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水彩畫對中國畫藝術觀念的借鑒分析

2021-06-11 16:32白曜驊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水彩借鑒國畫

白曜驊

摘要:本文的切入點首先對這些命題的涵義和主要特征進行梳理,以中國水彩畫相對于中國畫在觀念上的借鑒、以及在表現形式上的融合與差異,分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比對,其次中國水彩畫以強調民族特色為主要特征,立足分析中國水彩畫對中國畫藝術的借鑒,借鑒分別從形式和內容不同層次展現,而相對早期的借鑒更多強調的是對外在形式的表象借鑒;重點分析了中國水彩畫對于中國畫藝術的美學、哲學觀念的借鑒,從事實出發,將這種借鑒不僅使畫面融入了深刻的民族精神特征,更是促使中國水彩畫表現具備民族性。

關鍵詞:水彩;國畫;藝術觀念;借鑒

一、中國水彩畫對民族特色的追求是客觀事實,在中國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1、自水彩畫西為中用,已走過了百年的歷程,而今已由萌芽狀態發展為相對成熟具備自身特征的畫類分支,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其藝術語言和審美特征是其它畫種所不具備的,百年間見證了水彩在中國的成長,其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們更要用發展的眼光去審視當下所取得的成績,謙卑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從水彩進入國門開始,中國人就抱著虛心謹慎的學習心態去對待,很大程度上僅是在承接西方水彩在形態上的藝術面貌,卻忽略了本土民族文化的融入,缺乏民族精神。造成了形似而不是神似,犯了形而上學的弊端。

2、將民族文化融入中國的水彩畫藝術中的方式方法。

(1)增強教學活動中教師思維意識轉變,教研中要確保水彩畫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在了解這一藝術形式的發展特點及進程前提下對水彩畫要進行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將其獨有的民族風格、民族特色融入水彩畫教學活動中,并賦予其獨特的民族氣息,突出強調與中國本土文化的緊密結合,同時將中國傳統審美目標以及趣味、水墨意味、意境融入到創作中來。

(2)經過幾代畫家的實踐,雖然已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表現形式也從單一到多樣,從"小品"到“大幅”創作。

(3)從客觀模仿到主觀創造,水彩畫的表現力逐步增強,水彩畫的功能得到了拓展。就像佛家經典被引入到老莊哲學里而產生了舉世聞名的禪宗一樣,中國的水彩畫家在接受西方人創造出的這個繪畫形式的同時,也自覺無意識地用我國獨有的審美意識和認知方式加以改造,形成了今天區別于西方水彩畫面貌的具有中國氣質的水彩畫。

(4)既要民族本位, 又要立足現實, 通過藝術觀念和手法創新以及新材料的運用傳承民族傳統文化藝術, 表現當代生活, 體現社會主流風格。

3、水彩畫中現階段需要體現的哪幾方面。

(1)在體現傳統精神內涵、體現中國特色等重要環節上仍需不斷深耕,只有具備增厚中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并將如何創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水彩作品,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才會行穩致遠,淵源流長。

(2)仍需要當今水彩畫家們在繼往開來的思想驅使不斷探尋新的課題,更是新時代背景下應負的責任。相信中國水彩畫在經過不斷打磨改進后,必將以鮮明特色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

(3)我國當代水彩畫藝術已經在創作方面出現了倒退,這種倒退被稱為創作的困境。

(4)現在我國水彩畫雖然已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一些畫家在進行水彩畫藝術創作時借鑒了一定的中國畫藝術創作技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與之相應的理論研究尚顯不足。

二、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征。它講究的是“氣韻”、“神韻”、“用筆”、“氣勢”等強調主觀意識情趣,以展現作品的“神”,通過筆法、用筆、及作品體現出“勢”的意境中追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如果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則是“表現”的藝術。

1、中國畫是通過用藝術表現出的一種觀念和思想,這種思想包含了“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將與自然融為一體”將整體融合成一組畫面則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

(1)藝術形式的確立,是經過長期探索和積累中自然形成的,是與中國寫心文化一脈相承的中國畫藝術,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總是相輔相成的,而且藝術觀念審美取向往往起著先導作用。

(2)中國畫的形式美,當人們越來越青睞作品的格調和時代精神時,那么就會將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通過畫面的形式表現出來變得一目了然?,F今,人們欣賞中國畫的習慣已經悄悄改孌,在面對作品時,視覺節奏感和視覺中心點成了直接影響和打動觀賞者情緒的重要因素,面對作品首先要給人的感覺是——宏大,再接下來再細細品味。

(3)一部完美的作品的主基調是內容、造型、色彩、形式等主要素的協調,加上中國畫特有的筆墨語言所組成的基本框架,一個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這個框架的張力和視覺沖擊力,它要比平時我們所講的對畫面布局安排的構圖意義要大。

(4)中國畫歷來強調情感因素占主導地位,歷來被稱為心向,因此中國畫創作中的觀念與形式的互動關系,值得我們持續探索,在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間,藝術觀念起著先導作用,主體觀念里尋找所要描繪的東西,要基于有敏銳而獨特的視角,銳利的眼界,中國畫特殊的視覺取舍方式,既營造物象,又反映主觀意念,體現在精神和思想完美的作品中。

(5)在與時俱進的大時代背景下形式推動著觀念的蛻變和轉換,而新的觀念又轉成形式為它指明演變的方向,正是中國畫形成在構成過程中的這些特點,加上工具材料的特殊性,使得中國畫的視覺形式和內容,有時比外在表象更為重要,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觀念前瞻和更新是拓寬作品的境界,加深作品內涵的必要前提。

2、中國畫特有的靈魂畫筆,精髓所在。

(1)雖然中西文化有明顯差異,但其經營文化已成為人類的共同資源,而中國畫對筆墨技巧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在更在精神的內涵和審美的標準上更是立足于傳統文化,這也正是中國畫的精髓所在,在雋永的作品中抒發個人意志,增加烘托氛圍,以筆墨的神、氣、骨理等特殊方式刻畫物象,傳情達意,黃賓虹先生曾說,筆墨常變而筆墨精神卻不可變??梢?,中國畫的神韻和精神是由作品的內涵所決定的,形式與內涵的高度統一,是創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畫面的表現形式。

(2)在當今文化多元時代,民族文化在外來強勢文化的沖擊下受到影響、波動,傳統文化的個性受到極大挑戰。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形式上面臨著同樣的命運,但這也是中國畫吸收異質文化,發展自身文化的一個機遇,正如常說的:“危險與機遇并存”。

(3)藝術是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種類,但對于繪畫種類、材料等因素的研究及運用,雖然只是藝術創作的外在表現形式,但其內在的精神才是創作的動力和源泉。

(4)當今紛繁的文化藝術交流日趨頻繁,藝術正逐漸活躍起來,沖破傳統的束縛與界限,走向藝術全球化的發展狀態。藝術之間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交融,互相借鑒。中國畫與中國水彩畫正是在這樣頻繁的交融與借鑒之中不斷汲取適合自身發展的養分和精華,在秉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同時不斷創新,使中國畫與中國水彩畫向成熟的多元化方向發展。

3、事物都具兩面性,中國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對創作者而言文化自信的丟失,急于求成的創作心態,功底的喪失等等的原因。使許多創作者在金錢至上的觀念下喪失了對藝術的追求,并且披上了一件美麗的外衣,把程序化的承襲叫做傳承;把毫無理論根據的畫作叫做創新;把自己沒有內涵的畫面標榜于這是寫意的精髓!

(2)中國畫的藝術觀念的回歸,是重溫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文化自信是必經之路,畫家對藝術的神圣敬畏之心要重構。

三、中國水彩畫對于中國畫藝術觀念的借鑒的積極作用。

(1)它既可以將民族精神融入于畫面中,讓水彩畫作品的表現語言,審美趣味和精神內涵更貼近中國人的審美,也會將傳統得以在新時代嶄現新生和充滿力量,讓畫種的精神容量得到體現與傳承。

(2)極大地豐富了水彩畫的語言體系的形式和手法,拓寬了中國水彩畫題材范圍、表現領域。

(3)促使畫家個人風格靈活多樣,不拘泥于單一靜態;轉變容量使得水彩畫的功能轉變為獨立的架上繪畫藝術,水彩畫的社會影響力增大。

(4)中國水彩畫對于中國畫藝術觀念的借鑒,不僅促進了中國水彩畫藝術的發展,也具有民族特色;借鑒中國畫藝術精神,可以推動中國水彩畫的進一步發展。

(5)隨著水彩畫藝術逐漸成為主流藝術畫種,水彩畫在經過了發展的高峰期,在人文社會多元化發展的大形勢下,水彩畫的藝術表現又回歸到了傳統的趨勢里,表面上看起來,在藝術理論的發展中,跨越與回歸似乎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就像藝術發展的演進過程中,從上個世紀至今就不斷出現的現代與后現代的反復交替,直到藝術理論體系的最終形成,而當代水彩畫也隨著這種趨勢在兩種回歸潮流中不斷反復。

(6)水彩畫藝術在進入中國后百年來的發展中,不僅已經逐步融入中國自身的民族性,而且也在逐步向現代化和開放的中國社會里融入。

總結:

中國畫面形式構成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意義,而只有和諧抽象的組合,借透過意象造型的象征,隱喻傳達作品的主題,但這種不懼任何特定含義的線條、形狀以及色調,在觀賞者眼中都可能會引起一連串富有特殊意義的生活,使其能夠玩味現實與藝術之間的微妙關系,測驗創作者自我獨特的心態,情調和感受,從而使觀賞者充分運用的散思維按照各自文化素養和思維去破譯作品的含義。

將中國畫的表現手法選擇性運用到水彩畫中,那水彩畫的意義將更為深遠,內容極為豐富。

參考文獻

[1]黃鐵山. 中國水彩畫 百年一回頭[J]. 中外文化交流, 2019(12):54-59.

[2]邢素引, 鮑軍濤. 中國水彩畫對中國畫藝術精神的借鑒探究[J]. 大眾文藝, 2018.

[3]郭玫宗. 中國畫藝術賞析[M].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8.

[4]臧蕾. 論中國畫與水彩畫表現技法上的融合[J]. 大眾文藝, 2019, 000(008):27-27.

[5]王文娟. 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水彩畫教學思想探析[D]. 2018.

(新疆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水彩借鑒國畫
國畫《鰷魚》
國畫《鲿》
徐惠水彩作品九則
《難忘歲月》(國畫)
與水彩對話
水彩城市剪影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水彩版超級英雄大PK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