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導向下高考化學實驗題命題特點及復習和得分策略

2021-05-30 14:06陳志寧
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四氯化碳燒瓶命題

摘 要:縱觀2018-2020年全國Ⅰ卷以及今年全國乙卷的實驗題,按照“穩中求進,變中出新”的命題思路,重點考查“四層”,圍繞“一核”,用不同的問題分別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據此對高考化學實驗題的命題特點及復習和得分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命題特點;實驗題;復習策略;得分策略;高考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34-0107-02

收稿日期:2021-09-05

作者簡介:陳志寧(1974.8-),男,江西省全南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實驗是高考的重要內容,直接考查實驗的試題有選擇題和綜合實驗題兩種類型,還有一部分題目雖然沒有直接考查實驗,但在題設時會滲透化學實驗操作、原理或以實驗為載體考查基本原理.對比近四年全國卷的高考實驗試題,依據試題存在的特點,提出以下實驗復習建議和得分策略.

一、選擇題命題特點及其復習策略

1.命題特點

細看近四年的選擇部分實驗題,大多是直接考查教材實驗,或由教材實驗派生、發展出來的內容作為母本進行命題,同時在教材內容基礎上作一定的延伸.這類試題雖然考查的是局部知識,但試題考查的實驗均為綜合實驗,對于學生來說必須清晰整個實驗原理、過程、操作、結論.

如2021全國乙卷考查的四種常見氣體制取的發生裝置,2020全國Ⅰ卷考查的四種氣體的除雜問題,其命題載體、情境都是必修1教材中出現的相關實驗,核心素養為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物質性質決定除雜方法等,屬于必備知識,考查有關反應原理方法、物質轉化與應用及實驗裝置.2019年全國Ⅰ卷考查的是溴苯制備,實驗原理在三個版本必修2教材中均有,也屬于必備知識,但沒有相關的裝置圖.2018年全國Ⅰ卷為乙酸乙酯制備,在三個版本的必修2教材中均能找到相關詳細的制備過程.

2.復習策略

(1)回歸基礎、回歸教材.從四年的考點難易度統計結果來看,簡單題比例占很大,基礎是實驗題得分的“中流砥柱”.而在平常的復習中教師和學生往往會忽視教材,只是籠統的將教材實驗過一遍,復習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復習時務必重視基礎,回歸教材,關注教材中的實驗,將其作為實驗復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需要特別重視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尤其是物理和化學性質及其應用.特別重視新課標附錄3中必做的18個實驗,將其融會貫通,既要有橫向上零散知識的聚焦、解讀與重構,又要在縱向上整合發展必做實驗的相似點完成學習進階.

(2)建構模型突破教材實驗.熟悉解題模型建立廣闊的心理空間,做到胸有成竹,消除面對陌生情境時的恐懼感,可將實驗分為“物質性質和物質制備”兩類,并對兩類實驗采用建構模型的方式復習,如制備實驗均按“制備—分離提純——收集—尾氣處理”順序,這樣有利于學生逐步建構制備物質實驗的思維模型(包括發生、凈化、尾氣處理裝置模型等),幫助學生在陌生情境中遷移已有的實驗經驗,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與拓展,如對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乙酸乙酯的制備裝置進行優化(如圖1所示).

圖1

針對乙酸、乙醇易揮發,原料利用率低、未完全液化的乙酸乙酯易逸出產率低的問題,可對教材中的裝置從發生裝置、回流裝置、吸收裝置三個環節加以改進,掌握相關原理后可構建好模型,遇到相類似的題目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對人教版必修2“ 海帶提碘”實驗可進行如下拓展.

拓展與思考1 煮沸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煮沸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和除盡溶液中溶解的氧氣.因為常溫下,O2在酸性條件下能氧化I-(見選修4 P21頁 ),若需定量測定I-含量,不煮沸,則測定結果偏小.

拓展與思考2 加入H2O2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加雙氧水,還可以加哪些氧化劑?(提示:主要目的是加入

H2O2氧化 I-生成I2). 除了加雙氧水,還可以通入O3等綠色氧化劑.

拓展與思考3 加入雙氧水后得到碘的水溶液,如何得到純的單質碘?

表1

物質沸點熔點I2

184℃114℃CCl477℃

拓展與思考4 由表1可知I2和CCl4沸點相差107℃,通過蒸餾的方法把CCl4蒸餾出去,從而與碘分離可行嗎?

對比實驗:

1.將碘置于燒瓶中,水浴加熱到50℃時,燒瓶中已有少量的紫色蒸氣,當水浴加熱到77℃時,燒瓶中已有很多紫色蒸氣.

2.將碘的CCl4溶液 80℃水浴片刻,燒瓶中出現紫色蒸氣,錐形瓶中也開始收集到淺紫紅色溶液,最終燒瓶中殘留少量的碘.

由此說明:碘在77℃時較多的升華,所以溫度達到四氯化碳的沸點時,大部分的碘隨著四氯化碳一起蒸出,說明常壓蒸餾不能分離碘和四氯化碳.

結果討論:

1.采用常壓蒸餾方法不能很好分離碘和四氯化碳.80℃水浴片刻,燒瓶中出現紫色蒸氣,錐形瓶中也開始收集到紫色的液體.最終燒瓶中殘留少量的碘,大部分的碘和四氯化碳一同被蒸出.

2.減壓蒸餾可以分離碘和四氯化碳 :將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2g碘溶于30mL四氯化碳中),在室溫下,壓力在10~15mmHg,進行減壓蒸餾,約8分鐘就將碘和四氯化碳分離開來.

綜上所述,用蒸餾的方法來提取碘是不可采用的方法,常壓蒸餾不能分離,減壓蒸餾可以分離,但通常在實驗室不方便操作.因此可采用化學方法(NaOH濃溶液反萃取法;過氧化氫法)來分離碘和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二、綜合實驗題命題特點及其復習策略

1.綜合實驗題特點

該類題背景大多為陌生情境,但考查的內容都在教材實驗里能找到相對應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經驗遷移到陌生情境中,考查學生的辨識能力、概括關聯能力等.常見的題型是定性實驗與定量測定相結合,試題通常以物質的制備和物質含量測定為背景,考查制備方法及過程、物質性質、操作方法,在題目的最后一至兩問考查制備的產率或者純度測定計算,也會圍繞定量測定展開的誤差分析、裝置的設計和改進、實驗評價、化學計算等問題.

2.復習策略

提高綜合實驗解題的關鍵是提升考試大綱要求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實驗探究能力三大能力.情境素材多為生產生活類、學術探索類、化學史料類、實驗探索類等,但圍繞“一核四層四翼”,一定會是真實而非假想的情境.在做題之前提前預設:題干是陌生的,而設問是熟悉的.在此預設之下將會有更大的心理空間對整道題進行更準確的把握. 這就要求首先要提高學生的破題、析題的能力,學會在試題提供的情景中提取題目問題的有效信息,聯想遷移已經掌握的知識,應用于陌生情境.要同步有效地提升學生這些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應該要采用專題方式,根據學生實際量身定做專題訓練的例題和習題,來突破定量實驗和定性實驗,構建好模型.

三、得分策略

1.規范答題,向細節要分

(1)化學用語的“規范化”原則;(2)易于辨識,修正清楚原則;(3)書寫答案“不越線、不錯位”原則;(4)“見空給分”原則; (5)按空后說明要求填寫原則 :只填“大于”、“小于”、“等于”或“偏大”、“偏小”、“無影響”,由小到大,由強到弱等;選項字母是大寫還是小寫,還是寫數字;計算平衡常數還是寫平衡常數表達式;計算題對小數點或有效數字的要求等.

2.建答題模板,規范答題

要加強答題模板的文字訓練,以提升文字組織能力:實驗操作類語言表述、實驗設計類語言表述、實驗現象描述類語言表述、儀器、裝置作用語言表述、原因、理由類語言表述、理論型簡答題語言表述、化學實驗方案評價的簡答.

3.學會高中化學常見的計算方法

十字交叉法、差量法、極值法、整體思維法、平均值規律.

參考文獻:

[1]唐敏.碘和四氯化碳的分離實驗探究[J].化學教學,2010(5):16.

[責任編輯:季春陽]

猜你喜歡
四氯化碳燒瓶命題
杜仲對四氯化碳誘導的肝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研究
2個產地趕黃草對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鋼化玻璃的來歷
水重新沸騰實驗的改進
神奇的“魔術”實驗
注射用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纖維化的作用
木瓜發酵液對小鼠四氯化碳誘發肝損傷的防護作用
2012年“春季擂臺”命題
2011年“冬季擂臺”命題
2011年“夏季擂臺”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