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課前“話題呈現”的初探

2021-04-16 11:13沈陽
閱讀與作文(英語高中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鯰魚教者支架

沈陽

【摘 要】

為激發興趣、啟發思維,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筆者指導學生在課前實踐“話題呈現”。本文介紹了話題的設計、話題的操作及實踐“話題呈現”取得的初步成效。

【關鍵詞】

課前話題呈現 語用能力

據筆者近幾年調研發現:大部分剛升入高中的農村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極差,適應了長期以來的“接受指令式”學習,學習十分被動。如何能激發興趣、啟發思維又能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呢?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地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處于疲倦狀態下的頭腦,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識。筆者曾嘗試通過讓學生在課前限時(2—3分鐘)“話題呈現”這樣一種語言訓練形式,實現“榜樣示范、內部驅動、增強信心、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引領發展”的理想目標。實踐證明其效果顯著。那么,話題是如何設計和操作的呢?

1. 話題的設計

筆者認為話題的設計要依托教材,關注發展,與時俱進,體現生本教育理念,更要能激發頭腦風暴。話題是在教師主導、師生討論的基礎上生成的,遵循以下原則:

1.1 積極引導,樹立信心

新課程強調三維目標的統一,只重視“知識和技能”,而忽視“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的學生肯定是“殘缺”的。剛從初中步入高中的農村學生,英語學習多是只顧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盲目性、應付式的現象普遍存在,因為缺乏語境,英語實用性的意識不明,不少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嚴重不足,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組織了如下話題:(1)I can learn English well. (2)How can we motivate ourselves in our study? (3)Efforts start from the time being. (4)How to make my life organized? 這些話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反思學習和生活,規范了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并讓他們樹立了信心,引領了自身的發展。

1.2 立足課本,拓展延伸

為了讓教材更好地服務教和學,筆者“話題呈現”的設計也秉承以本為本,夯實雙基,拓展延伸的理念。讓教材為我們所用而不受教材掣肘,話題的設計應該有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主動加工建構,讓學生駕輕就熟、言之有物。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Project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啟發學生,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完成課題。例如模塊二Unit 2 Project課題為Making a travel leaflet,提供的閱讀材料介紹了香格里拉的歷史﹑景色﹑氣候等?;诖斯P者就本課設計了“This is the place I want to introduce ”的話題,學生也創新地提出了自制PPT展現美圖美景的設想,學生制作了PPT且生成了彩印海報,分別展現了當地公園、游樂場、上海外灘﹑香港迪斯尼樂園等,效果顯著。話題源于課本,學生整合材料﹑活化了教材的理念,能力得到了提升。

1.3 關注熱點,激發興趣

信息時代讓學生更關注社會,關注熱點,迎合了學生興趣的話題就會讓學生有所感悟,能啟發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勇于陳述個性見解。筆者將已實踐過的部分話題陳列如下:

這些話題的提出激宕著學生的心靈,鼓勵學生跳出框框想,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傳遞正能量。

2. 話題的操作

2.1 理論來源:

其一,鯰魚效應認為:鯰魚在攪動生性懶惰的沙丁魚的生存環境的同時,激活了沙丁魚的求生能力。

其二,支架理論認為:學生通過教師或其他學生的幫助(支架),建構知識,從而進行更高水平的認知活動。

基于以上理論,教者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用“鯰魚”去撞擊“沙丁魚”,以“支架”為依托,“魚兒們”共同進行“有氧運動”。

2.2 具體操作流程

首先,合作共贏,限時呈現,評價激勵:教者將班級以就近四人為一學習小組分成N個組,每組有組長(group leader),組員輪流做呈現者(presenter),一天一組限時2-3分鐘呈現,兩個星期一個輪回。每組的呈現者(Presenter)為生成的文本的主創,小組的其他成員建言獻策、加工潤色;教者和全體學習小組的組長為評委。為起到規范、引領、評價、激勵的作用,要求呈現者(presenter)在呈現話題時做到觀點鮮明、語言精煉、聲音洪亮、清晰流暢、邏輯性強,并以此作為評委評選的依據,一個呈現周期下來選出最佳呈現者(小組)。

其次,提供范式,謀篇布局,有的放矢:話題呈現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剛步入高中的農村學生不能準確地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要提升他們駕馭語言的能力,模仿是第一步,因此教者有必要提供“支架”引導學生規范語言表達。班級一位學生關于校園開展節約活動的話題套用筆者提供的模板后表達如下:From where I stand,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raise our awareness of starting from our own behavior and saving the limited resources around us. We are supposed to make all our efforts to reduce food waste on campus and lend a helping hand to those who suffer from starvation. Its high time that the school should organize a campaign which advocates saving is a good virtue and wasting is shameful. With everyone doing his part, Im firmly convinced that our school will take on a new look. 可見模板能起到“支架”的作用,學生能以此為依托,在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上攀登新的高峰。

3. 結語

關于學生是否真正歡迎這種訓練形式,筆者也設計了關于話題呈現的問卷調查表,調查班級為兩個班級共計72人,問卷部分呈現為:

1. Are you in favor of this form of language practice?

A. Yes. B. Yes, but not completely.

C. No.

2. Does the experience of presentation benefit your learning English?

A. Yes. B. No.

C. Hard to say.

結果顯示選A的占比(即對此種形式的贊同率或認可率)均超過90%,學生對問卷調查的其它問題也積極建言獻策,期末調研測試筆者所任教的班級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十分突出。成績的取得筆者總結為:(1)理念的更新:激發興趣,引領教學;盧梭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2)“鯰魚效應”的應用,學生在影響﹑示范﹑激勵著學生,讓死水泛起漣漪并充滿生機。(3)教者自覺踐行“建構主義教學觀”并積極轉化角色,讓自己真正成為問題情境的創設者,活動的引導者和咨詢者。實踐課前話題呈現驅動著學生的學習熱情,牽引著學生的積極發展,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升打下良好鋪墊。

阿妮塔.伍德沃克. 教育心理學[M].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鯰魚教者支架
小學數學運用信息化教學的途徑
心臟支架有壽命嗎
提供教學支架,突破教學難點
讓鯰魚慌起來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問法”突破共點力平衡中的支架問題
陷 阱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陷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