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2016-10-21 07:42唐園園
經營者 2016年12期
關鍵詞:出口貿易轉變優化

唐園園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中國的對外貿易獲得了顯著的發展。在改革開放至今的三十多年中,對外貿易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轉變,而產業和出口商品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個國家的要素豐裕度格局為基礎的。因此,本文基于要素稟賦論,引出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歷程,并淺析我國當前對外貿易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進而指出需要持續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采取措施積極應對貿易摩擦等策略,以保持貿易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實現對外貿易的升級和優化。

關鍵詞 要素稟賦 轉變 出口貿易 優化

一、我國對外貿易方式轉變歷程

1986年之前,我國資源相對豐富,而技術設備水平則極其低下,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原材料和農副品等初級產品,以原材料經過簡單的加工而成的資源密集型產品成為主導,其出口額占到全國總出口額的55%以上,整體上處于以資源換外匯階段。

到1986年以后,通過以資源換取設備技術戰略的一定時期的積累,我國出口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占有度隨之贈大,工業制成品逐漸取代初級產品的主導地位,出口品主要為紡織服裝,標志著我國進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導的新階段。在此階段有一個標志性的拐點是在1981年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占到了53.5%,首次超過了初級產品,但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的結構才真正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

縱觀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的變化歷程,經歷了從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到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再到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的一系列過程。而從2004年至今,我國還在不斷地實現產業布局的升級,在保護資本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的同時,逐步向技術知識密集型產品邁進,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推動我國從低附加值的加工裝配向高附加值的研發設計轉變,改善貿易條件。

二、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及問題

(一)進出口貿易規?,F狀

我國的對外貿易總額呈現出不斷增大的趨勢。尤其是在加入世貿組織(WTO)以后,進出口貿易更是飛速發展,進出口同比增速在2003年達到最高,為37.1%,進口同比增速也在2003年達到最高,為39.9%,而出口同比增速在2004年達到最高,為35.4%。除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致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對外貿易總額下滑。而2015年較2014年下降7.0%,導致進出口雙降的因素主要是外需低迷,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國際經濟總體復蘇乏力,全球的對外貿易進入深度調整期。但總體而言,我國的外貿出口仍具有較強的活力,貿易條件進一步改善,國際市場份額繼續擴大。

(二)初級產品與工業制成品的發展

圖1結合了1994~2014年的二十年的數據,從總體趨勢可以看出,初級產品的比重在不斷下降,2004年以后,初級產品與工業制成品的差額迅速擴大。工業制成品的貿易總額呈現快速發展趨勢,而初級產品一直是以一個穩定平穩的狀態在緩慢增長。結合數據分析,初級產品的比重由1990年的25.6%,下降到2000年的10.22%,最后下降為2007的5.04%,達到了近二十年的最小值,在之后的幾年中,都維持在5.5%左右,呈現微小的波動。

(三)加工貿易發展迅速,產業布局不斷優化

我國的加工貿易自1980年以來,三十多年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加工貿易成了我國對外貿易中的主要貿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我國的要素豐裕程度。由于我國是勞動要素豐裕國,比較成本、地理政策等優勢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外貿的發展,貿易對象主要集中于西方國家,并且積累了大量的貿易順差。從加工貿易增長率來看,在大多數年份中,都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長率,超過了我國的總體水平,對我國的出口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隨著加工貿易企業的不斷調整和適應國際環境,我國的加工貿易也從簡單的加工向深加工配套轉變,并逐漸向設計加工、外包一體化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的加工貿易所占比重增大,產業布局在不斷地轉型升級。

三、我國對外貿易應對策略

(一)持續推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首先,政策上要為加工貿易產業的轉型和拓展提供空間,使企業有資本和能力向全球產業價值鏈“微笑曲線”的上下游(即兩端)傾斜,加大競爭力度,提生產品的附加值和利潤空間,從而延長加工鏈條,促進產業鏈結構的升級。其次,要統籌國內國際的資源和市場,對內充分發揮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促進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形成產業鏈一體化的對外加工貿易體系,在鞏固傳統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協調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對外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拓展新興市場,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最后,要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彌補加工貿易企業高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的缺失,在每一個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都擁有高級人才的支持,才能促進勞動要素稟賦比較優勢的轉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二)提高自主研發和創新水平,健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

現階段我國處于勞動力資源充裕,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但高新技術人才相對匱乏的要素稟賦局勢。由于技術結構也受到要素稟賦結構的影響,因此,我國應該基于本國的要素稟賦格局引進適合的國外先進技術。在引進的同時,企業要加強對先進技術吸收消化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新,從而提高我國的創新水平。另外,政府需要健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建立行業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制度,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自主創新。從企業層面來講,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應切實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加大對自主研發的投資力度,增強創新意識。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內外的科技機構和高校研究所的資源,加大互利合作,從而改善目前自主創新水平相對落后的局面。

(三)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為緩解對外貿易摩擦,我國要積極運用救濟措施,有效地解決貿易爭端。首先,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以維護我國自身的合法權益。積極參加多邊談判,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推進全球的貿易自由化,努力尋求合作實現雙贏,給我國的外貿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加大我國對外的直接投資,鼓勵企業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從而協調外國直接投資和我國對外投資兩者之間的不平衡,建立利益共享的機制,緩減同其他國家之家的貿易摩擦。最后,深化體制改革,建一個比較完善的外貿法律體系,嚴格市場準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健全市場經濟體制,消除可能引起對外貿易摩擦的體制因素,提升我國國際經濟地位,避免貿易摩擦。

(作者單位為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 國際經濟學(第10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 趙春明,張群.要素稟賦演進與我國對外貿易方式的轉變[J].世界經濟與貿易.

[3] 邱偉茜.我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問題[J].山東社會科學,2013.

[4] 朱珍.論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3.

猜你喜歡
出口貿易轉變優化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問題分析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我國出口貿易中B2B電子商務出口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