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稀缺貼身式經濟學人

2021-04-24 16:33左秦
經理人 2021年12期
關鍵詞:經濟師通過率經濟學家

左秦

今年10月,在恒大發生財務危機的困頓期間,經濟學家劉勝軍公開表示,恒大的“激進”經營行為,不僅是許家印自身的問題,同時也受任澤平(恒大前首席經濟學家)的“忽悠”影響。

其后,任澤平回應稱,自己曾在剛入職沒多久,當著公司幾位主要負責人的面,諫言降負債、反對多元化,然而卻受到批評,認為自己格局不夠、認識不到公司重大戰略。

2017年12月,當恒大宣布任澤平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并兼任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以及稅前1500萬元年薪的新聞后,任澤平就招致了爭議:獨立經濟學家被“私有化”和天價薪酬。

如果恒大的事業一直保持順利,也許任澤平的個人聲譽仍會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但是當恒大遭遇歷史財務危機之際,作為公司聘請的深諳經濟理論和知識的頂尖經濟學家,未能以企業專家顧問角度保障公司的安全發展,自然就被詬病。

如何分析任澤平的解釋呢?解讀維度很多,但其中的三個關鍵問題需要反思:作為一家大型集團公司,為什么不用顧問的形式聘請經濟學家,而是選擇高薪雇用手段?既然聘用了經濟學家,又為什么不聽取“技術”意見?聘請經濟學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長期以來,企業基于生產制造和管理控制的要求,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汲取的人才,會要求工程師、會計師這類的細分崗位的專業頂尖人才,此外,在CEO、準CEO層級中,會要求管理者有MBA、EMBA等商學背景,但是存在著痛點:始終缺一個真正具有戰略分析研判能力和具有高度思維的領導者。

事實上,除了公司創始人之外,管理層中的各業務線的職業領導者,其能力大多局限于專業范圍,這和他們的知識結構有關,特別是在如今,不懂經濟學理論和知識,可能會讓一個企業付出巨大的市場成本。

為了應對風險、挑戰、未來,當前的企業管理,除了內部治理之外,更需要研究、分析各種來自外部環境問題。如:全球與國內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分析、整體市場的價格總水平、國際貿易的政策和變化、市場需求和供需的要素、市場結構的趨勢變化、經濟指標和產業政策、金融與貨幣等,然后再根據這些經濟宏觀、微觀的研判,指導公司戰略、業務、組織、市場的控制與變革。

按照這樣的標準,我們現有的大部分管理者均不具備相關知識和能力,或只有經濟師能夠勝任,因為經濟師已經完成了這些綜合的知識儲備。

現實問題是,大部分企業中,不缺會計師、工程師,卻缺少經濟師,問題如何解決?兩條平行策略:其一、盡快引進熟悉本行業的中高級經濟師職稱的頂尖人才(事實上,具有中高級經濟師職稱的頂尖人才,本身就是高級管理者);其二、鼓勵、支持現有管理團隊成員去學習、考取中高級經濟師職稱。

按照這樣的策略,要求企業對管理者的要求進行調整:

第一、對任職的企業核心領導者(特別是副總裁級別以上),要求具備中高級經濟師職稱。

第二、對現任的企業核心領導者,要求在一個固定期限內考獲中高級經濟師職稱。

第三、就中高級經濟師職稱方面,設計出薪資、崗位、待遇等人才鼓勵政策。

任澤平的研究和提議,為什么當初沒有得到恒大高層的認同?

這是因為,任澤平是學者,不是企業高管,換言之,在高管們看來,任澤平的研究和管理實務之間是斷裂的。這也是作為經濟學家任澤平當初委身于企業的悲哀。

中高級經濟師對于企業而言,不僅具有經濟學家的功能化,同時兼有管理屬性,但是很多企業甚至至今沒有注意到經濟師對于企業的價值,甚至根本不知道經濟師的稀缺。

任澤平案例,在經濟師身上基本不會發生。這是因為,經濟師類似于工程師,其出發點不是為了所謂的創新,而是奔著問題而去。就思考和解決的總流程為邏輯,以企業競爭為例:

首先,企業面對的競爭出了哪些具體問題?將所有問題列出,并按重要性排列出重要的前五大問題。

其次,通過經濟學、管理學、財政、貨幣、會計、法務、人力資源等等綜合學科的交叉,進行體系思考、分析。

再次,用長期思維取代短期思維,從根本上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

最后,實施方案論證和行為。

相比之下,如果換成會計師,思考和方法論可能停留在單向度的財務控制;如果是營銷人員,多半局限在品牌和市場角度;如果是具有一般管理學知識的管理者,會放在組織問題的解決上。但是,這些均無法做到管理系統的最大效用化。

那么,經濟師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嗎?管理無絕對,我們提出的方案是,管理者要對整個經濟學體系的認知和學習,希望的結果是:會計崗位的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是“會計學+經濟學”、市場崗位的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是“市場學+經濟學”、高級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是“管理學+經濟學”——這種多學科的知識的交叉、融合,有助于豐富企業管理人員知識結構,進而做出正確的行為。

中高級經濟師對于企業而言,不僅具有經濟學人的基本屬性,同時兼有管理屬性,但是很多企業并沒有注意到經濟師對于企業的價值,甚至根本不知道經濟師的稀缺。

由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并未公布每年經濟師的考核通過比率,但從部分經濟師輔導的第三方機構,如二三三網絡科技平臺的信息透露顯示:2017年及以前,全國各地市的經濟師考試通過率為10%至15%左右,實行機考后,經濟師通過率有了提高,但也僅提高了5%左右。其中,廣東地區2020年的通過率僅為11.3%、四川地區2020年的通過率僅為13.7%等等。

按照這一低通過率,意味著經濟師的通過率和注冊會計師考試結果的情況幾乎相似,這說明其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從這一角度,也在提醒企業,在聘用高級職業管理者的時候,是否具備經濟師職稱或具有相應的學習履歷,是考察、評估勝任力的重要條件之一。

猜你喜歡
經濟師通過率經濟學家
探究高級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戰略研究
經濟學家還需汲取的教訓
基于高職英語教育效果市場化探索研究——以英語AB通過率為例
從經濟學家到攝影師
當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詹連富
家族最大的失敗 是教育子女的失敗 智新超越王娟:一個高級女經濟師的“百萬賭局”
我國企業高級經濟師的行業素質與職業素養探討
提高CLEN通過率的策略與成效
淮北衛校2014年護生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創新高
蔡昉:富足的“窮人經濟學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