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2例創傷性脊髓損傷住院患者流行病學分析

2021-06-06 04:18鈕晟佳周青青張大偉
保健文匯 2021年11期
關鍵詞:脊髓年齡段流行病學

文/鈕晟佳,周青青,張大偉

全球范圍內,創傷性脊髓損傷(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的年發病率為23.7~60.6/百萬[2]。TSCI不僅會引起患者的功能殘損[3],甚至影響到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TSCI的流行病學分析有助于對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的防治,并為TSCI患者進行專業的應急急救、護理治療等策略提供參考依據。本研究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的422例住院的TSCI患者進行回顧性流行病學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檢索蘇州市三甲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康復科以及骨科住院患者的病案號,翻閱患者病史,篩選病例,排除診斷不明、病史記錄不明確的病例,共納入422例TSCI患者。搜集的數據包括:患者損傷的年份、年齡、病因、性別、脊髓損傷部位、ASIA分級。

1.2 研究方法

損傷原因分類為:車禍、高處墜落、重物砸傷、摔倒、運動損傷和其他。將此類損傷原因歸為摔倒:平地摔倒或滑倒,在低于1m的臺階上摔倒,記錄不明確的歸為其他。脊髓損傷部位:頸段為頸l~8,胸段為胸1~12,腰骶段為腰l以下[4]。脊髓損傷程度根據美國脊髓損傷協會(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制定的ASIA 殘損分級進行分類[5]。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部分計數資料計算百分比。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共422例創傷性脊髓損傷患者,從2015、2016、2017、2018、2019年的患者分別為72例(17.1%)、79例(18.7%)、100例(23.7%)、94例(22.3%)、77例(18.3%)。其中男性321例(76.1%),女性101例(23.9%)。年齡最小11歲,最大90歲,平均51.1±14.2歲。

2.2 損傷年齡

(1)最易發生損傷的年齡段為50~59歲(27.3%),其次為40~49歲(23.0%),第3位是60~69歲(20.1%),之后依次為30~39歲(12.6%),70~79歲(7.1%),20~29歲(6.9%),≥80歲(1.7%),10~19歲(1.4%)。

(2)10~49歲年齡段最主要的損傷原因是高處墜落,50~79歲的為車禍,≥80歲的為摔倒。見圖1。

圖1 各年齡段損傷原因分布圖

2.3 損傷原因

(1)占比最大的損傷原因為車禍(37.4%),其次為高處墜落(31.5%),第3位的是摔倒(20.1%),之后依次為重物砸傷(6.6%),其他(3.3%)和運動損傷(0.9%)。158例車禍患者中,和電瓶車相關的車禍59例,占比37.3%。

(2)不同性別損傷原因的情況

男性在各個損傷原因中均多于女性。其中高處墜落差異明顯,男性111例,女性22例。而摔倒的比例最為接近:男性54例,女性31例。見圖2。

圖2 不同性別的損傷原因人數及占比分布圖

2.4 脊髓損傷部位

從總體上,最易發生損傷的是頸段(69.4%),其次為腰骶段(17.8%)。頸段始終是最易發生的損傷部位,胸段和腰骶段分布互有高低。

2.5 損傷情況

患者ASIA分級以D級(52.1%)為主,其次為C級(28.7%)。A級患者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見表1。胸段損傷的患者以A級為主,頸段和腰骶段損傷的患者以D級為主。見圖3。

圖3 不同損傷節段與ASlA分級的人數及占比分布圖

3 討論

近年來,TSCI患者的平均年齡在不斷增長,尤其在發達國家,這種情況越發明顯[6]。在挪威2012-2016年的統計中最易發生TSCI的年齡段為60~74歲[7]。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都在面對的一個嚴峻問題。而本研究TSCI的平均年齡為51.1歲,且最易發生損傷的年齡段為50~59歲,且有增長趨勢。摔倒在70~79歲人群中的損傷原因中占第2位,是>80歲的首位致病因素。針對這一現象:(1)首先要提高對這一人群的關注度,加強對老年人的宣教,合理補充鈣質,適當進行運動鍛煉,研究表明:治療性鍛煉計劃可以降低社區中老年人的跌倒率和跌倒人數[8]。(2)很多老年人是在家中摔倒的,因此改善家庭的設計也應該考慮安全性。(3)對老年脊髓損傷患者在進行手術或者康復治療時提出針對性地方案。

本研究的主要致傷原因是車禍,與我國北京2013-2019年的主要致傷原因一致[9]。針對這一現象,要加大交通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嚴禁酒后駕車、闖紅燈的行為,必須系安全帶,加強全民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意識。本研究顯示和電瓶車相關的車禍占比35.9%,應嚴禁非法改裝、拼裝非機動車,嚴查酒后駕駛,強制佩戴頭盔。

本研究的男、女比例為3.2:1,說明仍然是男性的社會活動多于女性,特別是高體力、高危險的工作[10],高處墜落的差異最為明顯。而女性較易發生骨質疏松,因此摔倒的比例最為接近。

最易發生損傷的是頸段,由于頸椎退行性,椎關節強硬,后縱韌帶骨化等,使得較小的外力便能引起較大的損傷[11]。而且,頸椎相對活動范圍大,沒有保護措施的話,在發生車禍的瞬間比較容易發生頸髓損傷[12]。本研究也顯示頸段是車禍最容易發生的損傷部位。因此在騎行過程中佩戴頭盔顯得非常重要。

受現階段的醫療技術所限,脊髓損傷極難治愈,重在預防。通過對TSCI的流行病學分析,可以提高全民對于TSCI損害的重視[13]。需針對不同人群、病因等導致的不同損傷部位和損傷程度等制定針對性的策略。從而為防治TSCI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并為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供一定的依據[14]。

猜你喜歡
脊髓年齡段流行病學
人工3D脊髓能幫助癱瘓者重新行走?
脊髓電刺激新技術讓癱瘓患者恢復運動能力
不同年齡段妊娠早期婦女維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小兒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及預防分析
兒童不同年齡段呼吸疾病與中醫體質關系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獼猴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裝置的研制
兒童醫院臨床分離多重耐藥菌的流行病學分析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