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課程思政的專業課教學改革探討

2021-05-28 12:37王麗金晶
科教導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教學探討

王麗 金晶

摘 要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很多高校為落實這一根本任務對學校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把立德樹人體現在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把專業課程中的知識點和課程思政要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現課程的育人功能。為提升專業課程的育人效果,以初等數論課程教學為例,從課程思政的教學切入點出發,結合教學實踐,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對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 課程思政 初等數論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26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is fundamental task,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ogether to fully show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t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teaching discussion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如何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能力,并有效地建設課程思政,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成為高校教師關注的焦點。在課程改革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觀的塑造工作,做到在價值引領中蘊含知識提升,在知識傳授中強化價值引領。[1]本文針對初等數論課程,并結合專業特點,尋找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初等數論作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包括整除理論和同余理論。之前對該課程的教學主要集中在探索教學方法,助力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識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過多考慮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提出,為專業課教師提供了新的思路。結合教學實踐,從課程思政的教學切入點出發,對數學專業如何建設好初等數論課程思政,進行了初步的探討,以期對相關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一些幫助。

1 將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有效銜接起來,并把握好第一堂課

專業課教師將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塑造有著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對學生從個人品德教育、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意識等層面進行引導,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同時教師要不斷學習,拓寬視野,堅持不懈的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抽象的概念和數學方法中蘊含的哲學思想。[2]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清知識脈絡,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

比如,同余變形法是求解同余方程的一個重要方法,本質上是依據同余的性質將同余方程做適當變形后求得其解的方法。這其中需要將方程中的整數跟同在一個剩余類中的某個恰當的元素做置換。然而每個剩余類中都含有無窮多個的元素,可能會帶來同一道題目解題方法在形式上的多樣性。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認清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所以在講授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指出解題方法的優勢和劣勢,同時可以引出“過程與結果”的辯證關系。[3]能得到計算結果固然值得稱贊,但是運算過程卻是同余變形法的核心。正如奮斗的過程和意義的重要性勝于結果。當然為了解決問題,應多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在具體問題的求解過程中綜合運用,盡可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此外,學生對任課教師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所以把握好第一堂課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先介紹該學科的發展簡史及學習該課程在大學課程乃至今后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規劃提供一個思路。讓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在后續的學習中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4]教師要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遇到問題及時處理。

2 結合課程中的概念,融入科學家的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

在引入一些概念和方法時,可以介紹國內外相關數學家的故事。這樣可以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學生也可以從中學習數學家的精神。李克強總理曾強調:“基礎研究沒有捷徑可走。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潛下心來把冷板凳坐熱。數學則是基礎研究的基礎,是其他科學研究的主要工具?!边@就需要科研工作者尊重科研規律,堅持嚴謹求實。

比如,作為解析數論起源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國內外很多數學工作者的關注。研究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有四個途徑,分別為殆素數、例外集合、小變量的三素數定理以及幾乎哥德巴赫問題。我國的數學家王元、潘承洞和陳景潤在殆素數中著名的“a+b”問題的推進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四十多年前,作家徐遲同志寫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展示的是數學家陳景潤在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著名的數學難題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謳歌了陳景潤在攀登科學高峰中的頑強精神。即使是數學家所走的科研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會面對很多挫折和失敗。徐遲同志為了寫出當代數學家真實的精神風貌,他深入科研單位,厚積薄發,從而寫出如此激動人心的作品。這篇報告文學激勵著很多人,讓我們從中受到鼓舞和鞭策。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崇拜心理的優勢,[5]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崇尚科學家們的鉆研精神。在學生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敢于嘗試,不斷探索。

3 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索過程中領悟知識內涵

當今社會急需的是富有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引導學生參與問題探究,在實踐中深化認識,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就需要結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目,如數學競賽題目。初等數論課程選用的教材,就有“挑戰自我”部分,便于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對于本科生來說,開展研究工作可以先從思考和解答習題開始,培養持久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科研習慣。

比如,介紹歐拉定理和費馬小定理在密碼學中的應用。[6]隨后設計一些趣味題目,將信息轉化為簡單的數字,編譯后在信道中傳輸,再由接收方破譯數字。猶如諜戰劇中傳播組織重要情報的地下工作者肩負著重任,確保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讓學生體驗把明文加密為密文,密文又如何準確無誤地解密成明文的加密解密過程。讓他們了解信息傳輸的基本技術手段,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做一個敢于擔當的人。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數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熱門學科。技術需要不斷的創新,讓學生多了解一些相關學科,激發他們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熱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目前規模較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去體會交叉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重要性。學生應該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資源創新教學手段,優化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現如今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網絡平臺,在平臺上建課,學生通過手機客戶端隨時學習,有問題及時跟老師溝通。老師課前也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一學期的線上教學,教學效果良好。其實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外延到假期。面向下一個學期開設該課程的學生,提前打開學習通道,讓他們對下學期的課程有個初步的了解。(下轉第171頁)(上接第56頁)目前網絡上新增了一些線上講座,如“數學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系列公益講座,免費為大家普及應用數學知識。有些學術講座也從線下轉為線上,本科生盡早接觸和參與學術活動,了解學科前沿的一些學術動態,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在課程考核中,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考核理念。在平時考核方式中增加自我測評和生生互評環節,發揮學生在考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平時接觸較多,比較了解同學課后的學習狀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客觀反映同學的學習情況。對于那些比較主動、積極挑戰思考題的同學,給予一定的平時分。這樣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映學生的整體情況。教師在設計試卷題目時要突出層次性,跟學生多強調努力付出才會有豐厚的回報。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學生要把功夫花在平時的學習中,依賴考前突擊不可取。希望學生能腳踏實地、憑借自己的努力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取得優異的成績。

5 結束語

總體而言,為了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升專業課程的育人效果,就要將課程思政內容和專業課程的知識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梢詮恼n程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環節入手,設計出合理的、新穎的教學方案。當然,課程思政是一項大工程。如何提升教師自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并深入挖掘課程中更多的思政元素以融入教學過程,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能力,這是每個教師應當不斷探索和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蘇小菱,洪昀.基于層次分析評價模型的課程思政有效性評價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22):150-152.

[2] 梁瑛,連冬艷.高等代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高教學刊,2020(20):153-155.

[3] 楊威,陳懷琛,劉三陽,高淑萍,李兵斌.大學數學類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線性代數教學為例[J].大學教育,2020(3):77-79.

[4] 王龍,馬曉玢,楊靜.大數據背景下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創新探索[J].邢臺學院學報,2020(35):126-129.

[5] 楊嬌嬌.高校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湖南大學,2019.

[6] 王麗,趙操.關于初等數論中同余理論的教學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6):125-126.

猜你喜歡
教學探討
音樂實施開發性教學探討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探討
探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口語訓練
探究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具有趣味性
《計算機網絡》教學的探討
初中歷史課進行趣味教學的探討
文本“教學解讀”應有三種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