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檔案數據化方向研究

2021-06-11 21:28李秀超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社會保障一體化就業

摘要:堅持推進“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推動人社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其中,“一體化”是人社服務的目標,檔案“數據化”則是“一體化”的技術支撐,是“標準化”和“信息化”的實現手段。

關鍵詞: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 一體化;檔案數據化;就業;社會保障

1.公共就業與社會保障服務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省公共就業與社會保障在標準化、信息化等服務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公共就業的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培訓申報、補貼申領等業務以及社會保障的基數申報、繳費增減變動、繳費歷史記錄等業務都已經實現了網上操作、軌跡可循、業務可溯,但也還存在公共就業與社會保障業務不協調、系統不兼容等問題,阻礙服務一體化、檔案數據化的發展。

1.1公共就業服務現狀

目前我省正在使用的《山東省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平臺》,已經實現全省業務系統一體化辦理,憑《社會保障卡》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培訓及補貼記錄系統均可查詢。但大中專畢業生要經過獨立的網簽系統,人才就業服務雖然使用的是一個平臺,但卻是兩個端口,兩套系統分別獨立運行,且在單位就業登記、中斷、轉移等業務上與社會保障服務系統未有效聯動,造成公共就業服務業務數據與社會保障業務服務數據不相吻合,統計服務數據需要人工比對,出現數據統計不準確、“一體化”“卡殼”的問題。

1.2社會保障服務現狀

我省使用的《社會保險網上服務系統》,基本覆蓋了基數申報、繳費增減變動、繳費歷史記錄、退休管理等業務。但是其與公共就業服務系統銜接存在斷點,未形成有效聯動,對就業、參保等統計工作造成障礙。

1.3就業檔案和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現狀

就業檔案自計劃經濟時代一路走來,一直是職工就業、失業、退休、享受待遇的關鍵憑證。但是,隨著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發展、完善,個人的就業、失業、退休、待遇享受主要憑證轉移為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檔案,加之實行養老保險繳費前就業的職工退職,視同繳費工齡記入社保記錄,個人就業檔案出現了存與廢的爭執。亦由此,導致存在參保不做就業登記、就業登記時間與參保時間不符、就業登記單位與參保單位不符等情況。

2.公共就業與社會保障一體化的障礙

2.1.就業失業實名登記工作遭遇困境

利益相關弱,登記意愿低。從法律層面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勞動力調查統計制度和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制度”,國家《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人社部《《就業失業登記證》管理暫行辦法》都對就業失業登記有明確的管理規定,但在實際上就業失業登記工作沒有相應的強制措施,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除了涉及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的享受群體,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不主動辦理和及時變更就業、失業登記。

2.2各自為政,就業、社保數據不共融

目前,大多數省份的就業、社保數據相互之間無法共融共通,協調共享。用人單位在招用員工、保險繳納、就業失業登記等業務時,無法實現數據的協同,企業和個人在人社部門辦理業務,需要進行反復提供材料,重復采集數據信息,導致企業和個人只辦理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社保業務,對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與自身利益不相關的業務不聞不問。

3.構建一體化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數據化”檔案的建議

3.1統一規范,保證業務“標準化”

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信息資源負有“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的重大職責,是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載體,統一規范是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一體化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3.2創新突破,保證業務“信息化”

“群眾少跑腿、不跑腿”是各類公共服務的基本原則。用技術的手段實現關鍵信息的共融共享、自動同步,最終讓業務“信息化”、檔案“數據化”。今年疫情期間,失業補助金的申請、審核、發放過程,充分顯示了技術、數據的效能,群眾一部手機、一個APP,就可以實現失業補助金的申請。工作人員通過后臺的數據比對,就可以審核、發放失業補助金。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廣大群眾。但在審核、發放過程中,同樣也暴露了“數據化”不足、“信息化”不暢的問題。一是審核經辦地系統無法辨別確認,需人工選擇推送,部分群眾對自己的參保地、應屬審核發放地并不清楚,導致推送錯誤。二是審核過程復雜,沒有有效的自動共享數據手段。需分別公共就業、社會保障系統人工審核確認,審核效率低。

3.3技術支撐,保證業務“一體化”

傳統的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各自為政的辦事模式,公共就業登記一遍、提交一遍材料,社會保障又登記一遍、提交一遍材料,不僅工作效率低下,且造成辦事的企業和個人反復提供材料、提交數據,錯漏較多,抱怨較大。同樣是今年疫情期間,國家實行困難企業以工代訓政策,企業在提交申報補貼時,卻因為在招用人員時,只做了社會保險增加登記,未做就業登記,由此導致申報時系統無法提交未做就業登記的人員的問題。要做到企業、群眾提交基本資料只提供一次、采集一遍,做其他業務自動實現共享、同步,才能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才能真正實現一體化發展。

3.4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充分實現檔案“數據化”

“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的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業務是“數據化”檔案的內容,社會保障卡則是“數據化”檔案的載體。

社會保障卡作為“數據化”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檔案載體的條件已經成熟。目前各地的社會保障卡基本功能都已經完備,欠缺的是將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業務“一體化”,將貫穿個人一生的失業求職登記、就業登記、社會保險增加、社會保險減少、轉移就業登記、社會保險轉移記錄、就業轉失業登記、失業保險待登記、培訓登記、補貼申請記錄、退休退職登記、死亡撫恤記錄、信息變更登記等內容完整地記錄入社會保障卡,將社會保障卡作為工作生活、轉移接續等的必備材料,同時,一卡走遍天下,徹底取消其他證明類材料,讓“人流”更通暢。

作者簡介:李秀超(1976.8-)男,漢族,江蘇響水人,助理館員,大學,研究方向為檔案管理。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山東?威海?264200)

猜你喜歡
社會保障一體化就業
新時代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關于擴大我國社會保障基金來源的研究
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模式探討
四種社會保障體系生命周期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