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中醫護理干預方式對鼻竇炎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

2021-06-10 03:25陳艷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關鍵詞:術后疼痛中醫護理鼻竇炎

陳艷

摘要:目的:觀察不同中醫護理干預方式對鼻竇炎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竇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穴位按摩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增加锨針針刺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生存質量、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1 h、4 h以及24 h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在接受鼻竇炎手術后的患者中實施穴位按摩聯合锨針針刺中醫護理干預的鎮痛效果顯著,有利于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存質量。

關鍵詞:中醫護理;鼻竇炎;術后疼痛;應用效果

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就是鼻竇炎,在會造成患者出現頭痛、嗅覺障礙等癥狀以及反復性鼻炎,不但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響,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1]。對鼻竇炎的治療,手術治療效果明顯,但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頭面部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嚴重時還會對正常進食、睡眠等造成影響,嚴重阻礙了患者的傷口修復和疾病恢復[2]。

止痛藥雖然能夠發揮止痛效果,但止痛藥物副作用大且不良反應較多;臨床上通常使用局部冰敷的方式來為患者止痛,但效果不明顯,因此探究出鼻竇炎術后患者有效的止痛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3]。本研究旨在觀察不同中醫護理干預方式對鼻竇炎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竇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18~58歲,平均(32.45±6.84)歲;慢性鼻竇炎16例,急性鼻竇炎24例。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18~57歲,平均(32.92±6.74)歲;慢性鼻竇炎13例,急性鼻竇炎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科比(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鼻竇炎;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嚴重臟器疾病、惡性腫瘤者;有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無法正常進行交流者;對研究配合度較低者;有手術相關禁忌證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穴位按摩護理。護理方法為取患者風池、合谷、迎香穴進行按摩,每個穴位按摩5 min,每天按摩2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锨針針刺護理:取患者的迎香、合谷、攢竹、肺俞和陽白進行耳穴針刺,先使用安爾碘對穴位皮膚進行消毒,之后按順序對患者的所取穴位進行針刺,每個穴位停留15 min,1次/d,連續治療10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生存質量、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1)術后疼痛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價(VAS),滿分為10分,無痛為0分,輕度疼痛為1~3分,中度疼痛為4~7分,重度疼痛為8~10分。(2)生存質量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一般健康狀況、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關系4個維度,分值和生存質量呈正相關。(3)患者滿意度調查使用滿分為100分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非常滿意為80~100分,一般滿意為60~80分,不滿意為60分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的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1 h、4 h以及24 h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48 h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鼻竇炎作為臨床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包括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兩種,在發病時會造成患者出現下呼吸道感染,情況嚴重的還會引發眼眶和顱內并發癥[4]。目前鼻竇炎術后患者的主要止痛方式為藥物止痛和局部冰敷止痛,但藥物止痛不良反應多,局部冰敷止痛效果不顯著。中醫緩解疼痛不但止痛效果明顯,而且操作簡便、安全性高,也不會有成癮性和依賴性。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和在臨床的廣泛運用,在鼻竇炎患者術后止痛護理干預中,中醫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5~6]。

穴位按摩緩解疼痛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局部刺激,對經絡進行疏通,從而達到強身保健和護體作用,對于多種疼痛也有顯著的止痛效果[7]。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按摩穴位為迎香、風池以及合谷3個穴位,合谷穴和迎香穴都屬于手陽明大腸經腧穴,對其進行按摩可以發揮鎮痛清熱和通利鼻竅的作用,對風池穴進行按摩可以發揮清熱止痛通暢氣血的作用?!夺t學真經》中提出,耳朵是十二經脈的終點,在該部位,諸多陰陽經脈都在次交并;《零數口問》中也表示耳朵是宗脈聚集之地。在中醫全息理論中,耳和身體各個部分和臟器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人體全身信息也可以通過耳廓進行反映。對攢竹穴進行針刺,可以治療視力模糊、目赤腫痛、眼睛疲勞等;肺俞穴有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局部炎癥的作用。除此之外,肺俞穴還可以降低鼻腔內白細胞,對于機體免疫力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在鼻竇炎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對機體迎香、合谷、攢竹、肺俞和陽白等穴位進行锨針針刺,可以機體功能狀態,調節臟腑陰陽氣血進行調節,改善平衡機體各個功能活動,從而達到安神通氣、鎮痛消炎的作用。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止痛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并發癥少,患者生存質量更高。

綜上所述,在接受鼻竇炎手術后的患者中實施穴位按摩聯合锨針針刺中醫護理干預的鎮痛效果顯著,有利于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靈草,戴晗青,常淑瑩.心理護理對慢性鼻-鼻竇炎患者術后疼痛情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5):2329-2332.

[2]易俊媛.規范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鼻-鼻竇炎鼻內鏡術后患者遵醫行為、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醫藥,2020,27(4):149-150.

[3]任春妮,岳紅娟.認知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認知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4):187-189.

[4]葉玉清.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患者鼻內窺鏡術后疼痛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8):3447-3449.

[5]王艷秀,李笑雨,謝春艷,等.認知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124.

[6]魏甜甜.優質護理干預聯合鼻腔沖洗對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18):169-170.

[7]葉玉清.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患者鼻內窺鏡術后疼痛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8):3447-3449.

猜你喜歡
術后疼痛中醫護理鼻竇炎
鼻竇炎中醫外治十法
IL13 與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
中醫護理技術對肛腸病術后疼痛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術后滿意度及術后疼痛的影響
升麻解毒湯治療慢性鼻竇炎25例
中醫外治法對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