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尿激酶溶栓與PCI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對比研究

2021-05-17 06:57張文華
現代醫藥衛生 2021年9期
關鍵詞: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余 威,陳 奎,張文華

(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臟肌肉突然發生壞死的情況,此狀況多半是由冠狀動脈持續性發生缺氧、缺血而造成的,急性發病后患者主要表現為胸骨持續性疼痛、盜汗、恐懼等,臨床儀器診斷顯示為心電圖異常及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等,若臨床控制不佳,會導致患者出現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危急狀況。臨床針對有關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手段較多,如介入治療、溶栓治療、吸氧、抗休克治療等,通過上述治療能保證患者的梗死血管得到再次疏通,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減輕其疾病癥狀[1]。本研究將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資料展開系統化分析,對比研究尿激酶溶栓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研究,從中篩選出110例依據“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均勻劃分成兩組。對照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齡55~79歲,平均(67.52±3.89)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18 h,平均(8.99±0.51)h;梗死位置:右心室梗死11例,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24例。觀察組55例患者中男33例,女22例;年齡56~80歲,平均(68.66±4.02)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19 h,平均(9.06±0.53)h;梗死位置:右心室梗死13例,前壁梗死21例,下壁梗死21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試驗均衡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在對應治療前,兩組患者均接受降壓、降血脂、控制血糖、持續吸氧、調整心肌結構及抗心肌缺血治療?;颊卟∏榭刂破椒€后,給予對照組患者尿激酶溶栓(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44020647,規格:1萬U/10瓶)治療:取200萬U的尿激酶與0.9%氯化鈉溶液混合靜脈滴注,以6 000 U/min的速度滴注1 h,在尿激酶滴注前靜脈注射2 500~10 000 U的肝素[2-3]。觀察組患者行PCI:術前監測患者的血壓并給予降壓藥物治療。指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035,規格:100 mg∶36片,使用方法:每天80~3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35,規格:每片75 mg,使用方法:初始用量單次負荷量氯吡格雷300 mg,以后每天75 mg,每天用藥1次[4])。在手術治療中若發現患者存在血栓,應先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抽出血栓后再行PCI,根據病變情況選擇大小合適的球囊擴張,以1∶1的比例選擇支架植入。術后加壓包扎血管,并在4 h后注入低分子肝素治療。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個月后對比觀察[5-6]。

1.2.2觀察指標

1.2.2.1血管再通率 溶栓再通判斷標準如下:(1)胸痛癥狀得到緩解;(2)經心電圖檢查2 h內其最高ST段回落程度大于60%;(3)心肌酶在14 h內出現峰值。PCI再通判斷標準:血流分級為3級,其支架殘余狹窄低于20%。

1.2.2.2心功能指標 于治療前和治療2個月后檢測患者的心功能指標變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

1.2.2.3焦慮狀態 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情緒,50分為臨界值,分值隨情緒變差而增加。

1.2.2.4QT離散度(QTd) 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24 h用12導聯心電圖測量患者QT間期,記錄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QTd的平均值。

2 結 果

2.1血管再通率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管再通率為90.91%(50/55),對照組為74.55%(41/5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53 3,P<0.05)。

2.2心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較治療前改善,且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指標的改善情況顯著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對比

2.3SAS評分和QTd值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評分、QTd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治療前,治療后兩組以上各數據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患者SAS評分和QTd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評分和QTd值對比

3 討 論

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人數不斷增長,廣泛以中老年為主,此類患者大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疾病等慢性疾病。有研究調查,這些疾病均是造成心肌梗死發生的危險因素,會導致血脂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發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壞死[7]。

臨床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目的是疏通梗死血管,促使心肌血液正常循環關注。尿激酶溶栓治療是臨床常用方式之一。尿激酶是從健康人的尿液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酶蛋白,該藥物可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能有效降解血管中的纖維蛋白原,進而發揮溶栓效果,本品還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藥物之選[8-9]。PCI能夠直接疏通梗死動脈血管,挽救瀕臨死亡的心肌細胞,保證心肌血液再次灌注,從而降低心臟功能的損傷[10]。與尿激酶溶栓相比,PCI的風險低,血管再通率高,能快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減少患者的心肌細胞梗死面積,平復患者的焦慮心情,進而降低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11]。本研究結果對比得知,觀察組治療后的血管再通率(90.91%)顯著高于對照組(74.55%),且觀察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改善效果明顯更優于對照組,SAS評分和QTd值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2種治療方案具有各自的優勢,但是在血管疏通和改善心功能、降低疾病風險方面選擇PCI的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采用PCI的效果更佳,患者的心功能和動脈血管再通率得到明顯提高,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值得臨床借鑒。

猜你喜歡
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替羅非班聯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應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分析
急性腦梗死動脈溶栓治療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
機械溶栓結合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觀察與護理
負壓封閉引流(VSD)結合尿激酶溶液沖洗應用于四肢軟組織缺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
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思考與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