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癡是天生的嗎?

2021-04-16 21:17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1年3期
關鍵詞:方向感路癡南北

在被各種導航慣壞后,原本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年輕人,有更多人成了路癡。但真正路癡的夸張程度,仍讓很多人驚嘆,這是真路癡還是裝的呀,莫不是腦子不好使?

同一條路,冬天走和夏天走的感覺完全不同,白天和黑夜不同,順著走和逆著走也不同。排列組合起來,一條路能走出八條路來。

打滴滴或者和好友周末相約,確認定位時,只能靠附近建筑的名字來判斷自己在哪。如果周圍沒有任何明顯的建筑,就只能說自己在樹旁邊,在一朵云彩下面。

張愛玲在《天才夢》里形容自己的路癡:“在一間房里住了兩年,問我電鈴在哪兒我還茫然。我天天乘黃包車上醫院去打針,接連三個月,仍然不認識那條路?!?/p>

所以,路癡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天生的嗎?

1970年以來,通過對老鼠的實驗,我們已經確認哺乳動物擁有3種和方向有關的細胞。有辨別南北的方向細胞,負責搞懂自己定位的位置細胞,還有負責形成空間概念的網格細胞等。

總之,既有指南針還有配套的坐標系,將二者結合后,還要擁有“你能搞懂自己的定位嗎”的綜合能力。當然,記路還需要一定的視覺記憶力。

三種細胞結合起來后,方向感特別好的人,會在腦中建立起看起來很高級的虛擬地圖,還能順時針逆時針90度旋轉,或者軸對稱翻轉。

這幾類細胞有一類發育的不太好,就可能影響整體的認路能力。

不過哪怕是因為遺傳、成長環境之類的原因,導致這三種細胞有的發育得不太好,但為了辨識方向,每個人都會發展出自己的策略。

比如分不清南北,就提升觀察力。在大自然,靠太陽的位置,樹葉的生長狀況判斷南北,在城市也可以靠住宅區的陽臺朝向、樓與樓之間的間隔判斷南北。

如果沒法建立自己的腦內三維地圖,那就將手機地圖背下來,需要的時候直接套用?;蛘吒纱嘤洃浘唧w坐標,比如某家鴨脖店往左拐。

反正要是真的沒有方向感,各種和方向有關的細胞不發達,對于認路這事兒,也還是可以“硬記”的,記憶這方面靠的就是海馬區了。

美國密歇根大學曾對雙胞胎進行了記憶測試,研究人員找來500多對雙胞胎,讓他們看屏幕上的人臉、地點、物體和單詞,然后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是,回憶人臉和地點時,同卵雙胞胎的大腦活動出現了高度的相似性,但回憶單詞或者普通物體時,他們各具差別。這表明人類對于面孔和地點的識別能力,可能受遺傳影響較大。

所以方向感的確有天生的成分,后天的訓練只是一部分。

比如有的小孩子,去過一次公園或者姥爺家,下次就能帶大人找到。這種方向感很好的學齡前兒童不乏多見。

此外,方向感的確可能和性別有關。男性比女性的方向感更好,空間能力也更強。

有人說這和智人的演化歷程有關,漁獵采集社會中,男性需要長途跋涉到距離村社較遠的地方捕獵,這要求他們必須能夠找到回家的路。而女性則主要是在家附近負責采集。但研究者還研究過其他動物,似乎不論是老鼠等哺乳動物,還是烏賊這類軟體動物,雄性的方向感總是比雌性要好一些。

此外,女性在舌頭下面滴上一滴雄激素后,她的方向感與空間感的測試得分也會上升。

據此推論,方向感的性別差異,可能只是演化的一種無害副產品,而非經過自然選擇。

雖然現實世界中女性路癡確實更多些,但也不排除一些人的破罐破摔。反正也不認路了,就直接跟導航走吧!或者跟身邊的人走就行。

不過廣大路癡可以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真想認路,哪怕方向感天生不好也完全可以。因為除了“方向感不好”外,女性還有個“記憶力好”的標簽,而認路這件事,除三種方向相關的細胞外,還和記憶力有很大關系。

女性相比男性,在認路時更偏好記地標,比如火鍋店、奶茶店和各種商場。在城市中生活,這可能是更實用的一種認路方法。

總之,方向感可能是天生的,但并不影響后天對認路技巧的掌握。很多路癡可能只是懶而已。

猜你喜歡
方向感路癡南北
有一個路癡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南北過冬差異
Washed UP
閑情
腦筋急轉彎
哈哈鏡等
請善待身邊的路癡朋友,因為……
高職生方向感的構建研究
小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