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救治中多學科協作模式的應用效果

2021-06-07 09:04李丹琴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4期
關鍵詞:急診室溶栓缺血性

李丹琴

(佛山市中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0 引言

缺血性腦卒中是急診室一種常見的急危重癥,該病的臨床癥狀表現主要為昏厥、四肢乏力、頭暈頭痛以及偏癱等。時間窗內實施靜脈溶栓治療是救治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最有效的方法[1]。但由于部分醫療機構急診流程尚不完善,造成各大科室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使得患者送到醫院診治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溶栓的時機,針對這種情況就需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對縮短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救治時間[2]。本次將我院收治的80 例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旨在探討探討急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救治中多學科協作模式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根據我院急診室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前后將其分為兩組,實施前36 例(對照組)與實施后44例(觀察組。觀察組:男性20 例,女性16 例,年齡55-83 歲,平均年齡(64.23±5.77)歲。對照組:男性26 例,女性18 例,年齡55-84 歲,平均年齡(64.52±5.57)歲。兩組男女比例、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相關診斷標準;②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③精神正常,能夠有效配合治療;④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次研究知情并批準進行。

排除標準:①存在靜脈溶栓介入治療禁忌癥;②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控制不良者;③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嚴重并發癥。

1.2 方法

急診室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對照組):由120 將患者送入我院,抑或是患者自行入院,首先由急診護士分診,急診醫生對其病情狀況實施初步評估,并囑咐護士快速對其建立靜脈通過,做抽血處理;家屬在繳納費用后,及時預約各項相關檢查,主要包括影像學檢查、心電圖檢查以及血液標本檢驗等;在等待檢查結果過程中應對患者病情狀況加以評估,并明確評估,并作出相應的救治決策,通過神經內科接受患者,并協助將其轉入該科室;而后將患者的病例資料交接給神經內科醫生,并告知家屬需要對患者實施溶栓治療,經同意后予以靜脈溶栓治療。

急診室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后(觀察組):①由我院120急救團隊將患者接回我院,在途中及時對具體狀況進行識別,以電話或是網絡的形式及時通知院內急診室相關醫護人員做好相應的急救準備。②到達醫院后由院內急診室意識對患者病情狀況進行評估,詳細詢問其疾病史,全面實施體格檢查,并在10min 內開好CT 檢查單;急診室相關醫護人員協助其在30min 內完成CT 檢查。③患者應保持絕對臥休息狀態,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予以吸氧治療,同時建立相應的靜脈通路,檢測其血糖水平;急診室護士還應該確保其呼吸道保持通暢狀態,昏迷患者應取側臥位,必要時應予以氣管插管治療,隨時做好搶救準備;如若患者存在顱內壓升高、惡心嘔吐、疼痛等情況,應予以控制血壓處理,及時予以降壓藥物治療,并進一步完善生化和血液檢查、頭顱CT 檢查,必要時需要實施頭顱MRI 檢查。請影像科、急診室、神經內外科等進行會診,并根據檢查結果作出相應的診療決策。④CT 檢查結果提示為缺血性腦卒中,根據患者發病時間作出相應的方式治療,發病時間超過4.5h,且年齡>80 歲,或是<18 歲,無溶栓指征者將其收入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發病時間低于4.5h,且年齡在18-80 歲范圍內,無溶栓禁忌癥者,經患者家屬同意后實施溶栓治療,溶栓治療主要是予以其尿激酶(南京南大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2023290)溶解于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 中,對其實施靜脈滴注治療,滴注時間控制在60min 內。

1.3 觀察指標

統計實施前后患者入院至溶栓時間(DNT)、入院完善各項檢查時間以及60min 溶栓情況,應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神經損傷情況及隨訪觀察一年內生活質量狀況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 22.0軟件分析,t檢驗與χ2檢驗,P<0.05 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 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救治時效性及60min 內溶栓率比較

觀察組入院至溶栓時間(DNT)、入院完善各項檢查時間均相較于對照組更短(P<0.05);觀察組60min 內溶栓率相較于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救治時效性及60min 內溶栓率比較()/[n(%)]

表1 兩組救治時效性及60min 內溶栓率比較()/[n(%)]

2.2 兩組不良心血管時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NIHSS 評分及一年內ADL 評分均相較于對照組更優(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心血管時間發生率比較(,分)

表2 兩組不良心血管時間發生率比較(,分)

3 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又稱之為腦梗死,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急性的腦血管疾病,導致腦卒中的原因是腦部血管因血液阻塞或是血管破裂,而無法正常流入大腦,腦組織因血液供應障礙而引發的腦組織損傷[3]。該病是現代社會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一旦發病癥狀常表現為言語不清、一側肢體無力以及流口水等,更甚者會有意識不清的情況發生,這些癥狀表現部分是可逆的,但對于腦組織損傷則是不可逆的,由于病情進展較快,致死率、致殘率極高。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現代醫學技術的持續進步,腦卒中的救治率也在不斷提高,時間窗內靜脈溶栓治療是臨床上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但就現目前急診室現狀看來,其急救流程各項環節中部分科室仍存在缺乏有效溝通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患者的救治時間。鑒于此,尋找一項有效的急救模式縮短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救治時間顯得至關重要[4]。

臨床認為早期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診斷,并有效縮短干預時間,在時間窗內實施靜脈溶栓治療時改善其與預后的關鍵所在,以往傳統的急診流程通常在實施急診出診、神經內科會診、實施相關檢查、患者家屬決策等多個環節存在嚴重耽誤時間等問題,因此嚴重延誤了治療時間窗,患者未得到及時的搶救,進而導致腦組織受損,對預后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表明,以急診科為主導,影像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檢驗科等多個科室輔助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可以對腦卒中患者病情狀況進行快速識別,進而在對其危險程度進行封層,并在短時間內作出相應的決策進行處理,利于改善患者預后[5]。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觀察組入院至溶栓時間(DNT)、入院完善各項檢查時間均相較于對照組更短(P<0.05);觀察組60min 內溶栓率相較于對照組更高(P<0.05),說明在多學科協作模式下,可以有效縮短各項檢查所需時間,促使患者能早期得到靜脈溶栓治療,進而縮短了入院至溶栓時間、并提升了60min內溶栓率。觀察組NIHSS 評分及一年內ADL 評分均相較于對照組更優(P<0.05),則提示多學科協作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避免其腦組織受損,確保神經功能的完整性,利于并請盡早恢復。

綜上所述,急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救治中多學科協作模式的應用效果明顯,不僅能提升急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救治時效性,還能避免其腦神經損傷,提升預后,改善其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急診室溶栓缺血性
病人來啦,快搶救
基于“乙癸同源”理論辨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動靜脈聯合溶栓及機械取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
對在急診室接受治療的急性胸痛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
杜蛭丸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急性腦梗死動脈溶栓治療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前急診生化與溶栓后早期轉歸及預后的關系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打的
仙鹿活骨丸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