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知識掌握及自我護理的影響

2021-06-10 03:25李楊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關鍵詞:自我護理糖尿病

李楊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實施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9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知識掌握度、自我護理能力。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對照組,知識掌握度、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實施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既能改善患者血糖,又能增加患者疾病知識,提高患者自護能力。

關鍵詞: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自我護理

糖尿?。―M)是常見慢性病,多和遺傳、環境、飲食等因素相關,臨床常將其分為1型DM、2型DM、妊娠DM等,其中2型DM較常見[1]。該病多見于老年人,但近年來,隨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其患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患者常表現為多飲、多食、體重下降等,嚴重時可侵及其他器官,并對患者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影響,所以需早期醫治[2~3]。但由于患者對糖尿病認知不足,加上自我管理較差,使得血糖控制不佳,加重病情,引起并發癥,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4]。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認知,改善患者癥狀,從而減輕病情[5]。本研究旨在分析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2~82歲,平均年齡(63.58±5.69)歲;患病時間2~20年,平均患病時間(9.78±2.17)年。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3.76±5.83)歲;患病時間3~20年,平均患病時間(9.83±2.21)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的診斷;(2)年齡均>20歲;(3)臨床資料完整;(4)無過敏史;(5)依從性好,有良好的溝通能力;(6)均自愿參加研究;(7)凝血功能障礙者。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者;(2)嚴重慢性疾病患者;(3)肝腎功能不全者;(4)中途退出研究;(5)血液系統疾病患者;(6)免疫障礙者;(7)嚴重感染患者;(8)腫瘤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做好患者入院宣教,給予患者疾病知識指導,之后根據患者基本情況,給予患者飲食、運動、用藥等方面的干預。

觀察組:進行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成立健康教育小組。護士長即組長,負責相關培訓、考核、評估。培訓內容為糖尿病相關知識和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方式可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如講座、專人授課等;考核為理論考核,了解掌握度,并將成績計入護士個人績效;定期評估,了解落實情況及患者對護理的評價等。

(2)入院健康宣教。主動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對疾病掌握度,并根據患者掌握情況,進行疾病宣教,以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于掌握度低的患者,采取多樣方式,如圖片、視頻、宣傳手冊等,對患者進行宣教。宣教時,注意說話語氣、態度和語言方式,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語言,以免增加患者理解難度;宣教期間,多和患者進行交流,傾聽患者主訴,以便及時回答患者疑惑之處。告知患者積極態度對疾病的影響,囑其應保持良好心態,并積極接受治療;在患者治療期間,應多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需求,并積極幫助患者進行解決;有條件時,邀請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對其進行疏導,并相互交流經驗,以增加患者治療信心。

(3)住院期間宣教。①生活方式宣教: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可幫助患者緩解血糖,避免波動,所以應提高患者飲食控制血糖及堅持運動的意識,囑其禁食含糖高的食物,每餐合理安排攝入量,避免暴飲暴食,遵循少食多餐、低鹽低脂低糖的原則;血糖控制良好者,饑餓時,可適量加餐,同時戒煙戒酒;指導患者進行適量運動,體重大的患者應增加運動量,并合理控制飲食,以免影響血糖;每次運動在30~60分鐘內,避免過量運動引起低血糖。②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囑其應規律用藥,并將藥物的使用指南、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囑患者在用藥用期間,應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如雙胍類降糖藥可引起胃腸道不適癥狀,但反應輕,對機體危害小;對于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詳細告知患者胰島素的注射方式、時間、劑量等,以免引起低血糖反應,若注射部位出現硬塊時,避免注射,以免影響使用效果,并告知緩解方法;依從性差的患者,應將相關用藥知識打印出來,發給患者,并督促家屬監督使用。

(3)出院后宣教。結合患者基本情況,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記錄患者基本信息;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并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如用藥情況、血糖、飲食等信息,注意傾聽患者主訴,及時為患者進行解答,;囑患者每周測量體重,每天堅持測量血糖,了解自己血糖控制效果。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2)比較兩組患者知識掌握度,采用自制糖尿病知識量表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包括優秀(>80分)、良好(60~80分)、不及格(<60)。

(3)比較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包括用藥依從性、飲食控制,運動情況等,分數越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知識掌握度比較

觀察組知識掌握及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并趨于年輕化[6]。據統計,我國18歲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為9.7%,更為嚴重的是有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而接受治療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顯著,所以糖尿病逐漸成為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該病起病隱匿,早期癥狀相對較輕,且多數患者可長期無任何癥狀,只是在例行體檢中偶然發現血糖高,同時隨著疾病的發展,會出現各種并發癥,所以需要及時干預,并采取正確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疾病意識[7]。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是健康教育中的一種模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全程、系統、有計劃地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基本情況,同時,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出院隨訪等,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況;從而保證護理干預的延續性,并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8]。

本研究中,觀察組血糖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從而改善患者癥狀,促進患者恢復;觀察組知識掌握及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促使患者了解疾病,提高患者疾病意識,從而增加患者治療信心;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從而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習慣。由此可知,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臨床實施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實施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增加患者疾病認知度,降低患者血糖,同時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艷,劉靜,黎麗嫦.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知識掌握及自我護理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4):168-169.

[2]盧亞琳.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8):8-9,11.

[3]袁淑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價值觀察[J].糖尿病天地,2020,17(4):270.

[4]高存珍,高存超,何曉芳,等.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糖尿病天地,2021,18(8):16.

[5]王桂琴.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28(8):35-37.

猜你喜歡
自我護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電話指導對頸椎病復發因素及自我護理行為的研究
宮頸癌手術出院患者實施護理延伸服務的可行性分析
電話隨訪式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
Orem的自我護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