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研究

2021-06-02 20:57蔡嶸于曉勝
中國瓜菜 2021年4期
關鍵詞:出口貿易食用菌河南省

蔡嶸 于曉勝

摘 要: 十多年來我國食用菌產量快速增長,食用菌總產量占全球75%以上。2004—2018年,河南食用菌產量、出口量連續居全國第一。河南自然資源、生產成本的優勢,以及相關政策和科研創新的推動,形成了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的有利因素;但由于規劃缺位、研發力量薄弱、工廠化發展滯后,河南食用菌在國際市場上還存在品種單一、結構單一、市場過于集中的問題。為此,建議突出食用菌產業的戰略地位,做好頂層設計,充分利用好“一帶一路”的機遇和本省的資源優勢,加強食用菌出口供應鏈管理,加大研發推廣和產業升級力度,營造一流發展環境,提升食用菌國際市場品質,將河南食用菌供應鏈延伸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關鍵詞: 食用菌; “一帶一路”; 河南省; 出口貿易; 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 S646.1+4;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1)04-136-05

Abstract: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total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accounts for more than 75% of the world. During this period, Henan's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edible fungi continued to rank first in China.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cost in Henan,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related polic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have formed favorable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s edible fungus export trade;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planning and being weak in the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factory development, Henan edible fungi still have the problems of single variety, single structure and too concentrated market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highlighting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 completing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nd the provinces resource advantage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edible fungi export supply chain, as well as enhancing efforts to promo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creating a first-class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edible fungu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extending the Henan edible fungus supply chain to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Key words: Edible fungi;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Henan province; Export trade; Supply chain

進入21世紀以來,食用菌在日益豐富百姓餐桌的同時,已悄然成為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利器。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數據表明,2001—2018年,中國食用菌產量由876萬t上升到3789萬t,年均增長率為9%,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總產量占全球75%以上,在國際市場長期穩居第一[1]。其中,河南是我國食用菌第一大省,連續15年產量、產值、出口量居全國第1位[2]。食用菌也是河南出口貿易重要的商品之一[3],2018年河南農產品、蔬菜的貿易順差額分別為81.33億元、98.85億元,食用菌占河南蔬菜出口的80%以上[4]。河南食用菌出口對河南農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實現農產品貿易順差發揮著重要的支撐性作用。

1 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現狀

1.1 發展快、體量大,貢獻大

依據鄭州海關統計數字測算,2009—2018年河南食用菌出口年均增長率為41.2%,除2012年因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引起出口市場回落,其余年份一直在不斷創出新高,尤其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更是勢頭強勁,出口額平均每年以超過12億元的增長在高位攀升。2018年河南省食用菌出口達86.13億元,占同年河南省農產品出口總值的50.95%,呈現出發展快、體量大,以及對河南農產品出口貢獻大的特點。2009—2018年河南農產品與食用菌出口主要數據詳見表1。

1.2 品類、品種集中度高

目前鄭州海關對食用菌出口的統計主要分為鮮或冷藏菌類、干菌類和加工菌類三大類,并細分有鮮活冷藏的傘菌屬蘑菇、鮮或冷藏的香菇、鹽水的其他傘菌屬蘑菇及塊菌、干傘菌屬蘑菇、干木耳、干銀耳、干香菇、其他制作或保藏的蘑菇及塊菌等十多個品種。依據表1的數據,在食用菌出口品類上,2014年以前河南干菌類產品在食用菌出口中占比到達95%以上,甚至接近100%;2014年以后加工菌類產品的出口比例有所增加,干菌類產品在食用菌出口中的占比有所減少,2016年干菌類產品占比為79.49%,是10年間的最低點,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干菌類產品仍以八成的優勢占據河南食用菌出口市場,是河南食用菌出口的最大類別。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干菌類的干香菇以超過50%的市場份額一直是最大的出口品種。同時,從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河南香菇年產量為289萬t,占全國香菇產量的27.69%,河南香菇生產規模全國最大,這為香菇產品的出口創造了條件。2018年河南干香菇年出口額達64.37億元,占所有河南食用菌產品出口的74.74%??梢?,干菌類產品在河南食用菌出口品類中處于主導性地位,干香菇在出口品種中獨占鰲頭。

1.3 出口市場集中明顯

從地理區域來看,長期以來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從戰略市場來看,河南食用菌出口市場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依據2009—2018年鄭州海關統計數據,通過整理與分析(圖1),得出結論:2010年是河南食用菌出口的起升點,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河南食用菌出口“一帶一路”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18年以84.68億元(X2)的出口額實現98.32%市場占比(X2/X)。在河南食用菌“一帶一路”市場中,東南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中國香港)市場份額最大,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在77%以上。其間,2016年河南食用菌在東南亞主要市場份額較2015年回落10%,但越南市場卻在2016年快速提升,從2016年的29.31億元增至2017年的39.27億元、2018年的47.67億元,使得河南食用菌對東南亞主要市場出口在2018年再創新高,出口額(X1)達到81.29億元,市場占比(X1/X)達94.38%。需要強調的是,2018年越南市場占河南食用菌出口市場整體的55.35%、河南“一帶一路”市場的56.29%??梢?,河南食用菌出口主要集中在以越南為主的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地區。

2 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的有利因素

2.1 資源優勢

2.1.1 自然資源優勢 從河南食用菌種植產地分布來看,西峽、盧氏、泌陽、嵩縣4個全國知名香菇產區主要集中在北緯33°香菇產區黃金線及兩側地區,良好的生態條件保證了河南食用菌的生產。以享有“西峽香菇甲天下”的西峽縣為例,該縣處于伏牛山腹地,海拔落差大,物種豐富;在氣候上屬亞熱帶向北溫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在資源上有林地面積26.4萬hm2,木質堅韌,森林覆蓋率達76.8%以上,這些都為香菇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優質資源支撐[5]。

2.1.2 生產成本優勢 近十幾年來我國東部、南部發達省份勞動力成本直線攀升,食用菌種植原料也在日趨緊張。而河南是農業大省,又是人口大省,目前河南省食用菌從業人員就有500多萬人[6]。從食用菌生產成本來看,河南省的勞動分配率為 0.51,遠低于全國 0.78 的平均水平[7],同時,河南每年7000萬t以上秸稈總量為食用菌種植提供了充足的基礎性保障[6]。因此,河南在發展食用菌產業方面的生產成本比較優勢日益凸顯,形成了南菇北移和東菇西移的局面。

2.2 政策推動

2.2.1 政府政策引領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河南食用菌走出國門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河南省政府不失時機,先后出臺《關于擴大農業對外開放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的意見》(2015年)、《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行動計劃的通知》(2016年)來促進河南食用菌出口發展,2017年河南省政府在《河南省“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更加明確了: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該省農業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建設黃淮海平原區、豫西北山區、南陽盆地和淮南區4個食用菌優勢產區和以南陽、三門峽為重點的食用菌出口基地,加快形成優勢特色互補、合作互利共贏的農業對外開放新局面。依據鄭州海關統計數據,2014年至2018年,河南食用菌走進的“一帶一路”國家由14個發展到25個,出口額由24.81億元提升到84.68億元。

2.2.2 精準扶貧助力 扶貧脫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河南把食用菌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作為脫貧攻堅、富民強縣的重要舉措。以中國優質香菇出口基地縣——盧氏縣為例,從2017年初該縣實施“金融扶貧﹢龍頭企業”發展戰略,由縣農商行向縣內的200多個合作社發放扶貧貸款,引領、組織6000戶貧困群眾發展香菇生產,并向2家規模企業投資數億元用于食用菌工業園和食用菌研發中心建設,此舉帶動了全縣近萬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當年縣內的9家企業實現了香菇出口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目標[8]。

2.3 科技賦能

河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到今天的如此規模,與食用菌技術的不斷突破、產研合作創新息息相關。河南省農科院自1984年創建河南省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后,相繼承擔了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的系列科技攻關和全省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等項目,并與全省食用菌科研系統、骨干企業協同攻關,在品種選育、栽培、加工、集成示范推廣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河南食用菌工廠化、規?;a的實現[3]。以河南省世紀香食用菌有限公司為例,在專家的指導下,依據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該公司建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珍稀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通過了24種產品有機產品認證并取得了河南省無公害食用菌生產基地認證,目前已成為集科研、培訓和生產、加工、銷售、進出口為一體的食用菌行業龍頭企業,食用菌產品遠銷到歐洲、南美、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9]。

3 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的制約因素

3.1 支持力度還不足

3.1.1 頂層設計缺位 盡管近些年河南在農業、農產品或食品政策中都有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或出口措施,但相比福建、山東等食用菌主產省份,河南缺乏促進食用菌出口產業的整體規劃,在管理機構設置、技術、人才、財政、金融、土地使用、園區建設、保險、機械等方面的政策對食用菌出口產業發展沒有全方位支撐,河南食用菌出口產業發展還存在小生產與國際大市場的突出矛盾。

3.1.2 科技帶動不足 菌種是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起點和基礎,專業技術和裝備技術是食用菌產品生產各個環節實現無縫對接的保證。但目前河南在高校、科研院所食用菌專業研究人員不足100人,科技研發力量相對薄弱,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高產優質菌種的培育還沒形成突破,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特征明顯,食用菌生產過程中生物育種技術、高新技術還未得到廣泛應用[10],以高產優質食用菌沖破國際貿易非關稅壁壘的局面尚需形成。

3.2 發展后勁還不足

3.2.1 工廠化發展滯后 當今發達國家食用菌的加工率達到75%,我國加工率只有6%[1]。河南2015年工廠化企業僅約占全國的6%,目前龍頭企業雖有9家(其中5家為生產企業,4家為加工企業),但整體上工廠化發展水平滯后的現狀尚未有實質性改變。以食用菌日產量為例,國內最大的生產企業日產量達580 t,河南最大的生產企業日產量為30 t,其間的差距一目了然[10]??梢哉f,河南食用菌龍頭企業少、知名品牌不多、品牌附加值低,造成河南食用菌出口常年以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為主,極大地影響了河南食用菌出口創匯能力和競爭能力。

3.2.2 單一問題突出 從上述對“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現狀”的分析中得知,在產品方面,河南食用菌出口品種單一(香菇)、產品結構單一(干菜、初級產品),存在加工水平低、產品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強的問題;在市場上,盡管河南食用菌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數量5年翻了一番,但增量最快的還是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出口市場高度集中的狀況更為突出,說明國際市場還沒有全面打開,市場風險相對加大。

3.3 境外因素

3.3.1 歐美日市場的非關稅壁壘 在貿易領域,綠色壁壘、貿易摩擦和市場競爭不斷升級,造成全球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嚴峻[11];在技術領域,食用菌工廠化的主要品種與核心技術仍掌控在發達國家手中,木腐菌、草腐菌分別被日本、美國壟斷,僅品種使用費河南食用菌企業每年要向日本、歐美支付逾 300萬元[12]。引進品種和技術代價的高昂,致使河南食用菌產品一直在低端徘徊,這是河南食用菌產品未能有效打開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

3.3.2 “一帶一路”市場潛力尚未完全挖掘 中亞地區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區段[13],有資料顯示,我國對中亞出口農產品中的食用蔬菜增長率最高,中亞五國對蔬菜貿易的需求潛力巨大,例如哈薩克斯坦蔬菜的自給量僅為20%左右[4]。但截至目前,從鄭州海關的統計數據得知,中亞地區僅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從河南進口了食用菌,吉爾吉斯坦的貿易量微乎其微,哈薩克斯坦一直也沒有突破0.5億元。由此看來,河南食用菌對“一帶一路”市場還需進一步開發。

4 促進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發展的建議

4.1 把握機遇,挖掘市場潛力

4.1.1 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大商貿、大流通 如今河南的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著力于服務“一帶一路”的現代物流體系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14]。其中,橫貫東西的中歐班列(鄭州),2019年實現全年開行1000班,并已形成了覆蓋歐洲、中亞、東盟和亞太(日韓等)的物流網絡[15];2020年1月“西峽香菇鐵??炀€中歐專列” 首趟開行后,每年將有4萬t西峽香菇通過鐵海聯運的方式,經青島港源源不斷地出口歐洲市場[16]。這意味著利用現代物流體系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的便利,可將河南食用菌供應鏈延伸到更多的“路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

4.1.2 把握國際食用菌產業轉移發展的有利時機 波蘭是歐洲食用菌最大生產國,主要依靠烏克蘭工人進行生產,2019年波蘭能源的總成本增加了約50%,再加上英國脫歐、烏克蘭工人人力成本的追加,波蘭食用菌產業舉步維艱[17];無獨有偶,國際市場上高端食用菌產地的日本,食用菌生產也面臨著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而日趨萎縮。這些意味著國際食用菌產業轉移即將來臨,河南食用菌產業可以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尤其是勞動力成本優勢,積極引入國際食用菌產業,推動河南食用菌產業國際化進程。

4.1.3 利用好“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文化認同性 “一帶一路”也是文化傳播和交流之路。中華美食和中華醫藥文化源遠流長,食用菌是“藥食同源”的佳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都有長期食用食用菌的飲食習慣,特別是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民眾對食用菌更加偏愛,做好食用菌飲食文化宣傳,引導目標市場消費者偏好,對進一步開拓“海上絲綢之路”市場、激活中亞“陸上絲綢之路”市場影響深遠。

4.2 突出地位,加強政策激勵

食用菌產業屬于典型的勞動、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要確保河南食用菌第一大省再上新臺階,政府要突出食用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全省統一布局,制定食用菌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促進食用菌出口行動計劃以及配套傾斜扶持系列政策。具體可采?。?/p>

4.2.1 加強食用菌出口供應鏈管理 一是梳理食用菌生產加工、農產品出口認證、出口檢驗與報關等環節,制訂追溯、規范食用菌出口標準化流程,提升食用菌產業標準化水平,增強河南食用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二是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食用菌國際交易中心,搭建食用菌國內、國外和線上、線下的跨境交易平臺。

4.2.2 加大研發推廣的投入力度 引進、培養、聯合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建設一流食用菌菌種研發和推廣團隊,重點支持食用菌良種、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產業分析等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做好高產優質菌種培育與推廣工作,填補優質菌的國際市場空白,打造國際化的河南食用菌品牌。

4.2.3 采取積極財政政策 一是食用菌生產應按國家關于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的有關規定執行。二是對食用菌產業集群化發展設立專項獎補資金,加大工廠化進程,提高精深加工能力,開發出干粉、脆片、飲料、菇精、菇鹽等各類產品,提高加工產品出口比例,改善目前出口產品單一、結構單一的現狀。三是推進農機化進程,實施菇農購機補貼、農民合作社保險補貼等,擴大食用菌出口生產能力。

4.2.4 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一是鼓勵土地流轉,滿足產業發展和出口基地建設需要。二是舉辦境內外展會或文化活動,開展“一帶一路”市場食用菌飲食文化宣傳和產品推介[18];二是制定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借助產業轉移的契機引進外商投入,促進國際食用菌產業的轉入,進而改善河南食用菌產業結構,加速河南食用菌產業供應鏈國際化進程。

5 結 語

當前,河南食用菌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出口量連續居全國第一,雖然建立了比較優勢,但在國際市場上仍以初級產品為主,并存在品種單一、結構單一、對于東南亞特定國家依賴性強的問題。為規避目前河南食用菌出口市場風險,走實走深 “海上絲綢之路”市場,促進河南農產品外向型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河南要充分把握好“一帶一路”帶來的契機,將食用菌產業和出口發展統籌化、戰略化,通過食用菌出口標準化流程的制訂和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食用菌國際交易中心來加強食用菌出口供應鏈管理;通過加大研發推廣的投入力度來開發優質菌種、打造國際化的河南食用菌品牌;通過河南的大交通、大樞紐來保證食用菌“陸上絲綢之路”的物暢其流;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產業工廠化進程、集群化發展,以提高優質菌品生產、改善出口產品結構;通過飲食文化傳播來提高目標市場對食用菌(特別是香菇)的認同性,以撬動中亞等新興市場;通過國際食用菌產業引進來深化供給側改革,生產出滿足歐美日等高端食用菌市場的優質菌品,從而實現河南由食用菌出口大省向出口強省轉變。

參考文獻

[1] 李玉. 食用菌產業研發還需更多關注[N]. 科技日報,2017-06-27(7).

[2] 李麗.河南穩居全國食用菌頭把交椅[N]. 大河報,2019-06-06(15).

[3] 孔維麗,胡素娟,宋志波,等. 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現狀及經濟效益分析[J]. 中國食用菌,2018,37(3):1-6.

[4] 石玫瓏.“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蔬菜國際貿易發展及成因研究[J]. 中國瓜菜,2019,32(9):70-75.

[5] 西峽香菇出口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R]. 西峽:西峽縣食用菌生產辦公室,2020.

[6] 張玉亭.建設食用菌產業強省的戰略思路與政策建議[R]. 鄭州: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17.

[7] 劉世偉,劉延光,張金雨,等. 河南省勞動力成本優勢研究[J]. 人才資源開發,2016(19):6-10.

[8] 河南:盧氏縣9家企業香菇出口超過7億元[EB/OL].[2018-01-16]. http://zixun.mushroommarket. net/201801/16/181630.html.

[9] 佚名.河南科技讓食用菌產業走更遠[J].鄉村科技,2018(16):5.

[10] 孔維麗,張玉亭,康源春,等. 河南食用菌產業由大省向強省轉變的思路與政策建議[J].中國食用菌,2018,37(5):75-80.

[11] 劉艷梅.中國食用菌產品出口貿易態勢及競爭力分析[J].中國食用菌,2019,38(4):1-4.

[12] 張輝,聞亞美,黨帥,等. 河南省食用菌產業地位及發展策略[J].中國蔬菜,2019(10):9-13.

[13] 丁存振,肖海峰. 中國與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國家農產品貿易特征分析:基于“一帶一路”戰略背景[J]. 經濟問題探索,2018(6):112-122.

[14] 高傳華. 提升中國樞紐經濟競爭力探討[J]. 區域經濟評論,2019(4):78-83.

[15] 王靜. 中歐班列(鄭州)實現年度開行1000班[N]. 河南工人日報,2020-01-02(7).

[16] 曹國宏.西峽香菇鐵??炀€(中歐)專列開通[N]. 河南日報農村版,2020-01-02(1).

[17] 波蘭蘑菇價格上漲的背后[EB/OL]. [2019-07-19]. http://zixun.99114.com/93309837_2.html

[18] 黨琳靜,趙景峰.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出口的貿易效率與潛力預測[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1):128-136.

猜你喜歡
出口貿易食用菌河南省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食用菌市場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場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場近期行情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問題分析
試論棋例裁決難點
杞人憂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