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

2021-06-10 01:54王秀麗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

王秀麗

摘要:目的:探究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各50例,參照組采用Gn RH-a治療,實驗組采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方法,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疼痛評分(VAS)、性激素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治療效果、疼痛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討論: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應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減輕患者身體不適,確保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臨床中十分常見,高發于育齡婦女群體中,該疾病主要是指內膜細胞生成于婦女體內異常部位,進而引發的一種婦科疾病[1]。據資料統計,有18%婦女在絕經前后患有此病,具體癥狀表現為性交痛、盆腔疼痛、不孕不育及經期疼痛等。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常用藥物有免疫調節劑、芳香化酶抑制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孕酮受體調節劑等[2]。本研究旨在探究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各50例。實驗組年齡21~46歲,平均(31.37±6.39)歲;囊腫直徑(3.85±1.84)cm;卵巢子宮內膜樣囊腫28例,單純盆腔內膜異位癥22例。參照組年齡22~48歲,平均(31.39±6.37)歲;囊腫直徑(3.92±1.68)cm;卵巢子宮內膜樣囊腫25例,單純盆腔內膜異位癥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所有患者一年內均不存在備孕或生育計劃,平時生活中伴有月經不調、性交痛、盆腔疼痛、痛經、不孕不育等不適。本試驗展開前,已做足充分準備工作,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婦女,以及精神障礙者。所有患者經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無用藥禁忌情況;所有患者與家屬對試驗均知曉,自愿參與并前提簽訂相關書面文件。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要嚴格遵循醫囑,禁止性生活,處理好私處衛生清潔,勤換內衣內褲,加強對自身疾病了解,做好生活指導。

參照組采用Cn RH-a治療,于患者經期2~4 d內往皮下注射促性腺釋放激素激動劑,1次3.75 mg[3],1個治療周期為27 d,持續治療6個周期。

實驗組在月經周期第5天嚴格遵醫囑服用復方口服避孕藥,1天1片,持續用藥3周;停藥1周后開始下一輪藥物服用周期,具體做法參照上一輪周期。1周期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9個療程[4]。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服藥前后疼痛程度,依據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痛經、性交痛和盆腔痛。(2)觀察兩組用藥期間惡心、嘔吐、乳房脹痛、陰道出血、性交痛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3)比較兩組性激素情況和臨床療效。性激素指標包括FSH(卵泡刺激素)、LH(促黃體生成素)、E2(雌二醇)。

臨床療效包括治愈、有效、無效。治愈:患者經遵醫囑治療后,月經不調、性交痛、陰道出血等癥狀消除;有效:患者月經不調、性交痛、陰道出血等癥狀有所改善,VAS總評分降低65%及以上,但仍需進一步治療;無效:患者月經不調、性交痛、陰道出血等癥狀無任何變化,甚至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需要主治醫生進一步對癥治療[5]。臨床總有效=治愈+顯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服藥前、服藥后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服藥后痛經、性交痛和盆腔痛等疼痛評分均明顯改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服藥前、服藥后性激素情況比較

兩組服藥后的FSH、LH、E2指標均明顯改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現階段,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呈現出激增不下的趨勢,作為一種常見婦科疾病,給廣大女性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據相關資料統計[6],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癥婦女占28%~33%,盆腔痛婦女占35%~60%。關于該疾病的治療,如果使用睪丸酮類的雄性激素藥物,雖具有一定成效,但患者會引起諸多不良反應,如關節疼痛、皮膚瘙癢及陰道不適等。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推進,有關學者提出假孕療法、假絕經療法等,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該藥物雖能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減輕患者病癥,但因藥物成本較高,長時間使用會產生較大的經濟負擔。

復方口服短效避孕藥作為一種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復方制劑,在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上,藥物作用機制具有兩種:一是對丘腦、垂體、卵巢軸產生刺激,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卵巢排卵,期間能夠促成異位的子宮內膜萎縮,阻礙和制約子宮內膜的生成過程;二是對前列腺素生長起到抑制作用,使得子宮內膜異位癥引發的痛經癥狀得到緩解。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能夠對女性體內排卵過程發揮抑制作用,為子宮內膜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能有效調整宮頸內粘液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宮外孕、輸卵管炎、盆腔炎等疾病[7]。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治療效果、疼痛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應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減輕患者身體不適,確保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少。

參考文獻

[1]陳行,蘇椿淋,陸鵬榮.腹腔鏡術后聯合GnRH-a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主觀癥狀、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結局[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5):624-627.

[2]馬立娟.觀察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的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9(37):184.

[3]曾靜.復方口服避孕藥的不同服藥方法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療效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20):133-135.

[4]王燕,周萍.復方口服避孕藥的不同服藥方法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療效分析[J].安徽醫藥,2019,23(6):174-178.

[5]李波,伍立群,方戀,等.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9):112-114,240.

[6]陳行,蘇椿淋,陸鵬榮.腹腔鏡術后聯合GnRH-a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主觀癥狀,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結局[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5):82-85.

[7]許旭麗,王東梅.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口服避孕藥序貫用藥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35):149-152.

猜你喜歡
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
補腎溫陽化瘀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療效觀察
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的結局分析
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藥物治療方案的選擇分析
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術后藥物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桂枝茯苓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觀察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