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媒體傳播中的雙重標準與應對

2021-05-25 01:29劉晶晶支振鋒
青年記者 2021年6期
關鍵詞:雙重標準新聞報道新冠

● 劉晶晶 支振鋒

西方媒體一直被標榜為“社會公器”“無冕之王”,是行政、司法、立法之外的“第四權”。在資訊不夠發達的年代,“客觀中立”“新聞自由”歷來被很多人認為是西方新聞業界的職業規范和報道規則。但實踐證明,在西方,資本、政客與媒體之間存在著明顯而又微妙的聯系。在資本的掌控和政客的操弄下,西方很難有保障新聞報道的客觀與中立性的土壤。西方主流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實行雙重標準,淪為政府和資本塑造輿論的工具與喉舌,已經成為常態。

新冠肺炎疫情下西方媒體傳播的“馳名雙標”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西方媒體無論是話題選擇,還是報道角度上,都表現出兩副面孔,失衡、不客觀、失實的傾向性新聞屢見報端。

1.抹黑中國為基本基調。西方媒體就新冠肺炎疫情展開了針對中國的污名化報道,號稱新冠病毒是“中國制造”,在新聞報道中不乏“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功夫流感”等字眼。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甚至刊發將五星紅旗上的“五星”惡意修改成冠狀病毒的辱華漫畫,在中方發出嚴正聲明后,該媒體不僅拒絕道歉,丹麥總理竟也詭辯“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當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對“病毒實驗室泄漏”“病毒中國負責”等陰謀論進行駁斥之后,西方媒體又開始歪曲事實,無恥炒作“中國阻礙調查”“數據不完整”等論調。

2.移花接木炮制假新聞。在回顧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中,英國廣播公司(BBC)依然將疫情與政治掛鉤,重新翻炒疫情“中國源頭論”“中國隱瞞論”“中國責任論”,甚至將一段反恐演習視頻作為中國防疫部門“暴力執法、侵犯人權”的事實新聞播出。中方要求BBC 就其涉疫情假新聞向中方作出公開道歉,但其不僅否認炮制假新聞的事實,甚至還夸耀自己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新聞媒體”。英國媒體炮制假新聞攻擊中國“侵犯人權”,卻對英國本國嚴峻的疫情狀況視而不見,在新聞報道上“內外有別”。因其“馳名雙標”,網友稱呼其為“英國偏見公司”。

3.歪曲事實的區別化報道。為阻斷疫情擴散蔓延,中國政府果斷采取“封城”隔離措施。但同樣是關于“封城”的報道,《紐約時報》報道中國是“付出了犧牲人民生活和自由的極大代價”,報道意大利則是“冒著犧牲自己經濟的風險在阻止這場歐洲最嚴重疫情的蔓延”。2021年3 月17 日,《紐約時報》華裔女記者黃瑞黎,以“中國最新疫苗是用倉鼠卵巢細胞制作的”惡毒標題,對中國政府批準上市的第五款新冠病毒疫苗進行極為卑鄙的炒作,迎合美國社會將新冠病毒說成是“中國蝙蝠病毒”的種族主義情緒,煽動針對中國人乃至華人和亞裔的仇視與攻擊。

表:西方媒體新冠肺炎疫情報道中的雙重標準

西方媒體雙重標準的根源所在

西方媒體一直標榜追求以客觀報道為準則的新聞專業主義,但從嚴格意義上說,新聞專業主義不過是媒體精英社群的標準和理想,與普羅大眾之間還存在脫節甚至是分裂,是媒體精英建構的烏托邦。[1]受到國家利益、意識形態偏見及商業利益的影響,西方媒體有選擇性地裁剪事實進行報道,人為制造的雙重標準大大消解了新聞的中立性和客觀性,受眾看到的新聞只是“表面客觀性”或“偽客觀性”。

1.政府財團控制下的西方媒體淪為政治宣傳工具。西方媒體一向自詡“新聞自由”,但其實早被金錢政治“深度綁架”。被金錢政治操控的西方媒體,其新聞報道必然代表和反映這些財團所在的階級利益,成為政府進行意識形態輸出與思想控制的重要武器?!都~約時報》曾以其“討伐式報道”在美國公眾心中塑造了新聞界監督政府、服務公眾的社會角色,但實際上西方國家經常出現的各媒體之間的對立與相互攻擊,包括媒體對政府的監督與指責,不過是為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團所作出的政治表態。[2]資本利益集團控制下的西方媒體是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客觀中立的,他們所標榜的“新聞自由”只不過是為了粉飾他們的雙重標準,所謂“客觀中立”也只不過是為了一張虛假的面具而已。

2.西方中心主義價值觀灌溉下的媒體偏見。西方國家一直將“西方中心主義”奉為圭臬,強調西方文明完全是其內部發展的產物,西方發明和創造了近現代文明世界,西方社會發展模式是唯一先進的社會發展模式(供世界其他民族模仿的模式)。[3]西方中心主義價值觀念不斷影響西方媒體,并且必然被隱含在了新聞報道價值取向中,逐漸形成了對國際社會其他國家的意識形態偏見。新聞行業產出有關國家及政治團體偏向性的報道是不可避免的,價值滲透和價值摒棄如影隨形,都通過選擇自己認同的故事來表現所謂“客觀中立”的價值觀念。[4]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中國在抗擊疫情中的經驗成為世界其他國家的有益借鑒,大大沖擊了西方中心主義價值觀,西方國家在國際交往中的所謂道義優勢逐漸崩塌,優越感無所憑依,真面目開始暴露。利用語言優勢和媒體優勢掌控國際輿論的話語權,在涉及有利益沖突的國家的報道中采用雙重標準,以偏見和傲慢姿態對待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就成為西方媒體傳播的常態。

西方媒體雙重標準的應對之道

雖然我國對外國際傳播領域采取了諸多措施,也出現了一些爆款網絡信息產品,但西方媒體在國際輿論格局中依然處于強勢地位。西方媒體在傳播中的雙重標準嚴重損害了我國國家形象和利益,我們仍需積極構建國際傳播體系,提高我國媒體的國際傳播能力與話語權,推動塑造世界信息傳播秩序新格局。

1.建設對外話語體系,主動引導議程設置,提升國際話語權。在重大國際性的媒介事件中,我國政府和媒體要掌握信息披露主動權,尊重互聯網傳播規律,提高自主設置議題能力,打破西方媒體話語壟斷和霸權,以多種傳播手段塑造國際輿論環境,牢牢把握話語權。一方面,政府官方渠道發聲增強了新聞報道信源的可信度與權威性,避免信息誤讀或信息缺失,與其讓“小道消息”占據頭條,不如官方主動發聲。另一方面,中國媒體要善于利用開放自由的互聯網環境,制作傳播度高的新聞產品與西方媒體報道進行事實與觀點的較量,確保中國聲音不缺席。針對西方媒體的雙重標準,《中國日報》適時推出調查紀錄片《起底外媒抹黑中國套路:新冠數據報道背后的政治游戲》,以事實揭露西方媒體真面目。

2.融入世界話語體系,增進理解,謀求國際共識。我國對外傳播要從渠道和內容上針對海外受眾進行適應性調整,一是要以西方受眾更加易于接受的話語體系發布相關內容,把中國故事用外國人聽得懂的語言講出來,消除認知和話語鴻溝。二是充分利用專家、媒體人、民間力量等在社交媒體平臺以發表狀態、轉發、評論等形式擴大傳播效果,充分發揮網絡傳播的“草根性”和“反權威性”,破解西方媒體單方發聲、自說自話的局面。三是善于利用國際組織,甚至一些西方媒體等作為第三方力量,借力發聲,同時要加強對西方媒體傳播規律和策略的研究,對西方媒體報道適當脫敏,改善與西方媒體的關系,增進理解與互信,形成有利于我國的國際輿論。四是研究中西文化和語言中的微妙差異,注重在概念翻譯上的準確、傳神,避免翻譯中的涵義流失,更要避免信息扭曲。

3.堅決抵制抹黑中國的行徑,嚴正立場,實施對等反制。西方媒體不斷“妖魔化”中國,導致西方民眾對中國缺乏真正的了解,即使在信息公開透明的互聯網時代,一些西方民眾仍舊難以形成對中國現實的實事求是的判斷。對于西方媒體故意歪曲事實,丑化中國政府形象的報道,我國要迅速做出反應,表明態度,以有理有據的事實澄清真相,破除謊言,謹防西方媒體“帶節奏”,還要依法依規對違反中國法律、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西方媒體進行處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通報BBC 嚴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不再允許其繼續在中國境內落地,就是中國政府以實際行動對西方國家雙重標準的有力回擊。

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不僅體現在意識形態領域,還體現在政治、國防安全、文化域、經濟等諸多方面。消除誤解和偏見,向世界還原真實的中國面貌,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雙重標準新聞報道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反思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的“雙重標準”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雙標
雙重標準惹人嫌
警惕美國總統的“雙重標準”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