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探究與思考

2021-05-10 23:42李晨郝雪秦孫波賈淑英
中國醫學創新 2021年2期
關鍵詞:科研院所隊伍建設

李晨 郝雪秦 孫波 賈淑英

【摘要】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強調“健全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制度”,并提出一系列具體要求??蒲性核屈h外知識分子較為集中的地方,新時代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特點鮮明,他們是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人民的驕傲,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在我國現階段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作用。以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的黨外人士隊伍為例,從分析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黨外人士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引出黨外人士隊伍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 科研院所 黨外代表人士 隊伍建設

[Abstract]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Several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Uphold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d on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building non-party representative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pecific requirem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places where non-party intellectuals are concentrated, the representatives of non-par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new era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the elites of the society, the pillars of the country, the pride of the people, and the precious wealth of the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aking the team of non-party people in the Institute of Medical Bio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of non-party peopl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on-party people in the Institute of Medical Biotechnology.

[Key words] Research institutes Non-party representatives Team building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統一戰線的任務更加繁重,地位和作用則更加重要。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不僅要增強責任意識、配強工作力量,還要改進工作方法,學會同黨外知識分子打交道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1]。汪洋在2019年統一戰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泛政治聯盟,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過去是,現在是,今后仍然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實把中共中央對統一戰線的決策部署落實下去、把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智慧力量凝聚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斗。而作為新時代統一戰線的重點對象,黨外人士隊伍的建設工作刻不容緩。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堅持小規模招生、高層次培養、高質量輸出的辦學宗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下屬研究所,同樣秉承教學宗旨。研究所是科研單位和教育單位的結合,高層次黨外人才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科研院所事業蓬勃發展的依靠力量,是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重點。

1 科研院所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1.1 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基層統戰工作的重要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指導思想[2]。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具有同一般黨外人士不同的特點。首先,研究所的高層次黨外人才最重要的是具有教師身份,即研究所黨外教師,具有培養青年一代這個重要的使命。其次,研究所高層次黨外人才立場堅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第三,研究所高層次黨外人士知識水平高,在一定研究領域具有較深造詣和影響力[3]。根據研究所黨外人士特點,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統戰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統戰領導思想全局、指導統戰工作。研究所黨外教師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領統戰工作的順利開展,正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確保高層次黨外人士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1.2 對研究所未來發展有利 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黨外人士來自各個學科、各黨派或團體的成員。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黨內人才和黨外人才都是黨的人才研究所成立之后,黨外代表人士通過建言獻策等獨特優勢提出有利于對研究所事業未來發展和所內和諧與穩定的意見和建議,開創了研究所發展的新局面,與此同時,具有黨外代表身份的導師與學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有賴于每一位教師的共同努力[4]。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思想品質、敬業精神等品格,都將對其他導師和學生以及研究所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建設和諧校園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黨中央就教育做出了“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的重要部署,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成為當前科研教育的核心任務。教師是提高高質量人才的基本要素,黨外知識分子是科研院所的組成部分之一,研究所通過召開統戰工作會與黨外人士座談會,與黨外人士密切聯系,通過搭建平臺,給黨外教師隊伍建言獻策的機會,所領導通過會上溝通和交流,為研究所的發展建設深謀遠慮,解決黨外人士所思所慮,贏得黨外人士的認可,是研究所發展和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3 在研究所的發展中占重要位置 2016年中國醫科院建院6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希望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绷暱倳浀囊笄邢M矠橹袊t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發展指明了方向。研究所作為智囊團和人才庫,黨外代表人士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所中的黨外人才圍繞研究所的建設和發展,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直接在科研所的研究前景和行政建設方面占重要位置。

2 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的基本結構

科研院所是黨外代表人士隊伍聚集的單位之一,是培養和發展黨外高級知識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為例,從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的性別、年齡、職稱、學歷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考察當前我國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的現狀。(1)研究所共有黨外代表人士79人,男性30人,占總人數的38%;女性49人,占總人數的62%。男性在黨外代表人士中所占比例較低。30~39歲階段的黨外代表人士僅占14%;40~49歲階段的人數高達37%;50~59歲階段的人數高達37%;60歲以上的人數占12%。(2)職稱與學歷現狀。在研究所的黨外代表人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25人,占32%;副高級職稱45人,占57%;中級職稱9人,占13%。學歷層次中??萍耙韵氯藛T9人,占12%;大學本科學歷15人,占19%;碩士研究生學歷8人,占10%,博士研究生學歷47人,占59%??梢钥闯?,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和專業技術背景,是國家先進生產力的主要代表。(3)黨派現狀。研究所的黨外代表人士中各民主黨派29人,占37%;無黨派50人,占63%??蒲性核h外代表人士在各民主黨派中的分布情況為九三學社17人、農工7人、民盟5人。(4)黨外處級以上干部隊伍現狀。本研究調查的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中黨外處級以上干部9人,其中男4人、女5人;民主黨派2人、無黨派7人;40~49歲2人、50~59歲以上7人;???人,本科1人,博士7人。

3 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研究所統一戰線工作的形式、任務、對象、環境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變化,研究所黨外人士代表隊伍建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些來自工作對象,有些來自統戰工作自身,推動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工作必須正確地認識和把握這些問題。

3.1 新時代科研黨外人士具有新的特點 第一,新時代研究所黨外人員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素質較強。新一代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處于開放的時代,他們中的許多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不少人學習西方理論,都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接觸到國外文化和文明[5]??蒲性核h外代表人士隊伍中有一大批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大都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受到高等教育,不僅在教學、科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社會服務和影響中發揮著巨大的力量,是我國現階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心力量。第二,新時代黨外代表人士政治覺悟較高,合作意識較強[6]??蒲性核h外代表人士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者與受益者,因此大都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夠與中國共產黨積極合作,為國家人民謀福利、為民族謀復興。第三,新時代黨外代表人士民主與參政意識較高??蒲性核h外人士經常就研究所的發展提出一些有利的建議,他們關心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關心國家科研事業的發展、關注國家未來的走向,在工作中能夠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社會、科研、醫療等問題結合起來,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四,新時代黨外代表人士在單位以及社會影響較大??蒲性核h外代表人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具有一定的優勢,老一輩黨外代表人士待的時間較長,許多都已經進入科室主任這一級別,說話的分量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同時這些黨外代表人士與相同行業之間保持相應的長期的合作關系,因此使得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壯大,社會交往也更加的頻繁。

3.2 對黨外人士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視不均衡 具體來說,在研究所統戰工作實踐中存在著三個方面重視不均衡的問題。一是“外冷內熱”,統戰工作人員對工作認真負責,但統戰的工作更多需要與各部門、各黨派相互交流、相互溝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但各部門針對統戰部門的工作呈現不同狀態,導致統戰工作并沒有更快更有效地完成,這是今后統戰工作需要提高的地方。二是“有冷有熱”,不同研究所對黨外人士的重視程度不一樣,黨外人士居多,研究所重視程度高,黨外人士稀缺,研究所重視程度低。領導重視不同也導致黨外人士的工作水平消極懈怠,不能更好地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7]。三是“上熱下冷”,研究所隸屬于中國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覆蓋范圍廣、人員密集、各種組織的活動都能成功的舉辦起來,但是相對而言,研究所的覆蓋面窄、人員稀疏,舉辦活動難,需要醫科院帶領和指導才能完成,研究所自身組織活動人數少,參加人數不高。

3.3 黨外人士缺乏對其他領域的了解 新時代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成長在我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5G、人工智能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對新時代黨外人士也產生較深的影響。從基本數據中可以看出,40歲以上年齡段的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比例過高,年輕的黨外代表人士則相對比較缺乏。這與新時代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將影響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的選拔培養與不斷成長。黨外人士整體素質較高,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他們更專注于科學技術與科研成果的結合,缺乏對社會其他領域的了解和實踐經歷[8]。

3.4 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當前,研究所仍然面臨著統戰部門工作的尷尬局面,而研究所黨外高級知識分子隊伍建設是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多個環節的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所院統籌策劃、長遠考慮和整體推進,僅靠統戰相關部門單打獨斗,很難保證統戰工作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目前,科研院所黨外人士隊伍建設缺乏總體規劃、人員選拔培養以及任用方面缺乏制度規范、統戰工作模式需要再探索、黨外人士活動經費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商榷。在這些方面都相對制約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高素質的培養,制約科研院所統戰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黨外代表人士都承擔一定的教學與科研任務,還有一些代表人士擔任區人大代表、科室主任等重要職務,這使得他們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更加系統的培訓與學習[9]??蒲性核?,培訓較少、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等問題,科研院所黨外人士興趣不高。

4 新時代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工作的思考

今年是我國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成敗之年,也是統一戰線實現新發展的關鍵一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的時代,國家對統一戰線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統戰工作在新的時代、新的時期、新的征程面對新的條件、新的形勢、新的要求要有新的起點、新的作為。針對科研院所黨外代表人士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4.1 制定相應的統戰工作規范條例,提升統戰工作規范水平 新形勢下黨外知識分子關注事業的走向和個人發展的價值觀念。一是制定完整的統戰工作規章制度,為統戰工作提供制度支撐[10]。研究所修訂了統戰規章制度,強化黨外人士制度意識,增加研究所制度化建設,推動研究所統戰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在研究所黨外代表人士的崗位任用選拔方面,研究所黨委將黨外干部和黨外人才納入研究所干部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規劃,健全并完善黨外干部工作協調運作機制,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黨外代表人士擔任職務,支持他們獨立開展工作。中青年黨外代表人士是統一戰線未來的后補力量,有勇氣、有智謀,增強本領,通過尋找中青年黨外代表人士的成長規律和群體特征,提高青年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11]。要善于利用中青年黨外代表人士思想多元化的特點,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體諒包容科研院所中青年黨外代表人士在理念、觀點等方面的差異,多多培養他們運用多元化的思想做好統一戰線的工作。二是建立基層黨委重視統戰工作的機制。研究所黨委要加強對高層次黨外人才培養工作的組織領導,把高層次黨外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研究所人才和干部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納入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考核建設考核內容。在研究所內,黨委副書記主管統戰工作,每年的領導班子考核以及各支部考核內容中,統戰工作也是占比例的。各級黨支部都選出優秀的統戰委員,統戰委員在支部的作用具有關心各個科室部門的黨外高級知識分子、宣傳統戰工作條例、貫徹落實統戰相關政策等工作內容。三是提升政策運用的能力。統戰部門及支部統戰委員通過政策解讀、案例指導等形式,把統戰政策變成聽得明白、弄得清楚、記得牢固的語言,融會貫通到各項統戰工作中[12]。

4.2 提高統戰協同化辦公水平,處理與各黨派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一是站得高,看得遠,發揮大統戰格局。要把統戰工作做好,不僅需要統戰部門認真工作,更需要各個部門協同合作,統戰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需要全黨員和黨外人士共同努力,克服統戰工作與本部門無關、可以忽略的錯誤思想。堅定統戰工作聽從黨的號召和統領,以國家大局為重點,真正解決統戰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13]。由于黨外代表人士來自各個階層、領域,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統戰工作是全黨的工作,需要全黨來做”的重要指示,做好統戰工作不僅僅指的是在部門內,還必須在部門外借助各方力量,一起做好統戰工作。凡是與統戰工作相關的部門都應克服統戰工作與本部門無關的錯誤思想,杜絕“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各干各的活”,切實做好分工合作,真正解決阻礙統戰工作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14]。黨內的活動可邀請黨外人士來參與,今年研究所的建黨97周年暨“讀講一本書”活動就邀請了黨外人士做嘉賓前來觀摩比賽。研究所還組織黨員和黨外人士一起到北京展覽館參加《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感受國家70年的風雨兼程,砥礪奮進的民族榮譽感。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組織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歌詠比賽》中,黨外人士和黨員攜手并進,歌唱祖國的繁榮富強。二是攜手與同盟者利益共進退,以服務性增強向心力。注重黨外知識分子對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以及聽取黨外代表人士就研究所發展的建議,研究所每年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和統戰工作會。所領導在會上向黨外人士匯報近期所內發生的事務以及未來開展的工作。聽取黨外人士對所內發展的意見以及黨外人士的困難問題。會后,統戰工作人員針對會上的發言進行問題匯總,并上報所領導班子成員,研究討論并進行解決。三是加強平臺互聯,實現高效宣傳。善于借助組織、宣傳、網信等部門工作平臺,宣傳黨外人士活動內容,做到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快速聯動。研究所利用官方網站這個平臺,宣傳黨外人士的活動,展現黨外人士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現統一戰線大聯盟的趨勢。

4.3 加強黨外代表人士發展和儲備等工作 研究所領導干部尤其是所級領導干部要樹立黨內黨外人才都是黨和國家人才的意識,增強做好黨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15]。一是加強發現儲備干部等保障工作,全面掌握黨外代表人士變更情況,對黨外人士實行動態監督管理,建立黨外代表人士信息庫,研究所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要求,目前的數據庫以Excel表的形式呈現,對于研究所內發展的民主黨派人員進行實時信息更新,并隨時錄入信息庫,信息庫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助于研究所了解黨外人士具體情況。二是著眼長遠發展,加強“90后”甚至“95后”等新一代青年黨外人士的挖掘和儲備,將黨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工作前移[16]。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給中國甚至國外帶來了難以想象的災難,國家號召青年一代有擔當,有理想,民族才有希望。在抗疫一線的戰場上,不僅有“80后”“90后”,還有“00后”的青年一代,青年一代已經開始扛起拯救國家的重任,這其中不乏共產黨員,更有一些年輕的黨外代表人士。加強黨外青年人的培養毋庸置疑,把一部分優秀的人士留在黨外,是為了保障黨外人士與國家和黨的思想及方針政策永遠一致,擔起國家的重擔[17]。三是著眼源頭地位,做好外推人才的儲備,注重留學歸國人員的管理。針對目前研究所黨外人才,特別是外推人才儲備不足的現狀,研究所鼓勵優秀黨外人士出去進行培訓和學習,增強本領,擴充眼界,更好地為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服務。針對留學歸國人員,進行合理的培養及重用,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科技水平帶回給國家,為國家添磚加瓦。四是搭建教育科研平臺,注重政治及科研教育的引導。要認真貫徹落實“把一部分優秀人才留在黨外”的政策規定,對于黨外干部,研究所注重加強政治教育和引導,實現科研誠信,進一步增強其政治認同感和“四個自信”[18]。教書育人是國家的重擔,教師是培養下一代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黨外教師更需要具有正確的三觀和可靠的指導性,這樣才能為祖國培養出有責任、有擔當的青年一代。高層次黨外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和鍛煉,研究所每年都會參加醫科院黨外干部培訓班,發揮優秀黨外干部的引領作用。

4.4 更好的處理信息化建設與統戰工作的關系,提高統戰工作中網絡化水平 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的使用已普及到各個工作領域,統戰工作依賴于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互聯網功能已于統戰工作密不可分[19]。一是運用互聯網技術,把技術與統戰工作結合起來,要把互聯網思維與統戰思維相結合,掌握黨外人士的思想動態。通過互聯網平臺及相關技術軟件宣傳統一戰線的大眾方針政策及理論研究,答疑解惑,黨外人士也要將正確的觀點發布到網絡平臺上,營造健康良好的網絡環境。針對青年一代的黨外人士,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要利用青年的多思維模式,把新舊觀點融入結合,形成新的統戰工作思維模式。支持統一戰線成員以專業、興趣為共同特點,與有影響力的黨外人士建立朋友圈,通過他們聯系和影響更多的黨外人士[20]。二是建立統戰工作信息網。為增加統戰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目前,由于研究所的黨外人士中,人大、政協委員相關職務的人員較少,民主黨派較少,僅用Excel表數據庫整理相關黨外人士數據庫。三是建立黨外人士交流建議反饋平臺。通過利用信息化建設提升統戰工作效率,黨外人士在平臺可以就工作進行交流[21],將對研究所發展的意見建議的反饋、評價等內容展現在其中,提升建議的時效性,同時做到了公開透明。

參考文獻

[1]張獻生.凝心聚力:統一戰線的根本功能和價值所在——新中國70年統一戰線的經驗和啟示[J].統一戰線學研究,2019(4):5-18.

[2]井春燕.用情做好統戰工作·用心壯大共同力量[J].求知,2019(7):44-46.

[3]李巖.建設好統一戰線教育培養主陣地[J].奮斗,2019(13):27-29.

[4]羅天云.增強新形勢下高校統戰工作活力問題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34):73-74.

[5]劉曉玲.習近平參政黨建設思想研究[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3):26-29.

[6]陳明.新時代統一戰線理論的新發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9(5):53-54.

[7]劉杰.高校黨外代表人士成長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2):43-45.

[8]欒紹興.新形勢下加強高校院系統戰工作研究[J].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2)53-60.

[9]王娜娜.新時代青年一代黨外人士統戰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思考[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6):60-63.

[10]梁曉宇.利用網絡開展統戰工作的進一步探索與思考[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1):20-25.

[11]王勇,王孔燕.高校統一戰線鞏固發展的青年視角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智庫時代,2018(25):130-131.

[12]劉維芳.改革開放40年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發展考察[J].統一戰線學研究,2018(3):19-28.

[13]蔣連華.習近平同志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論述[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6):80-86.

[14]王煥平.新時代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現狀及路徑研究[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3):36-40.

[15]劉利娟.高校統戰工作對黨外青年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教育現代化,2017(44):310-311.

[16]郝曉東.張劍武.統戰工作助力科研院所發展[J].企業文明,2017(7):78-79.

[17]劉俊武.加強基層統戰工作的思考與實踐[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3):51-52.

[18]楊衛敏.習近平關于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思想研究[J].觀察與思考,2017(9):47-56.

[19]韓彩英.論黨外代表人士個性化培養的基本舉措——以黨外高級知識分子為例[J].理論月刊,2017(5):83-88.

[20]郝智浩.許春玲.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創新淺論[J].長沙大學學報,2016(3):58-61.

[21]陳偉華.新時期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策略探析[J].銅仁學院學報,2016(5):84-86.

(收稿日期:2020-05-07) (本文編輯:張爽)

猜你喜歡
科研院所隊伍建設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策略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員素質探究
基于財務視角的科研院所內控體系建設研究
淺談科研院所無形資產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基于作業成本思想核算項目間接費用方法探討
探究如何加強項目政工干部隊伍的建設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