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啶氧菌酯對馬鈴薯早疫病田間防效初報

2021-04-19 07:02趙鵬飛王飛瀟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1年4期
關鍵詞:承德市藥害防治效果

●趙鵬飛 王飛瀟

(1.河北省承德市植保植檢站 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雙峰寺水庫工程建設管理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馬鈴薯是承德市的主要作物之一,年播種面積約5.5 萬公頃。由于馬鈴薯多年連作、防控技術更新速度慢等原因,承德市馬鈴薯早疫病發生面積逐年上升,發病程度逐年加重,給馬鈴薯生產帶來較大損失。因此,應篩選出安全、有效的新型化學藥劑來防治馬鈴薯早疫病的發生,對保障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材料與試驗地概況

馬鈴薯品種為‘夏坡蒂’,使用一級脫毒種薯。供試藥劑為啶氧菌酯(22.5%,美國科迪華公司),試驗地點設在河北省隆化縣唐三營鎮石片村。播種日期為5 月3 日,播種密度為4 000 株/667m2,壟距90cm,株距25cm,切塊播種。田間試驗過程中春季各處理區曾噴施霜脲·錳鋅、精甲霜·錳鋅、烯酰嗎啉來防治馬鈴薯晚疫病。

1.2 試驗設計

根據用藥濃度,試驗設置5 個藥劑處理組,667m2(下同)劑量分別為25mL、28.5mL、33.3mL、40mL 和50mL 的22.5%啶氧菌酯,兌水量均為45kg,另設清水噴施為對照組。每處理組設4 次重復,共20 個小區,每小區面積30m2,各小區隨機排列組合。對田間出現的中心病株進行調查,采用東方紅DFH-16A 手動噴霧器分別于7 月15 日、7月22 日、7月29 日進行 三 次 均勻噴霧施藥,施藥間隔為7d。

1.3 調查方法

1.3.1 病情指數調查共調查4 次,第一次調查藥前基數(7 月15 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調查分別于末次施藥后第7 天(8 月5 日)、第14天(8 月12 日)、第21 天(8 月19 日)進行。每小區采用對角線式五點取樣,每點選3 株,調查全部葉片,以每一片葉上的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記錄各級病葉數,以病葉發生情況計算防治效果。

病情指數=[∑(發病級數×各級代表數值)/(調查總葉數×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對照區藥前病情指數×藥劑處理區藥后病情指數)/(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情指數×藥劑處理區藥前病情指數)]×100%

1.3.2 安全性調查每次施藥后對作物的安全性進行評估,觀察植株是否有葉片發黃、皺縮等藥害癥狀。

1.4 統計方法

采用DPS7.05 分析處理數據,采用Du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劑量啶氧菌酯對馬鈴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表1 的調查結果表明,啶氧菌酯28.5mL、33.3mL、40mL、50mL 四個劑量對馬鈴薯早疫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劑量為25mL 的啶氧菌酯處理防效較差。末次用藥后,7d 防效達70.86%以上,14d 防效達75.92%以上,21d 防效達77.54%以上,其中劑量為33.3mL 的啶氧菌酯防治效果最佳,達86.25%。

表1 不同劑量啶氧菌酯對馬鈴薯早疫病防效的影響

2.2 對馬鈴薯安全性調查

啶氧菌酯各處理對馬鈴薯植株生長均安全,發生藥害植株數量為0,所有處理均無藥害產生。

3 小結

在馬鈴薯早疫病發生初期,噴施濃度為22.5%的啶氧菌酯,劑量為33.3mL/667m2,每天3 次,間隔7d,防治效果最高可達到86.25%,且馬鈴薯植株未出現藥害反應,可有效、安全地用于馬鈴薯早疫病的防治工作中。同時,也建議與其他藥劑輪換使用,可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保持更佳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歡
承德市藥害防治效果
用料不當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雙環磺草酮與吡嘧磺隆混用對稻稗的防治效果試驗
苦參堿對小麥蟲害的防治效果試驗分析
玉米除草劑藥害的癥狀識別及防治方法
少兒書畫作品4幅
330 g/L二甲戊靈EC、36%異惡草松SC對直播稻田雜草防治效果
輕輕松松聊漢語——夏季避暑勝地——承德市
作物藥害如何急救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初探
承德高水位地區深基坑支護案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