿足什么資格條件才可以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勞動保障部令第18 號)雖然對供養親屬的范圍、待遇標準等作了相應規定,但在實際運用中還是會碰到無法作出準確判定的情況,需要進一步予以討論。

主要生活來源的界定

工傷保險有關規定在確認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時,均強調“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疤峁┲饕顏碓础毙枰Y合兩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界定,即應當提供主要生活來源與實際提供主要生活來源。應當以前者為主。

應當提供主要生活來源是從權利義務角度的理解,其更多是強調子女有向父母提供生活來源的義務,子女應當向父母提供經濟支持;實際提供主要生活來源是從現實角度的理解,子女在現實中是否向父母提供了主要生活來源,不論該子女是腰纏萬貫,還是一貧如洗。例如,父母有足夠自身開支的積蓄,日常生活都是自給自足,子女很少向父母提供經濟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子女從法律上講是父母的主要生活來源,有向父母提供經濟支持的義務,雖然現實中父母的主要生活來源并非來自子女,如果子女發生工傷事故工亡,其父母仍可以成為工亡職工供養親屬。亦即,目前主要是從法律義務上來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進行判斷的。當然,也有相反的觀點認為,應當從實際狀況進行判斷。在上述例子中,子女實際上并未向父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如果子女發生工傷事故工亡,其父母不可以成為工亡職工供養親屬。對此問題,建議在立法上進一步明確。

供養親屬撫恤金的確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范圍和比例在職工工亡時即已明確。例如職工的父親在職工工亡時55 周歲、生理機能正常,此時其不符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因為其按照法律規定仍然具有勞動能力、可以依靠自身的勞動所得維持自身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說工亡職工親屬在職工工亡時不符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就永遠喪失了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

供養親屬領取撫恤金的比例在工亡職工工亡時一經確定,不可變更?!豆kU條例》第三十九條對工亡職工供養親屬領取的撫恤金占工亡職工本人工資的比例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同時針對存在多名供養親屬導致最終核定的供養親屬撫恤金之和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工資的情況也作出了限制,也就是說多名供養親屬要在《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的原則性比例范圍內,協商確定各供養親屬實際的領取比例。該協商比例一經確定,不可變更。該協商比例雖然有可能低于《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的原則性比例,但這是各供養親屬相互妥協的結果,是各供養親屬對自身權利的自愿行使和對自身權益的合法放棄,一經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確認,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可變更,并不會因為日后某一位供養親屬喪失領取撫恤金的資格條件,導致其他供養親屬領取比例的調整。

也有人對上述不可變更的做法提出了質疑,認為不符合公平原則,與工傷保險制度的宗旨也不完全吻合,需要在立法上進一步討論并予以完善。

領取居保養老金能否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在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相對穩定生活保障的同時,也為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在確認工亡職工親屬是否符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資格條件帶來了困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具體制度標準有所不同。繳費標準一般分十多個檔次,最低檔100—200 元/年,最高檔4000—5000 元/年,繳費標準越高,待遇水平越高。領取城鄉居保養老金是否可以視為工亡職工供養親屬的主要生活來源?

按照最低檔標準繳費,以最低標準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人群,占全部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的大部分。各地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通常的做法是不將這部分收入作為工亡職工供養親屬的主要生活來源,原因有二:一是這部分收入太少,通常每月只有100 多元,不能滿足工亡職工供養親屬的日常生活,不應將其列為主要生活來源。二是如果將這部分收入列為工亡職工供養親屬的主要生活來源,會將絕大部分工亡職工父母排除在符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之外,甚至沒有工亡職工的父母符合領取條件,這顯然不符合供養親屬撫恤金制度設立的初衷。這一做法是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結合各地實際的通行做法,尚缺乏嚴格的法律依據,希望政策法規制定部門對這一問題能夠盡快出臺相關規定。

對于非按最低檔標準繳費,非以最低標準領取城鄉居?;A養老金的人群,應明確一個標準作為區分是否可以領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依據。對按照最高檔標準繳費的人來說,當其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時,其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或超過1000 元,甚至比一些領取職工基本養老待遇的人都要高,日常生活完全能夠做到自給自足,此時就不能說這部分人是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其也就不符合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問題的難點在于如何區分按照最低檔標準繳費和按照最高檔標準繳費之間的這部分人,這部分人需要滿足什么資格條件才能領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筆者認為最科學、最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辦法是明確一個標準,當領取的城鄉居民養老金高于或等于這個標準時,其就喪失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反之,則不得作為排除其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理由。

那究竟要采用什么標準呢?《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 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边@是計算正常參保繳費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重要標準“本人工資”的最主要依據??梢越y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一定比例作為區分是否可以領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本文現以江蘇省淮安市為例給出兩個比例作為區分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供參考:

(1)以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30%作為區分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理由:一是有相關法律標準作為參考?!豆kU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該條規定了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最低比例為本人工資的30%,如果其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高于或者等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30%,也就說明其收入水平相對較高,其完全可以依靠這筆養老金維持日常生活,其也就不需要依靠工亡職工提供主要生活來源。以淮安市為例,2018 年淮安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8584 元/年, 折算成月平均工資為5715.33 元,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30%為1028.76 元,這一標準已經相當高,基本上和一些地區職工養老金的最低水平持平。二是不易激化社會矛盾。較高的標準基本上把大部分供養親屬納入到可以領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格條件范圍內,供養親屬也愿意接受這一標準。此標準的不利之處是:標準過高,會給工傷保險基金造成較大壓力。

(2)以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20%作為區分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理由:一是較為符合實際,此標準僅略高于當地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以淮安市為例,2018 年淮安市職工平均工資60%的20%為685.84 元,而2019 年7 月1 日起開始執行的淮安市城鄉月低保標準為610 元,確立略高于當地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標準,符合供養親屬撫恤金是發放給依靠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供養親屬的要求,如果供養親屬領取的城鄉居民養老金高于當地低保金,也就說明其能夠保障當地最低的生活水平,就不能說該親屬是依靠工亡職工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符合我國工傷保險制度?;镜某踔?;符合我國的實際生活水平。二是給工傷保險基金造成的資金壓力相對較小,這一標準提高了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的門檻,使得一部分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人群,被排除在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資格條件之外。缺點是:門檻過高,將一部分人排除在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范圍之外,會引發質疑。

建議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法律規定,明確可以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最低城鄉居民養老金標準,以便各級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遵照執行,化解工亡職工親屬在此問題上與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的矛盾和沖突?!?/p>

猜你喜歡
工亡撫恤金平均工資
No.6 2021年平均工資出爐
工作期間墜井身亡后被查涉嫌殺人案能否認定為工亡
2018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提高至727920元
以司法實務為視角淺談撫恤金的理解與適用
一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嗎
撫恤金是遺產嗎?
撫恤金是遺產嗎?
2014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多少
Design of a House Lease Management System in Cloud Comput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