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布司他治療高尿酸血癥效果觀察

2021-06-09 01:49李春雷王士朋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關鍵詞:丙組布司痛風性

李春雷,王士朋

(張家口市第二醫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0 引言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由于患者嘌呤代謝紊亂,進而引起血清中尿酸含量明顯升高的疾病。血清尿素升高會引起機體上一些疾病如痛風、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等[1-2],所以將尿酸控制在安全范圍內是防止這類疾病產生的重要條件。目前市面上控制尿酸的藥物是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因為藥物結構不同分為兩類,有代表性的藥物分別是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別嘌醇由于會對腎臟產生損害,在臨床應用上使用受到限制[3-4],而非布司他耐受性好,可用于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被人們漸漸接受[5]。本研究通過血清尿酸(SUA)、尿素(UREA)、肌酐(Scr)、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等指標評價非布司他治療高尿酸血癥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患者均為2017年5月到2020年10月到張家口市第二醫院門診及住院處治療的高尿酸血癥患者121例。甲組男37例,女3例,平均年齡(56.21±6.04)。乙組男38例,女1例,平均年齡(55.81±8.04)。丙組男40例,女2例,平均年齡(60.23±7.12)。納入標準:滿足《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6]中相關診斷標準;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正常者,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所有患者入組后分別采集靜脈血2份,每份3mL,一份置于肝素鈉抗凝管中用于分離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另一份置于促凝管中用于檢測SUA、UREA、Scr。

甲組:口服非布司他(江蘇萬邦,國藥準字H20130058),40 mg/次,1次/日。乙組:口服非布司他(規格同上),80 mg/次,1次/日。丙組:口服別嘌醇(浙江海正,國藥準字H33020771)治療,100 mg/次,3次/日。12周后再次采血進行檢測。

1.3 檢測方法

清晨空腹抽血,3000r/min離心5min,分離血清,測定血清SUA、UREA、Scr水平,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檢測。采用Western blot進行NLRP3、Caspase-1蛋白檢測。提取待測標本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總蛋白,用BCA法測定其濃度后進行SDS-PAGE 凝膠電泳、轉膜和免疫反應,之后采用ECL化學發光試劑顯色,放入凝膠成像儀中曝光,采用Gel-Pro分析軟件對顯影條帶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進行統計分析。

三組組間治療前后、差值比較,符合正態分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統計,不符合采用秩和檢驗。治療前、后及兩兩之間比較符合正態分布采用獨立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采用秩和檢驗。三組不良反應比較采用多樣本χ2檢驗。

所有的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認為差別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指標變化

通 過 獨 立t檢 驗 三 組 治 療 前、后SUA、Scr、UREA、NLRP3、Caspase-1對比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0.05)。通過方差分析,治療前三組間SUA、Scr、UREA、NLRP3、Caspase-1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三組間SUA、Scr、UREA、Caspase-1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NLRP3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指標比較

2.2 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用藥不良反應有皮疹、胃腸道反應、誘發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等。三組中甲、乙、丙三組都發生了胃腸道反應,乙組是唯一發生皮疹的,但也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頻次最少的。而丙組胃腸道反應與誘發痛風性關節炎頻次都是最高的(見表2)。

表2 3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高尿酸血癥是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過少引起的疾病,多數無癥狀,一旦發作會引起痛風關節炎,給患者帶了極大地痛苦[7],且高尿酸與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等的發病密切相關[8,9]。

非布司他和別嘌醇都是臨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藥物,雖然兩種藥物都具有降尿酸作用,但是別嘌醇易失效且不良反應較大,而且別嘌醇對腎臟會造成損傷[10],所以現在患者多選擇不良反應較小的非布司他。本研究發現在降尿酸效果上,三組均達到了降尿酸的作用,但乙組效果要明顯好于甲組,也優于丙組。在降低肌酐效果上丙組效果最好,甲組和乙組效果相近。在降低尿素效果上也是丙組效果最好,乙組效果最差。近年來有許多Caspase-1經典炎性小體在痛風性關節炎中作用的研究,Caspase-1屬于炎癥型,在固有免疫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可通過與炎性體結合而發生激活,從而加工IL-1b和IL-18等炎癥因子使其成熟并釋放,在炎癥反應中起著核心調控作用。Caspase-1是唯一可以剪切IL-1b和IL-18前體產生活性細胞因子的Caspase,一般在機體出現炎癥反應時才會產生數值變動。NLRP3是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家族中的一員,是固有免疫識別受體之一。NLRP3炎癥小體是一種細胞內多蛋白復合物,作為炎癥反應關鍵的調節及轉錄因子,可誘導促炎因子的活化和釋放;還能通過識別細胞內外的危險信號,釋放促炎因子,誘發細胞焦亡。NLRP3、ASC和Caspase-1形成NLRP3經典炎性小體,參與炎癥反應的調控。一般情況下只有機體產生炎癥反應,NLRP3和Caspase-1才會產生變化,但本研究發現在機體尿酸水平偏高,但尚未達到痛風性關節炎水平時,NLRP3、Caspase-1數值明顯降低,但根據其他研究可知,一旦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Caspase-1與NLRP3會應激性升高[11-13],所以說這兩個指標對預測是否會發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一定作用。Caspase-1在三組治療后數據也是有差異的,乙組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好于甲組,也優于丙組。而NLRP3三組治療后并未出現組間差異。綜合以上結果可以看出,乙組的治療效果是三組中最優的。

從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看我們可以發現,誘發關節炎發作與胃腸道反應發生率最小的是乙組,但是只有乙組有皮疹的發生。丙組誘發關節炎發作與胃腸道反應在三組中最為嚴重。

綜上所述,非布司他與別嘌醇均為有效與安全的降酸藥物,但非布司他的效果與安全性好于別嘌醇,且非布司他80 mg/次,1次/日的服用方式最佳。

猜你喜歡
丙組布司痛風性
不同劑量非布司他對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影響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
探討非布司他治療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
非布司他的上市情況和新劑型研究進展
四黃散外敷聯合平衡罐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
基于“開玄府,通絡脈”理論探討風藥泄濁化瘀在痛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
誰的力氣大
彝藥“我思”治療痛風性關節炎6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