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下不同術式治療早期宮頸癌的效果

2021-05-30 04:55王磊,石艷君,趙杰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關鍵詞:并發癥

王磊,石艷君,趙杰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宮頸癌患者給予腹腔鏡下不同術式進行治療的有效性。方法:選取自2020年6月-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60例早期宮頸癌患者展開研究,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劃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n=30例)采用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LNSRH)進行治療,對照組(n=30例)接受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LRH)治療,對比兩組并發癥、術中出血量等指標情況。結果:研究組與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依次為(50.4±5.3)h、(70.8±10.4)h,且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少,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性功能障礙發生率為30%,對照組為60%,且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淋巴結清掃數量為(27.1±4.7)枚,對照組為(21.4±3.6)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73,P<0.05)。結論:早期宮頸癌患者使用LNSRH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發生率,也能提升淋巴結清掃數量,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下床活動時間,具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早期宮頸癌;LNSRH;淋巴結清掃;并發癥;LRH

早期宮頸癌作為婦科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由于處在發病初期,部分患者并未出現典型的癥狀,或僅會出現腹痛、陰道異常出血等癥狀,極易被忽視,進而延誤治療時機。早期宮頸癌發病因素比較復雜,與患者婦科炎癥、不潔性行為等存在密切的聯系[1]。腹腔鏡作為一種微創治療方法,具有并發癥少、創傷小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推廣應用。有學者研究發現,LNSRH術用于治療早期宮頸癌,不僅可以促進患者性生活恢復,也能保留患者盆腔自主功能,促使患者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挑選60例早期宮頸癌患者為依據,探究使用不同方法實施治療的有效性,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早期宮頸癌患者為對象,共有60例,納入時間:2020年6月~2021年10月。入選標準:60例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相應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學會批準;入選者均通過影像學及病理檢查確診;未出現區域或者宮旁浸潤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患者有非常強烈的生育愿望,有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排除標準:資料不完整者;有精神病或意識障礙者;依從性差的患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對照組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49.6±5.6)歲;研究組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50.7±5.9)歲。對比可知,兩組基礎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LRH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取頭低腳高膀胱截石位,置入導尿管和舉宮,在臍部切開縱切口創建人工氣腹,在切口處置入腹腔鏡查看患者子宮、盆腔等情況。經陰道完整切除子宮及其淋巴細胞組織后,留置導尿管后對傷口進行縫合處理。本組在2周后拔除導管,如果殘余尿量超過50ml對,導管進行重置,直到殘余尿量小于50ml。

研究組給予LNSRH手術進行治療。根據“間隙解剖法”開展操作,全麻后以肚臍左上切開切口,充分暴露術野,認真查看患者腹腔是否出現腹水、轉移灶等情況。先對患者淺層宮骶韌帶進行處理,并將其外側腹下神經實施完全分離,對淺、深層宮骶韌帶之間通過盆內神經的神經纖維進行分離,再次分開深層外部盆腔的內臟神經。必須注意,對陰道、膀胱與直腸旁間隙進行分離操作時,不可用力過大。對子宮深靜脈及膀胱下靜脈分支展開解剖處理時,在宮頸3cm位置將子宮深靜脈及膀胱中下靜脈進行切斷處理,查看盆腔神經叢腹下神經膀胱與子宮頸分支,對子宮頸分支切斷。對盆腔神經叢與膀胱支開展分離處理,切斷子宮主韌帶及宮骶韌帶,對膀胱自主神經纖維予以保留。術后留置導管。該組在術后一周拔除導管,如果殘余尿量大于50ml,需要重置導管,直到殘余尿量小于50ml。

兩組術后給予抗感染等治療,告知患者術后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其他注意事項,定期接受復查。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腸梗阻、感染等并發癥情況。詳細記錄并比較兩組下床活動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等指標情況。通過女性性功能自評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對患者性功能障礙發生情況展開評估,總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性功能更好。其分值≥26.55代表正常,總分小于26.55分說明患者出現性功能障礙。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1.0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處理,以%、(±s)分別代表計數、計量資料,用χ2、t檢驗。P<0.05,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研究組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依次為3.3%、2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情況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量存在明顯的差異,且研究組下床活動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2所示。

2.3 比較兩組性功能障礙發生情況

研究組患者性功能障礙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討論

早期宮頸癌的癌變局限于宮頸上面,這種疾病可能出現早期癥狀或完全無癥狀,常見的癥狀為:(1)患者同房過程中出現血絲或不同房時帶有血絲;(2)陰道排液:即病變組織分泌出大量的液體,病情嚴重者出現水樣排液,會包含血絲排液[3]。宮頸癌作為女性生殖系統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早期癥狀不顯著,隨著病情不斷進展會出現尿頻、陰道出血、便秘等癥狀,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也會對患者身體健康、治療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宮頸癌發病率、死亡率均比較高,且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直接威脅著廣大女性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腫瘤直徑≤2cm早期宮頸癌病例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約為0%~16%,明顯比局部晚期患者低,約85%~90%早期患者出現過度治療的情況?;诖?,早期宮頸癌患者給予恰當的治療,治愈率較高。對于早期宮頸癌病例,臨床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然LRH治療方法術中出血量、術后恢復等均優于開腹手術,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術中切斷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經,導致患者術后出現膀胱等功能障礙,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LNSRH能恰當保留患者盆腔自主神經,對于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直腸及其膀胱功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LNSRH不僅可以擴大患者的手術視野,也能緩解疼痛,促使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縮短,大大改善患者的預后。有學者研究指出,早期宮頸癌患者行LNSRH治療,具有創面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4]。LNSRH用于治療早期宮頸癌,有利于減少術中出血量,也可以縮短患者排氣時間等指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蔣艷研究指出,早期宮頸癌者采用LNSRH進行治療,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且術中出血量少,這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證實,研究組并發癥及性功能障礙發生率均比對照組低,且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研究組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早期宮頸癌病例行LNSRH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也能促進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減少術中出血量。

FSFI作為評價女性性功能的重要量表,能夠評估患者性功能障礙嚴重程度,為性功能障礙分類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性功能障礙發生率分別為30.0%、60.0%,研究組患者淋巴結清掃數量多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早期宮頸癌患者采用LNSRH手術治療,能有效減少性功能障礙發生率,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通過LNSRH方法對早期宮頸癌病例進行治療,有利于降低性功能障礙及并發癥發生率,也能減少術中出血量,促使患者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呂曉琳,朱繼紅,高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宮頸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9):99-100.

[2]陳淑敏,董黎,趙會菊.腹腔鏡手術治療宮頸癌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癌癥進展,2020,18(18):4.

[3]馬艷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效果及遠期預后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20,28(7):3.

[4]林川,劉俐,羅照,等.腹腔鏡下保留神經宮頸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與系統評價[J].西部醫學,2020,32(1):5.

猜你喜歡
并發癥
帶膜支架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
改良Devine 術與傳統Shiraki 治療小兒隱匿性陰莖的臨床探討
無張力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
淺析美軍戰斗精神的致命并發癥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