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爾夫“生命三部曲”廢墟書寫中的救贖與生命關懷

2021-04-27 16:11胡作友朱晗
關鍵詞:救贖伍爾夫廢墟

胡作友 朱晗

摘要:伍爾夫的“生命三部曲”有著鮮明的廢墟化創作特色,即具有破碎化、憂郁化、多義化特征。其筆下的廢墟世界充滿著拾荒者和城市邊緣人的心靈創傷,演繹著死亡與重生的對立統一,預示著在廢墟之中尋找救贖的希望:從死亡中領略生命的意義,活著的人與死去的人形成了生命同一體;生死轉換的廢墟之間,傳來的是女性的生命之歌,代表人類未來的希望之歌。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使廢墟意象不僅成為20世紀英美現代文學中一個共同的核心意象,也成為一種人類經驗的普遍隱喻。這種廢墟化創作體現出了現代性社會的自我認同危機,表達了作家對現代性的反思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通過廢墟指點迷津,伍爾夫書寫的是救贖與希望的前景。

關鍵詞:伍爾夫;廢墟;救贖;生命;女性力量;廢墟化創作潮流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4474(2021)02-0018-08

伍爾夫是活著時在絕望中苦苦掙扎卻始終在廢墟中尋求見聞的人,她始終徘徊于生存的邊緣,尋找“生命之樹上的蓓蕾”〔1〕,在對死亡與廢墟的描寫中尋求救贖。伍爾夫的“生命三部曲”即《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海浪》表達了對生命的關注,使得掩埋在廢墟世界下的生命救贖訴求和隱藏的女性力量浮出文本表層,進入讀者的認知視界。

一、廢墟意象:廢墟世界中的心靈創傷

克拉麗莎和塞普蒂莫斯是《達洛維夫人》中的兩位主人公,二者都在心靈的廢墟中漫游??死惿侵杂趥惗厥⒕暗穆握?,卻始終沉淪于心靈的苦難,貫穿其意識流程的是心靈深處的不安與恐懼??死惿质鞘盎恼?,她時時刻刻都在記憶的廢墟中撿拾,試圖在碎片化的記憶中尋找救贖,在被棄置的過往中尋找慰藉,實現廢墟的重生。她察覺到自己的衰老,因此她試圖通過回憶來尋回久已遠離的自我,尋回那些遺落在現實之外的自我。塞普蒂莫斯是城市的邊緣人〔1〕,也是戰爭廢墟中的漫游人,盡管戰爭已經過去,他惶恐的心靈卻始終沉淪于戰爭創傷,內心深處的自我卻永遠在那場戰爭的廢墟中掙扎。通過刻畫個體與社會、存在與行動之間的張力,伍爾夫揭示出一種普遍性的生存困境〔2〕。

如果說《達洛維夫人》塑造了一個戰后的精神廢墟世界,那么《到燈塔去》則以風暴中的房子為主要意象,書寫戰爭中的廢墟世界。風暴和黑夜是戰爭的隱喻,在風暴中被棄置的房子是戰爭所產生的廢墟。小說運用隱喻手法,以黑夜和風暴來形容戰爭的毀壞力,以空房子喻指戰爭破壞下的人類世界和理想的破滅〔3〕。戰爭奪去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切〔4〕:拉姆齊夫人死去了;美麗的普魯結婚了,然后死去了;公正聰明的安德魯也在戰爭中死去了;人去樓空,只剩下空蕩蕩的房子淪為廢墟,生命被戰爭掠奪,理想被戰爭毀滅。這個空房子實際上是一戰過后整個歐洲社會的縮影,等待著被救贖。

伍爾夫在《海浪》這本小說中不再具體描繪戰爭的陰影、傳統的衰微、文明的斷裂,而是轉而以一種極富象征意味的手法塑造理想破滅后的廢墟世界?!逗@恕访鑼懥瞬ㄎ鞲サ乃劳鏊鶐淼膹U墟。波西弗象征著奈維爾等人的理想,他的逝去使奈維爾感覺“世界的船帆突然傾倒”,使羅達覺得自己“漂流在激流狂濤上”。死亡使現實淪為一個黑暗的、孤獨的廢墟世界,“滿是仇恨、嫉妒、匆忙和冷漠”〔1〕。盡管理想的光芒熄滅了,伯納德卻覺得波西弗仍然活著,他總有什么東西留下來。這個留下來的東西是什么呢?那就是理想的力量、內心的渴望、對和諧與愛的向往,它們是紛亂不安的現代世界中的永恒明燈。人們憑借這種渴求與向往實現了對死亡的抵抗,正如小說結尾描寫的奈維爾毅然面對死亡一樣。

從《達洛維夫人》中拾荒者和邊緣人背后的廢墟世界,到《到燈塔去》中風暴中的房子所隱喻的廢墟世界,再到《海浪》中那個理想破滅后的廢墟世界,伍爾夫的小說貫穿著廢墟意象,揭露了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的心靈創傷。脆弱的生命、個人的價值都被戰爭所震碎,留下的只有戰爭的廢墟。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傳統的資本主義價值體系業已動搖,人們的信仰失落,靈魂無處安放,金錢至上主義膨脹,人際關系冷漠,焦灼感與失落感加劇了,人們生活在心靈的廢墟之中。

二、廢墟化特征:破碎性·憂郁性·多義性

伍爾夫的廢墟世界表現出一種鮮明的破碎化、憂郁化、多義化特征,寫出了人們在戰爭陰影下的生存困境,更寫出了人們在困境中的期待與救贖,呈現著現代社會中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形與異化,每個人都在時代的主題下成為尋求生命救贖的碎片。

廢墟世界首先呈現出破碎化特征。在《達洛維夫人》中,在個人與自我、社會的關系層面上,克拉麗莎和塞普蒂莫斯都是廢棄之人,前者廢棄了自我,后者被社會廢棄,兩者都從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這個整體中剝落,成為現代性的碎片。因此,伍爾夫以一種蒙太奇式的碎片化書寫來展現這兩個人物形象,最終構建了一個碎片化的倫敦世界。一方面,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人物視角的不斷轉換、意識流動中的自由聯想,將倫敦的景觀、人物的經歷切割成碎片,最終以精神內核的相通來連接這兩條人物線索,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使破碎的鏡頭重新拼貼在一起;另一方面,意識流手法的運用,使過去回到眼前,流動的時間仿佛在某一刻靜止,過往與現實的景象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中??死惿那啻簹q月、塞普蒂莫斯的戰爭經歷,以碎片形式展現在現實時空中,展現出一個支離破碎的倫敦城市空間?!兜綗羲ァ泛汀逗@恕穭t通過對頓悟和瞬間的描寫來顯示廢墟世界的碎片化特征,這種頓悟和瞬間與本雅明的瞬時有著相同的時間意蘊。本雅明的瞬時是時間的碎片,而碎片本身就是歷史,每一個瞬時和碎片都被賦予了救贖的意義,個人可以通過對碎片和瞬時的頓悟來把握歷史?!兜綗羲ァ穼⒈姸嗟闹匾D悟匯聚起來〔5〕,連接有限與永恒,使碎片變得有意義。在書寫了無數的人生瞬間后,小說最終通過莉莉對和諧與愛的藝術感悟,進入了永恒的瞬間,獲得了生命的意義?!逗@恕繁憩F的是從焦慮走向超驗的幻象瞬間模式〔6〕。伯納德的各個人生階段都由其頓悟構成,直到最后,他在對生命的頓悟中去世,走向了超驗的幻象瞬間,這些頓悟、瞬間和記憶的碎片構成了他的一生。伍爾夫強調瞬間感悟對個體存在、人生價值的重要意義〔7〕,她筆下的瞬間就是本雅明筆下一個個瞬時的點,對瞬間的集中描寫、對頓悟的發現,使得線性的時間觀被完全顛覆,作品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特征。

廢墟世界也呈現出憂郁性特征,憂郁是現代性所帶來的危機感與異化感。拾荒者和邊緣人背后的世界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現代性世界,新事物不斷出現,在瞬息之間又成為舊事物。舊世界被拆除,導致現實的廢墟不斷擴大,現代性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荒漠〔8〕。因此,在高度物化的現代社會中,高速運轉的現代化機器加劇了人們的隔離感與孤獨感,每個人的心里都隱藏著巨大的隱憂和危機感。在《達洛維夫人》中,克拉麗莎覺得死亡陰影不斷逼近;塞普蒂莫斯的眼睛始終流露出恐懼,表達出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和戰爭帶來的創傷感〔9〕?!兜綗羲ァ分?,戰爭所帶來的孤獨與虛無情緒彌漫整個西方社會?!逗@恕分械娜藗兺瑯颖粧伻氍F代性的廢墟中,洶涌澎湃的大海貫穿整本小說,隨時會給人帶來滅頂之災。這深刻地揭示了一戰之后西方憂郁的社會氛圍和悲觀主義情緒,個人找不到歸屬,只能在懷疑中驚恐。

廢墟世界還表現出多義性特征。首先,小說的多義性體現為意象的多義性,這來源于小說中象征與隱喻的大量使用?!兜綗羲ァ分械臒羲x予了生活以秩序和意義,卻又暗示意義的脆弱與虛幻〔10〕?!哆_洛維夫人》中的大本鐘、《海浪》中的海洋等意象借助象征與隱喻,使文本產生了多重意蘊,暗示著生命的短暫與永恒,現在的時空承載了過去的記憶,過去的印象在具象中走向抽象〔11〕,創造了另一個深層的哲理世界。其次,多義性體現為文本主題的多義性。從政治角度來看,伍爾夫的“生命三部曲”影射了英國的衰落?!哆_洛維夫人》描寫了戰后英國社會傳統觀念的式微、社會氣氛的寬松、海外殖民統治的動搖,寫出了戰后英國社會的急劇動蕩;《海浪》則從個體的主體身份建構角度出發,揭露英國的殖民統治危機。從文化角度來看,“生命三部曲”書寫了一種文明的可能性,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努力將歐洲推向一種從未實現的理想,一種從未存在的文明,作為其中一員的伍爾夫則通過小說來完成未來文明的思想航程〔12〕。從哲學角度來看,伍爾夫在創作中追求更高遠的哲學生命,其小說建立在“存在的內核”基礎上,表現為一種圍繞自我、生命和藝術而展開的哲學框架,表現了人的不確定性、內在苦痛和潛在變化能力〔13〕。小說以隱喻的方式呈現出多層次意蘊,在意義上產生了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成為復雜多變的人類精神世界的縮影。

破碎化、憂郁化、多義化的小說文本描繪出了20世紀上半葉特有的衰敗景象,即世界的分崩離析、意義與形象的分裂、能指與所指的游離,以及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憂郁;同時也書寫出面對西方社會的傳統衰微、人心渙散、社會污濁,現代人如何在精神虛無和信仰搖擺中苦苦掙扎,如何在死亡和破碎的廢墟中尋求生命救贖。

三、廢墟救贖:死亡與重生的生命統一體

通過描寫拾荒者背后的廢墟世界,伍爾夫表達了一種在廢墟之中尋找救贖的可能性,他的廢墟世界是一個收集碎片的容器,容器的目的是為了從碎片之中解讀真理,尋找救贖。將世界肢解成廢墟,并不是為了創造廢墟,而是為了通過廢墟指點迷津〔14〕。死亡和毀滅在廢墟美學體系中具有重要意義,“人們必須通過死亡才能進入那種生”〔15〕,因為事物只有在衰亡中“才有可能獲得重生”〔16〕。伍爾夫由此書寫了一種從死亡中汲取生的意義與救贖的力量,而這種死亡與救贖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克拉麗莎和塞普蒂莫斯、拉姆齊夫人和莉莉、伯納德和波西弗等人身上。

死亡與重生的關系在《達洛維夫人》中的克拉麗莎和塞普蒂莫斯身上有著鮮明的體現。伍爾夫曾在小說的自序中談到,克拉麗莎和塞普蒂莫斯其實是一個人的兩面,二者互相映襯、互為補充、精神相通〔1〕。他們被同樣的孤獨和恐懼所困擾,發出了對戰爭、對庸常生活、對生命與死亡的共同思考。因此,塞普蒂莫斯的死亡和克拉麗莎的覺醒可以被看作是同一個人的死亡與重生。死亡與重生在同一個人身上完成了統一,這種重生是一種通過死亡而獲得的救贖。戰爭的洗禮使賽普蒂默斯能用“思考的另一種形式”來審視人生和世界〔17〕,他的死亡使克拉麗莎猛然醒悟出生命的磨損和湮沒,最終她從死亡的邊緣重回人間,并獲得了重生?!八麙仐壛俗约旱纳?,與此同時他們還在繼續生活”〔1〕,“還在繼續生活”的是“他們”,而不是克拉麗莎一人,這就將生活的意義、精神的延續擴大到整個人群。所有活下去的、從死亡中領略到生命意義的人,都與死去的塞普蒂默斯形成了生命同一體,書寫著生命與死亡的兩面,如貝克斯伯拉勛爵夫人手里拿著兒子戰死的電報,卻仍舊主持慈善義賣開幕式,以她為代表的生者都在心中孕育著“淚水和憂傷、勇氣和忍耐力”〔1〕。所有生者都在永恒的死亡中重新認識了自己與生命,并且還要繼續生存下去,實現生命的救贖。

類似的還有《到燈塔去》中的拉姆齊夫人和莉莉,她們也可以視為同一個人的兩面。拉姆齊夫人死去了,莉莉仍然活著,莉莉通過對其精神內蘊的理解和繼承,使拉姆齊夫人的生命以一種永恒的精神樣式延續下去,同時也在對死者的超脫中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攀升。她意識到愛的創造力和客觀真理的優點,邁進了藝術的門檻,從而完成繪畫,走向新生,實現了人生的意義。在死亡的廢墟之中,個體的人走出了虛無,最終實現了對生命的自我救贖。拉姆齊夫人有一段內心獨白:“無論他們存在多久,……都會回到這個夜晚?!薄?〕這段獨白在死亡的陰影中升騰出一種永恒的意味???、詹姆斯、莉莉、拉姆齊先生等所有逃離了死亡的人都會生活下去,而拉姆齊夫人“將被牢牢牽記,縈繞在他們的內心深處”〔4〕。這些堅持生活的人都與拉姆齊夫人形成了生命同一體,他們都從拉姆齊夫人永恒的死亡中獲得生的救贖〔18〕。

在《海浪》中,伯納德、珍妮、蘇珊、耐維爾、羅達、路易六個人和波西弗分別組成了生命與死亡的兩個方面。伯納德等人隱喻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波西弗隱喻理想,伯納德等人在波西弗的死亡中實現了生命的救贖。不同于《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中以某一位生者與死者構成生命同一體的隱喻,伍爾夫直接以六個人的人群來構成人類整體的隱喻,寫出了人類整體與死者之間精神的延續。波西弗的離世使死亡意識與另外六個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每個人都從波西弗的死亡中獲得了生命的感悟,死亡反而使波西弗的生命達到了永恒。伯納德等人因此明確了生活態度,用精神上的超然和孤獨與死亡抗衡,在精神延續中觸碰生命的本質,堅定自我的存在,繼續與生活作艱難斗爭。在遲暮之年,伯納德看見敵人迎面撲來,他毫不猶豫朝死亡猛撲過去,“永不服輸,永不投降”〔1〕。死亡的廢墟中蘊含著真正的生命力量,使活下去的人群能夠以此來面對破碎的現實,實現自我的救贖。

伍爾夫始終以生命為書寫的主題,在她看來小說是完整而忠實記錄生命的唯一藝術形式〔19〕,生命可以包容作家所觀察的一切〔20〕。對生命的永恒關注使她看到了生命的短暫、死亡的必然,生命可以在記憶中延續,在藝術中永存?!吧壳北砻嫔蠘嫿丝死惿c塞普蒂莫斯、莉莉和拉姆齊夫人、伯納德與波西弗這樣的生命同一體,實際上卻隱喻著死者與所有生者之間的精神延續,蘊含著人類群體如何在死亡廢墟中實現精神救贖的嚴肅思考。

四、救贖中的女性力量:廢墟中歌頌生命的聲音

在對死亡與救贖關系的書寫中,伍爾夫尤為強調女性力量所具有的救贖作用。在伍爾夫時代,女性是男權社會的局外人,女性處于被壓迫、被歧視的地位,男性是男權社會中的主宰,女性力量仍然被忽視,父權制社會世俗壓迫是痛苦的根源〔21〕。婦女是一面鏡子,把男人的影子放大了一倍〔22〕。面對這種情況,伍爾夫在寫作中始終強調女性的獨特力量,她認為,女性不同于男性,所以二者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不盡相同。與男性相比,女性擁有一種更廣闊的胸懷,因為女人的祖國是整個世界;女人不做戰爭的鼓勵者和觀眾〔23〕;女性應該尋找自己的傳統,堅持自己的特性,達到雌雄同體的理想〔24〕。在對父權制的抨擊中,伍爾夫始終在寫作中強調女性的獨特力量,這種力量在現實中延續,起著重要的救贖作用。

《達洛維夫人》是“促進新女權運動實現的第一步,并在戰爭期間開始喚醒人們的女性意識”〔25〕。在該書中,伍爾夫以一位老婦人的歌聲為喻,寫出了一種穿過廢墟、永不磨滅的女性力量。即便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廢墟,這不可戰勝的歌聲還會飛出來,女性的力量會永遠流傳下去,使人們在廢墟之上得到救贖。唱歌的老婦人使利西婭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使克拉麗莎繼續生活下去,使收到兒子戰死電報的貝克斯伯拉勛爵夫人繼續主持慈善義賣開幕式,使伊麗莎白乘著公共汽車在都市中漫游,朝著自己的職業理想奔去。

在《到燈塔去》中,空房子所代表的廢墟世界人去樓空、雜草叢生,然而,就在這死一般的寂靜中,麥克耐伯太太和巴斯特太太卻用雙手“扯碎沉默的面紗”,“踐踏”破碎的瓦片,“撣去”臥室的塵埃,“打開”封閉的窗戶,彎腰“采了一把鮮花”〔4〕,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對廢墟世界的抵抗與清理。她們忙上忙下,使寂靜的廢墟重新有了生命的聲音,使“整個房子似乎在經歷一種緩慢而艱難的分娩”〔4〕,這種分娩正是廢墟之上的救贖與再生。廢墟世界被清理干凈,她們播撒下了新的花種,莉莉來了,藝術與希望重新起航,女性的救贖力量得以延續。這種女性力量是“一種蹣跚著、睨視著的無意識的力量”,是“一種無需莊重儀式或莊嚴頌歌鼓舞而進行工作的力量”〔4〕。這種女性力量始終睨視著戰爭與廢墟,它使人身處廢墟之中,仍能實現廢墟之上的救贖,小說因此在意蘊上形成了理想世界—廢墟世界—救贖世界的序列。

《海浪》將蘇珊、珍妮、羅達代表的女性力量作為完整生命力量的一部分,以表現生命內在的真相。在伍爾夫看來,“六個人物就設定指一個人……我想要賦予一種整體感”〔26〕。伍爾夫將不同的生命欲望和情感并置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不同方面,而不同的女性形象則構成了女性力量的不同方面:珍妮以親吻的沖動為無意識的核心,陶醉在服飾與舞會的光芒中,追尋情感與感官的滿足,以本能的生命力吟唱著自己的生命之歌,從而體現出了一種熱烈奔放的女性力量;羅達在紛繁復雜的現代世界中,始終對生活、對社交、對他人充滿了恐懼,她只能活在脆弱的幻想中,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代表了在面對世界時孤獨與孱弱的女性力量;蘇珊熱愛自然、向往自由,喜歡寧靜充實的鄉村生活,逃離了喧鬧都市,終其一生在家鄉的懷抱中勞作、生活,在簡樸的日子里感受人生的充實與和諧,體現了一種回歸自然、逃離物質的女性力量。

女性力量在寫作中高揚,因此在強調女性力量的同時,伍爾夫也強調著女性寫作的獨特作用〔22〕?!皩懽魇且环N革命行為,她與英國父權制文化及其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形式和價值觀的差異是如此之大,以致她在落筆時充滿了恐怖和決心”〔27〕。正是這種對女性力量的書寫,使得伍爾夫的文本深處始終張揚著一種對女性生存和人類生存最深切的關懷。

五、廢墟書寫背后的認同危機與現實反思

從伍爾夫所處的時代背景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傳統價值觀念的解體、社會文化的巨大變動,讓人們對時代產生了質疑,生存的焦慮、信仰的危機、價值的匱乏更讓人們在心靈深處產生了一種幻滅感。在這種社會情境下,尼采的超人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薩特的存在主義等哲學思潮應運而生,伍爾夫、喬伊斯、艾略特、勞倫斯等作家紛紛通過對西方世界的書寫,體現出了一種鮮明的廢墟化寫作風格,共同形成了一股“廢墟化”美學創作潮流。在被遺忘的廢墟中發現一個新的世界,這個廢墟世界源于17世紀的巴洛克戲劇,戲劇中所表現的那個破碎的、憂郁的時代,與20世紀的現代世界是類似的,伍爾夫、喬伊斯、艾略特、勞倫斯等作家都生活在這一時代。喬伊斯生于1882年,勞倫斯生于1885年,艾略特生于1888年,創作期也都始于20世紀初。在1910年前后,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系都變了,人的性格與特點發生了變化〔28〕,世界大戰使西方淪為一個廢墟化的世界,這個世界同時也是本雅明所處的現代世界,廢墟化創作因此成了20世紀初這一時代的文化產物。這一創作潮流針對西方工業文明的迅速發展、新舊思潮的沖撞交替、世界大戰的毀滅性影響,表現著20世紀上半葉動蕩不安的時代特征,也表達出了作家們一種共同的時代性憂患和對西方文明的質疑。

20世紀上半葉,伍爾夫等作家共同面對著混亂破碎的西方世界,不約而同地以一種破碎化、多義化的寓言體塑造各自的廢墟世界,體現了一種鮮明的廢墟美學風格?!哆_洛維夫人》中克拉麗莎徜徉著的倫敦、《尤利西斯》中布魯姆漫游的都柏林、《荒原》中枯萎蕭瑟的倫敦、《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死氣沉沉的工業社會,都是作家筆下的廢墟、精神上的“荒原”。在對時代精神的深入探索中,喬伊斯獨樹一幟的書寫風格在于他深入描繪愛爾蘭的社會變革和精神危機,塑造了在精神桎梏下走向“癱瘓”的文化廢墟;艾略特在詩歌中借“荒原”這一意象描繪出西方的沒落、世界的無序,整個西方社會都成了一個萬物蕭瑟的荒原、荒涼貧瘠的廢墟;勞倫斯描繪了一個悲劇性的時代,大災難已經來臨,戰爭使歐洲文明走向衰落,資本主義拜金思想快速傳播,傳統的價值觀走向破滅,信仰缺失,人們在現代化中走向異化,所謂的工業社會成了精神上的廢墟。因此,伍爾夫等人面對的是一個共同的失去的夏天〔29〕。這個夏天隨著世界大戰永遠地離去了,剩下的是在廢墟中掙扎著的人們,如伍爾夫等,因此他們不約而同地書寫20世紀上半葉西方文明這片干涸的廢墟,影射一戰以后的西方社會與文化現實,揭示人們在廢墟中的掙扎與救贖。

不同的是,在喬伊斯的廢墟書寫中,貫穿著一種對民族文化記憶的召喚。愛爾蘭文化長期處于英國殖民文化語境下的獨特性決定了他致力于建構民族的獨特文化話語,以實現愛爾蘭民族的救贖;在艾略特的廢墟書寫中,表達了戰爭陰影下作家對于西方文明與文化的現代性憂慮,他將對荒原的拯救引向了宗教,把恢復宗教精神當作救贖廢墟世界、獲得永久寧靜的最終途徑;在勞倫斯的廢墟書寫中,抒發著對于兩性關系的憂慮、工業文明的抵抗:一方面他將救贖轉向了兩性關系的和諧,試圖通過對愛欲的回歸來為人們尋求救贖、實現和諧生存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則試圖通過回歸自然、回歸本真人性來抵抗工業文明的傾軋。相形之下,伍爾夫創作的獨特性在于她從女性的獨特視角出發,書寫穿過廢墟、永不磨滅的女性力量,強調女性力量的延續及其對生命的救贖作用,體現一種對女性生存和人類生存的深切關懷。這種對女性力量的強調來源于伍爾夫鮮明的女性意識。在女性主義運動第一次浪潮的影響之下,伍爾夫以女性眼光重新審視以男性為中心的西方文明;以女性意識來觀照文學經典,發掘女性群體的文學傳統,挖掘女性生命在歷史長河中所起的力量與救贖。伍爾夫筆下的女性不再是附屬品,不再是同男性相對立的次要者,也不再是哲學意義上的他者,而是真正成了生命救贖與被救贖的主體與自我,伍爾夫因此建構了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女性詩學與批評話語,完成了對西方女性主義運動訴求的呼應,也打開了一個沉睡已久的女性文學世界。

從更廣闊的文學視野來看,廢墟意象不僅成了20世紀英美現代文學中一個共同的核心意象,也成為一種人類經驗的普遍隱喻。從橫向上看,奧地利的卡夫卡同樣在小說中塑造出一個廢墟的世界,無論是《變形記》中的格里高爾,還是《城堡》中的主人公K,他們都是“無法與生活達成妥協的人”,在荒誕、異己的世界中,這些人“都必須用一只手抵擋命運中的絕望;用另一只手記錄他在廢墟中的見聞”〔30〕。法國的普魯斯特塑造了日常生活的廢墟,這些廢墟在時間的投影下得以保存,呈現出一種琥珀般的光彩和火山似的熱度,期待著在未來某個瞬間中的重新發現,時間的永恒性在這個瞬間凸顯出來。從縱向上看,在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潮流之后,這種廢墟化創作的影響也繼續在當今英美作家的創作之中延續,如20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石黑一雄在《群山淡景》中塑造了一片戰爭的廢墟,在《長日將盡》中描寫了時代的廢墟,在《被掩埋的巨人》中描繪了一片記憶的廢墟,其小說同樣體現出破碎性與多義性的廢墟化審美特征。由此可見,20世紀上半葉的西方作家表現出一種對于廢墟意象的共同關注,他們都站在歷史與時間的廢墟中,回顧著世界大戰所留下的斷壁殘垣,同時又遙望著現代性所帶來的人心惶惶。本雅明筆下的靈光正在逐漸消逝,而真正的救贖還未到來,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也是一個憂郁性的時代。在廢墟之中,作家們通過廢墟指點迷津,通過廢墟化創作,書寫了現代性與自我認同這一主題。廢墟化世界是現代性社會的縮影,現代主義作家筆下的主人公都是在現代性社會中尋求自我認同的人,他們都是對現代性尤為不適應的群體?,F代性指的是一種蔓延于全球的資本主義社會生活與生產組織模式,它改變了社會生活的實質。從伍爾夫筆下的達洛維夫人,到艾略特筆下的都市人群,他們都是在資本主義與工業主義浪潮的影響下、在世界大戰的傾覆下,苦苦尋求著自我認同的人。個體的自我被現代性的巨大力量切割成碎片,自我認同在傳統與現代的分裂中陷入了困境,人們在精神與肉體上走向了雙重異化,無論是廢墟意象的彌漫,還是廢墟世界的構建,這種廢墟化創作都體現出了現代性社會中深重的自我認同危機,映射了對于現代性的反思和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在廢墟化創作中,作家們始終書寫著救贖與希望的可能性,描繪著人類應該擁有的未來,使人們得以從死亡的意義中領悟真正的生活,從廢墟的意象中汲取救贖的力量。

六、結語

《達洛維夫人》塑造了一個戰后的精神廢墟世界,克拉麗莎、塞普蒂莫斯都在心靈的廢墟中漫游;《到燈塔去》則以風暴中的房子為主要意象,書寫戰爭中的廢墟世界,空房子是一戰過后整個歐洲社會的縮影,揭示了理想的毀滅;《海浪》描寫了波西弗的死亡所帶來的廢墟,這是一片理想破滅后靈光逝去的廢墟。伍爾夫的小說貫穿著廢墟意象的隱喻,揭示了世界大戰帶來的深重苦難,也揭示了現代化危機導致的心靈廢墟。

小說文本還表現出一種破碎性、憂郁性、多義性的廢墟美學風格?!哆_洛維夫人》以克拉麗莎和塞普蒂莫斯這兩個人物形象顯示出廢墟世界的碎片化,《到燈塔去》和《海浪》以頓悟和瞬間來顯示碎片化特征;廢墟世界也表現出憂郁性特征,這是一種現代性所帶來的危機感與異化感;廢墟世界還體現了多義性,具體表現為意象的多義性和文本主題的多義性。

廢墟化的小說文本表達了一種在廢墟之中尋找救贖的可能性,死亡和毀滅在廢墟美學體系中具有重要意義。事物的衰亡是其重生的前提,這種死亡與重生的關系在《達洛維夫人》中有著鮮明的體現,所有從死亡中領略到生命意義的活著的人,都與塞普蒂默斯形成了生命同一體;《到燈塔去》的莉莉通過對其精神內蘊的理解和繼承,使拉姆齊夫人的生命以永恒的精神樣式延續下去;《海浪》以六個人來構成人類整體的隱喻,寫出了人類整體與死者之間精神的延續,死亡蘊含著真正的生命力量,使人群能夠以此面對破碎的現實。

在對生命救贖的書寫中,伍爾夫尤為強調女性的獨特力量,這種力量在現實中延續,有著巨大的救贖作用?!哆_洛維夫人》中,伍爾夫以一位老婦人的歌聲為喻,寫出了一種穿過廢墟、永不磨滅的女性力量;《到燈塔去》中空房子所代表的廢墟世界人去樓空,麥克耐伯太太等人對空房子的打掃和洗滌,實際上是對廢墟世界的一種清理與抵抗,體現出一種年老蹣跚卻始終睨視戰爭、越過歲月廢墟的女性力量;到了《海浪》中,伍爾夫將蘇珊、珍妮、羅達代表的女性力量作為完整生命力量的一部分,從而表現出生命內在的真相。

從時代背景來看,世界大戰的爆發、傳統觀念的解體、信仰的失落使當時的作家紛紛投入廢墟化書寫,塑造出各自的廢墟世界,形成了一股廢墟化美學創作潮流。相同的文化困境,使伍爾夫等人的創作都成了20世紀初這一時代的文化產物,揭示同樣動蕩不安的時代特征。從更廣闊的文學視野來看,廢墟成了20世紀上半葉世界文學中人類經驗的普遍隱喻,卡夫卡、普魯斯特等同樣在小說中書寫著各自的廢墟世界,作家們表現出一種對于廢墟意象的共同關注。通過廢墟指點迷津,伍爾夫書寫的則是救贖與希望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弗吉尼亞·吳爾夫.海浪 達洛維夫人〔M〕.吳鈞燮,谷啟楠,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232,284,103-109,208,358,216,199.

〔2〕周慧.政治無為、審美救贖和道德相對性——《達洛維夫人》中克萊麗莎的生存困境〔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53.

〔3〕Bate,Jonathan.Arcadia and Armageddon:Three English Novelists and the First World War〔M〕.Erudes Anglaises,1986:162.

〔4〕弗吉尼亞·吳爾夫.到燈塔去〔M〕.馬愛農,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138,110,110-111,130,140,140.

〔5〕Beja,Morris. Critical Essays on Virginia Woolf〔M〕.Boston:G.K Hall & Co.,1988:228.

〔6〕Harper,H.Between Language and Silence:The Novels of Virginia Woolf〔M〕.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2:22.

〔7〕李博婷.那本“褪色的褐皮書”——從摩爾看伍爾夫的哲學觀〔J〕.外國文學,2015,(1):40.

〔8〕馬歇爾·伯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現代性體驗〔M〕.徐大建,張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81-88.

〔9〕李偉.未治愈的創傷——解讀《達洛衛夫人》中的創傷書寫〔J〕.外國文學,2014,(1):134.

〔10〕林蕓.《到燈塔去》中的文本邊界與秩序〔J〕.外國文學,2018,(6):35.

〔11〕呂洪靈.《到燈塔去》:回憶的再現與認知〔J〕.外國文學研究,2013,(4):61.

〔12〕Froula,Christine.Virginia Woolf and the Bloomsbury Avant-Garde War,Civilization,Modernit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xii.

〔13〕Guiguet,Jean.Virginia Woolf and Her Works〔M〕.trans.Jean Stewart.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65:15-28.

〔14〕戴維·弗里斯比.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M〕.盧暉臨,周怡,李林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55.

〔15〕瓦爾特·本雅明.德國悲劇的起源〔C〕∥陳永國,馬海良,編譯,本雅明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53.

〔16〕安麗霞.現代性的憂郁:從頹廢到碎片的靈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188.

〔17〕朱海峰.優生學與帝國政治——伍爾夫作品中的優生敘事〔J〕.外國文學評論,2017,(3):162.

〔18〕Levy,Eric P.Woolfs Metaphysics of Tragic Vision in to the Lighthouse〔J〕.Philological Quarterly,1996,75(1):111.

〔19〕Woolf,Virginia.“Phases of Fiction”〔C〕∥Granite and Rainbow:Essays.London: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58:141.

〔20〕Woolf,Virginia.“The Leaning Tower”〔C〕∥Colin Choat(ed.).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47:128.

〔21〕張懷斌,郭柳妞.《達洛維夫人》的世俗壓迫主題〔J〕.外語教學,2014,(6):82.

〔22〕Woolf,Virginia.A Room of Ones Own〔M〕.London:Hogarth,1967:36,104.

〔23〕Woolf,Virginia.Three Guineas〔M〕.London:Hogarth,1968:28.

〔24〕刁克利.女性主義對作者身份的建構〔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7,(2):122.

〔25〕S.Naik.The Womans Question:A Study on Virginia Woolfs Mrs. Dalloway〔C〕∥C.Gilbert(ed.).Trend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New York:Schoken,1989:109.

〔26〕Nicolson,Nigel.and Joanne Trautmann.The Letters of Virginia Woolf (Vol.4)〔M〕.London:The Hogarth Press,1978:397.

〔27〕Marcus,Jane.New Feminist Essays on Virginia Woolf〔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1:1.

〔28〕牛宏宇.伍爾夫與列斐弗爾的“1910年左右”〔J〕.外國文學評論,2014,(1):221.

〔29〕Fussell,Paul.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24.

〔30〕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6卷)〔M〕.葉廷芳,黎奇,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432.

Salvation and Life Care in the Writing of

Ruins in Virginia Woolfs “Trilogy of Life”

HU Zuoyou, ZHU H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hui 230601, China)

Abstract: Virginia Woolfs “trilogy of life” has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ruins writ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fragmention, melancholy and polysemy. The world of ruins in her works is full of the spiritual trauma of the scavengers and the people on the edge of the city. It deduce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death and rebirth, and indicates the hope of seeking salvation in the ruin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ife from death,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form an integral world of life. Between the rui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 and death, comes out the song of womens life, representing the song of hope for the future of mankind. The two world wars have brought great disasters to the world; this makes the image of ruins not only a common core image in the 20th century British and American modern literature, but also a universal metaphor of human experience. This kind of ruin writing reflects the deep crisis of selfidentity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expresses the writers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and deep concern for human destiny. Through the ruins, What Woolf writes about is the prospect of salvation and hope.

Key words: Virginia Woolf; ruins; salvation; life; female power; the trend of ruins writing

(責任編輯:楊珊)

猜你喜歡
救贖伍爾夫廢墟
“廢墟”
廢墟里的救贖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景》中的情景交融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贖一生
莊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淪者
歐洲豪門英超最需“救贖”
伍爾夫《黛洛維夫人》的意識流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