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比分析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療效果差異的影響

2021-06-07 09:04倫桂枝王本艷胡怡群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4期
關鍵詞:丙型肝炎抗病毒依從性

倫桂枝,王本艷,胡怡群

(東莞市人民醫院紅川病區,廣東 東莞 523000)

0 引言

丙型肝炎是一種慢性感染疾病,作為病毒性肝炎的一種,慢性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有較大的差異,其發病的隱匿性較強,多數患者不會出現突出的癥狀,且病情的發展較慢,因此在臨床上有著較高的漏診率。對慢性病型肝炎的治療過程中,當血清確診為HCVRNA 陽性時,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當前常用的方案主要是利巴韋林聯合長效干擾素,而其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和護理工作的質量有較大的關聯。在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進行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飲食、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指導,能夠提高患者對丙型肝炎的了解,促進患者心理狀態的調整,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即分析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療效果差異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80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隨機抽簽法均分兩組,各40 例。參與研究的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經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參照組男女比例為26:14,患者年齡在42-71 歲之間,平均(56.84±14.84)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7:13,患者年齡在43-72 歲之間,平均(57.21±14.79)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資料的對比上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主要從用藥、飲食、心理等方面進行指導。研究組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2.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

由專業科室的醫生及心理專家等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主要包括基本的語言溝通技巧、肢體技巧等,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如何處理,在不同階段如何和患者及家屬溝通等,同時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在和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需求,并根據患者的表述對其疾病情況、健康知識了解情況等,以便對其進行科學的護理方案規劃。

1.2.2 加強和患者的溝通

在治療過程中,加強和患者的溝通,向其強調治療的積極意義。在和患者的溝通過程中對其需求進行分析,和患者建立和諧的關系,了解患者的接受能力等。

1.2.3 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

根據對患者的評估情況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丙型肝炎的病因、癥狀、發展、傳播、治療等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指導患者正確服藥飲食,強調堅持治療對患者的積極意義,提醒患者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記錄,以便患者之后的復查[2]。

1.2.4 加強隨訪工作

在患者出院后加強電話隨訪工作,在患者出院后的首月,每周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首月后加強護理的頻率,聽取記錄患者的異常飲食及癥狀等,分析解決患者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并對患者下次的隨訪及復診時間進行確定。

1.2.5 加強心理護理

在護理及電話隨訪的過程中,要明確患者的心理問題,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指導,調整患者的狀態,在溝通的過程中要保持溫和的態度,對患者表示出的困惑、恐慌、焦慮等情緒進行安撫,逐步建立密切的護患關系。在患者表現出信任后,鼓勵患者對自身的內息情感和需求等進行表述,和患者焦慮消極情緒的緩解方式,同時通過以往的成功案例經驗及失敗案例經驗等分析,向患者介紹如何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比如可以和護理人員、病友、家屬等傾訴自己的情感,通過深呼吸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對于不愿出口的話,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進行抒發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的癥狀應對評分及抑郁情緒評分,對比兩組護理后對治療的依從性。

判別標準:使用癥狀評分應對表對患者應對情況進行評估,分數越高患者應對能力越高。

使用抑郁評分表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分數越高抑郁程度越嚴重。

使用依從性調查表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行為進行評估,依從患者所占比例為治療依從性。

1.4 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資料使用SPSS 19.0 軟件統計處理,卡方檢驗中等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t檢驗中計量資料以均數±平方差表示,對比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癥狀應對評分的變化

兩組護理前癥狀的應對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應對評分均有所提高,研究組評分高于參照組,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癥狀應對評分的變化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癥狀應對評分的變化對比()

2.2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抑郁狀態評分

兩組護理前抑郁狀態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評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組較參照組評分低,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狀態評分的對比()

表2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狀態評分的對比()

2.3 對比兩組對治療的依從性

研究組經護理后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參照組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3 所示。

表3 兩組對治療的依從性對比[n(%)]

3 討論

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發的,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和傳染率,于乙型肝炎不同,丙型肝炎缺少突出的癥狀表現,僅表現為腹脹、疲勞、食欲不佳等,因此漏診率較高[3]。在對丙型肝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當前的標準方案是利巴韋林聯合長效干擾素PEG-IFNα,其治療的效果和患者接受的護理措施有著較大的關聯[4]。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用藥、飲食等方面,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其應用效果不佳,而采取優質護理措施,能夠較好的促進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即對比兩種護理措施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癥狀的應對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應對評分均有所提高,研究組評分高于參照組;兩組護理前抑郁狀態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評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組較參照組評分低;研究組經護理后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參照組高,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在接受優質護理后,患者對于癥狀的應對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自身的抑郁情緒顯著緩解,和護理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對治療的配合程度加強,對臨床治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結合以往的資料文獻記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了解程度不足,加之自身存在較重的消極情緒,對治療缺乏依從性,而應用優質護理措施,首先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技能和素養,在溝通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能夠讓患者有更全面的疾病治療知識,提高其自身的護理能力,減少由于認知不足等導致的抑郁等情緒,讓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建立和諧親密的關系,保證其治療依從性的提升,促進治療的效果[5]。除此之外,在護理工作中加入了延續護理,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對患者后期的治療情況和病情變化等進行動態的了解和記錄,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情況等,指導患者對自身生活習慣等進行更加科學的規劃調整。根據隨訪結果對患者預后效果進行評價,提醒患者按時進行復診,給予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療[6]。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做好和患者的語言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對患者的情況進行了解和指導,還能夠改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主觀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療過程中使用優質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對癥狀的應對能力和依從性,降低患者的抑郁情況,讓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有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丙型肝炎抗病毒依從性
圍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是關鍵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基于全科醫生丙肝認知現狀探索基層丙肝消除策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黃金48小時
乙肝病毒攜帶者需要抗病毒治療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中藥藥學服務對患者依從性的干預作用研究
丙型肝炎的最新傳播途徑與預防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