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矛盾論》讀后感

2021-06-11 23:55蔣劍雯
錦繡·上旬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矛盾論矛盾事物

蔣劍雯

《實踐論》和《矛盾論》分別寫于1937年的7月和8月,即盧溝橋事變爆發后的那段日子。以九一八武力占領東北為開端的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戰爭,在國民黨六年的妥協退讓之后,終于全面爆發。

這兩篇哲學論文,毛公都曾經在延安的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做過演講,兩篇論文是為了同一目的而寫,即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的錯誤思想。

《矛盾論》是《毛選》中最重要的文章之一,也可不加“之一”。因為它是毛選的根本思想方法,它是一條主線,清晰地貫串著整個毛選的始終。

《矛盾論》論及的問題是: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1.兩種宇宙觀

兩種宇宙觀,即形而上學的宇宙觀、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

“形而上學家認為,世界上各種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從它們一開始存在的時候就如此?!麄兒唵蔚貜氖挛锿獠咳フ野l展的原因,否認唯物辯證法所主張的事物因內部矛盾引起發展的學說?!?/p>

兩種宇宙觀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要從“事物外部”去找,還是從“事物內部”去找。

抗戰勝利時國民黨擁有四百多萬兵力,蔣介石卻在三大戰役后被迫倉皇“引退”臺灣;朝鮮戰爭初期麥克阿瑟夸下“回去過圣誕節”的???,板門店停戰協議卻在三年后才遲遲來到,此等形勢的產生,此種局面的扭轉,根據毛公的觀點,“兩軍相爭,一勝一敗,皆決于內因”,“一個政黨要引導革命到勝利,必須依靠自己政治路線的正確和組織上的鞏固”而不是外部的原因--比如國際社會的譴責。

在這里,兩種宇宙觀的梳理比較,應該是為了要引出“矛盾”這一個核心的概念來。

2.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

這部分比較好理解: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此處的“矛盾”二字,也可以換成“問題”二字:“問題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問題”,這么描述失去了一些哲學的意味,但不妨礙理解。

毛公在《反對黨八股》中是這么說的:“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那么,矛盾就是沒解決的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或者說,問題是矛盾表現出來的形式。

在《矛盾論》下一部分的“矛盾的特殊性”中,毛公還說:“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

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我們就不必對于問題的普遍存在而一驚一乍,思想和運動的發展過程中永遠存在矛盾,沒有矛盾、沒有問題,就沒有世界,于是我們可以毅然決然地把時間和精力都用于解決問題上面,而不是苦苦思索“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斗爭,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同樣的道理,一家公司,一個家庭,兩個相處中的人,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斗爭,生命也會停止。

活著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3.矛盾的特殊性

這部分是文章重點。從篇幅上來看是重點,因其占據了全文三分之一篇幅;從寫作旨意來看也是重點。

本文是為了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的錯誤思想而創作的。那什么是“教條主義”?簡單說來,即是教條地、僵硬地看待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們“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自以為不可改變的公式到處硬套”,他們“不懂得人類認識的兩個過程的互相聯結—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 。

這些教條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毛公評價他們“是懶漢,他們拒絕對于具體事物做任務艱苦的研究工作,他們把一般真理看成是憑空出現的東西”。

“懶漢”的說法有意思。莊子借連叔之口說:“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 。我們也借一下莊子的話說:豈唯勞作之時有懶漢哉?夫知亦有之。

《大學》中有儒家“八目”之說,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朱子在解釋“格物致知”時說:“閑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p>

朱子的“即物—窮理—致知”可以輔助我們理解“人類認識的兩個過程的互相聯結—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

首先在身邊去找到一個具體存在,這是即物;其次嘗試了解此存在的特殊的本質,將其特點概括和歸類,并找到它與其他存在之間的共同的本質,這是窮理;最后,以對這種共同本質的認識為指導,去繼續研究未知的事物和領域,“補充、豐富和發展”之,這是致知。

格物致知于是便與“兩個認識的過程:一個是由特殊到一般,一個是由一般到特殊”打通了。

認識論有了,那么,怎么利用這個認識論去避免教條主義?答案在列寧的這句話里:“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在于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有八個字,但,難也就難在這里。

毛公在這一部分的最后說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過程中,并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然而這種共性,即包含于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無共性”。共性與個性,是否就這樣等同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我有些迷惑,希望讀到進一步的解釋。

4. 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a)“在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b)“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挛锏男再|,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

這部分相對好理解,因為在一些政治、時事、財經分析中,都可看到此矛盾分析法的活學活用。比如,溫鐵軍老師講新冷戰。他認為:

在老冷戰時期,主要矛盾是美國對蘇聯,或者叫做資本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中國不是主要矛盾;

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之后,形成的美國單極霸權推動的金融資本全球化為后冷戰時期,金融資本主導的跨國集團在中國大量獲取財富,這時的中國向西方金融資本貢獻了大量的剩余價值,中國仍然不是主要矛盾;

新冷戰是美國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特別是最近這幾年,針對中國所發起的對抗性的冷戰形態,這時中國被動地成為了主要矛盾,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美國,中國屬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常常存在不止一個的矛盾,因此在分析事物時,我們首先要“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還要透過問題的表象去調查研究此主要矛盾的兩個基本方面中,“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何者。這樣,我們才能掌握到矛盾的性質,才叫發現了問題。

c)“然而這種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

中國被動地成為了大國博弈中的主要矛盾,在中美關系這對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中,目前屈居于次要方面,身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美國,對矛盾的次要方面的中國,發起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打壓。

那么,什么時候,中國有可能會在“中美關系”這對主要矛盾中,從矛盾的次要方面轉化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使得中美關系的性質隨著起變化?

毛公曾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和中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習大大也曾多次指出: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我們的關注點在于自己的建設,在于應對增長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在于解決高質量發展時碰到的短板和弱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不在于中美關系這對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在何時互相轉化,這只是一個結果,它早晚會到來。

“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5、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這部分又有些難,雖然毛公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a)“同一性……說的是如下兩種情形: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這就是所謂同一性?!?/p>

b)“矛盾的斗爭貫穿于過程的始終,并使一過程向著他過程轉化,矛盾的斗爭無所不在,所以說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c)“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通常我們是用白話文來解釋文言文,但有時候,甚是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反過來也可以輔助我們理解白話文。此處讓我們嘗試用一點中國古代的對立統一思想來分析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老子》中就有極為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還不需要勞駕《周易》出動。

比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兒講的是: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這些矛盾的雙方,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再比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兒講的是:矛盾著的雙方,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并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

以上老子兩句話,完美地詮釋了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

再有,“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 ,這兒講的是:翕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予,這幾對看上去“相反”的矛盾,其實是“相成”的關系,翕與張,弱與強…,此間的常住性是相對的,變動性反而是絕對的。老子說,他建議大家,不妨讓自己身處于貌似不利的那一方,道理是:“柔弱勝剛強”。

有人認為,老子的“反者道之動”這樣的玄學思想陷入了循環論,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6.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對抗是矛盾斗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斗爭的一切形式”。

“有些矛盾具有公開的對抗性,有些矛盾則不是這樣。根據事物的具體發展,有些矛盾是由原來還非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對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則由原來是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非對抗性的”。

毛公舉的例子是“炸彈爆炸”。炸彈在一定的條件(發火)出現時會發生爆炸,炸彈的爆炸就是一種“對抗”。但“爆炸”是矛盾斗爭到最后,要采取外部沖突形式去解決的一種情形,有時候,矛盾斗爭是以非對抗性的形式展現出來的,未必都像“爆炸”和戰爭那么劍拔弩張、動魄驚心。

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政治上的糾葛在一開始的時候,在一些問題上,可能不會表現為對抗,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也存在著“發展為對抗性的東西的可能性”。

三十年代初,毛公在根據地的綱領和政策,被“左”傾冒險主義派批判為“狹隘的經驗主義”、“富農路線”和“極嚴重的一貫右傾機會主義”。到延安后他發憤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哲學,把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提到認識論和辯證法上來總結,寫下《實踐論》、《矛盾論》。

聽說康德終生未曾離開過葛底斯堡,每天按時散步,準時到當地居民可以依此來校對時鐘的程度;托爾斯泰在他闊氣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生活了60年,《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琳娜》等鴻篇巨作都在那里完成。

而毛公,是在鼓角箏鳴中、彈雨槍林下,刀光劍影里,寫下他那些注定不朽的詩詞和文章。

(北京志誠泰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矛盾論矛盾事物
矛盾的我
“矛盾多發”可怕嗎?
單獨中的洞見
淺談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論的運用
《實踐論》《矛盾論》所彰顯的哲學魅力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戀愛中能否一直讓著對方
解析對矛盾觀點的幾個“是否意味著”
春天來啦(2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