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2021-06-01 09:36季衛兵
群眾 2021年7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政課大思

季衛兵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承擔著鑄魂育人的重大使命。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這些重要論述,為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重要遵循。善用大思政課,必須領悟其理論要義,明確其實踐導向,落實其創新舉措,不斷提升思政課的質量與效果。

深入理解“大思政課”之“大”

“大思政課”之“大”,內核在于其遵循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價值邏輯和實踐規律,通過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促進課程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進而實現課程內容的入腦入心入行。

在內容上體現課本與現實相結合?!按笏颊n”必須注重“跟現實結合起來”,關注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悟,以課本內容作為邏輯主線有力詮釋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真理力量,立體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成就與發展大勢。只有將立足課本與觀照現實相結合,思政課才能把課本知識講通、講深、講透,達到用令人信服的現實圖景教育引導學生逐夢奮斗的課程教學目的。

在場域上體現課堂與社會相結合。善用“大思政課”就是要將“在課堂上講”與“在社會生活中來講”融貫起來,打通“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之間的壁壘,真正把思政課的場域有效擴展至社會大舞臺。更為重要的是,“大思政課”強調社會即課堂的理念,把傳統思政課堂延伸至社會空間和生活世界,有組織地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教學,使學生在承載優秀文化的遺跡舊址、文博場館,以及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成就與精神風貌的生產生活實境中增強對“四個自信”的可感度和認同度。

在功能上體現引領與內化相結合。必須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用大歷史觀和辯證思維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闡釋思政課程的基本理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變革和成就,特別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是“大思政課”的寶貴課程資源。這些可觸、可信、可敬的發展成就能夠力證“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助力學生把靜態的理論性知識、觀點、方法等內化為自身具體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

善用“大思政課”是更高的要求

善用“大思政課”對各級各類學校辦好思政課提出了新期待,要求思政課在促進“思想性、理論性”與“親和力、針對性”兩個方面相互作用、同步提升,更好發揮其在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中的關鍵作用。

要求思政課更加富有活力?!按笏颊n”不應是“沒有生命、干巴巴的”,而是要給予學生向上向善的力量,確保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提升學生抬頭率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沉浸度和獲得感。善用“大思政課”就是要求思政課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政治性強、關注度高的話題設置和熱點剖析,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以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學生在其間形成對思政課教學內容的真正理解與強烈認同。

要求思政課更加保持張力?!按笏颊n”不應是死板的、教條的,而是要深刻把握思政課的開放性特征及其開放式發展需求,圍繞鑄魂育人使命和學生成才實際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注重把國家政治盛事、經濟社會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話題及時融入課堂教學,善于把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治國理政的鮮活事實有效地轉化為課堂教學案例,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延展性和厚實度。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及其變化狀況,用動態跟進的教學供給有效地回應學生關切,及時從學理依據、價值立場、思維方法等角度為學生解惑釋疑。

要求思政課更加充滿魅力?!按笏颊n”不應是乏味的、枯燥的,而是要兼顧“有意義”和“有意思”,不僅是學生應學的“分內課”,還應成為學生喜愛的“熱門課”甚至“爆棚課”。思政課的內容、載體、方式、情境、評價等要對學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使學生在浸潤于課程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思想之光、理論之美、大道之行。要讓思政課不僅在講授時學生喜歡聽、聽得進,而且在課后乃至若干年后還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記,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正向影響。

要求思政課更加凝成合力?!按笏颊n”不應是孤立的、單薄的,而是豐富的內容體系、嚴密的施教體系、有力的保障體系在思政課堂中形成合力的完美反映。要讓思政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中名副其實的關鍵課程,在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教學組織、資源調配、服務保障等方面加大領導與協同力度,確?!按笏颊n”具有體系化的支撐。要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思政課程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價值導向、科學思維與精神動力。

善用“大思政課”關鍵在改革創新

善用“大思政課”是一道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效能的必答題,必須突破傳統思政課教學理念和施教定式的窠臼,敢于在思政課教學實踐中識變、應變、求變,聚焦課程創優、教法創優、師資創優,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政課建設探新路、見成效、開新局。

以大視野持續優化課程體系。充分發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發展、新成就來不斷充實必修類思政課內容,為這些課程涉及的基本立場、核心觀點、主要方法提供可感觸甚至可視化的現實例證。尤其是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勝利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加以梳理集萃,使之成為闡明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有力依據。在開好必修類思政課的基礎上,加強各類思政教育資源的課程化建設,創造條件開設選修類、實踐類思政課等課程供學生選擇,使之以系統化的專題課程形式成為必修類思政課的必要且有益補充。

以大變革持續優化教學方法。把握好“教學有法”與“教無定法”的辯證關系,探尋思政課“貴在得法”“重在成效”的實踐路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的獲得感和悅納度作為開展思政課教學設計和教法選擇的基本面向,精準研判教學對象的代際、思想、心理等特征,綜合運用理論闡釋、案例講解、沉浸體驗、討論分享等教學方法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尤其是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積極利用校本特色、行業優勢,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資源,開展體驗式教學,開好“行走的”思政課和身邊的思政課。此外,還應發揮先進信息技術在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中的賦能作用,通過信息化手段有效延展傳統思政課空間。

以大格局持續優化師資隊伍。辦好“大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黨委政府和學校必須進一步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嚴格按照黨中央要求配齊配足思政課教師,持續優化隊伍結構和素質。各級各類學校應當按照“六個要”的標準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把助力其專業發展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通過有計劃的進修培訓、訪學交流、考察實踐、掛職鍛煉等方式助力思政課教師夯實學識、提升格局、拓展視野、涵養情懷,真正成為能有效駕馭“大思政課”的“大先生”。要著力構建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黨務與思政工作干部等融合發展的“大思政”隊伍,強化思政教育的鏈式協同,確保成為辦好“大思政課”的硬核力量。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責任編輯:蘇勝利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政課大思
同心協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學習《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大思政課”的內在邏輯、基本遵循與實踐進路
文化自信視域下思政課意識形態教育研究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淺談大思政視域下有機化學課程“金課”打造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領下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探索
“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藝術生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大思政”改革視角下的教學資源整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