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勞動教育校本項目化學習的實踐與探索

2021-06-12 07:22陳玉英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勞動教育中小學

陳玉英

【摘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帶動下,以勞動與技術為代表的素質窗口課程教學優化工作逐漸得到任課教師更為深入的研究,而對于項目化學習法的應用無疑是諸項研究課題中的焦點。據此,筆者將根據自身工作經驗和有關研究成果,依托文獻查閱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圍繞“中小學勞動教育校本項目化學習的實踐與探索”一題撰文,并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議,希望可以給諸位的工作帶來些許靈感與幫助。

【關鍵詞】中小學;勞動教育;項目化學習;策略

引言:一部分中小學勞技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沒有對課程的諸多引導目標采取“分而化之”的態度,過度強調教學內容的一體化,這必然會在客觀上造成學生對勞育內容的認知模糊化,也不利于生本勞動素養的結構性生成。對此,中小學勞技教師應當從項目化學習的角度切入,根據教育板塊的關系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教學活動分化為多元項目,從而起到“分而化之、合而優之”的效果。

一、依托項目化學習,完善對學生勞動知識的教授

很多中小學生會在潛意識里將勞動和“干活”等同起來,其實勞動本身具有“腦力”和“體力”的雙項能力需求屬性,若要真正具備較強的勞動能力,勞動者本身必然要擁有豐富的勞動知識,而這恰恰是勞技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關鍵項目。中小學勞技教師要將對學生勞動知識的教授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單元來看待,利用理論課完成對各方面勞動常識和應用性知識的集中講解,引導學生對勞動對象、勞動內容、勞動方法和勞動工具形成更準確、全面、深入的認識,從而為后續的實踐課程開展和生本勞動素養的自主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論儲備基礎。

例如在涉及農業勞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一些常見農作物的品種、生存和生長條件、種植方法和針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知識作為項目內容講解給學生聽,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過的生物等課程中的關聯知識形成有效記憶,并可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做代入講解。

二、依托項目化學習,完善對學生勞動技術的培訓

勞動是人直接作用于勞動對象的活動,因此牢記課程的有效開展必然要回歸到對勞動技術的實踐應用和發展層面上來。據此,中小學勞技教師在設計教學項目時一定要突出勞動技術培訓的核心項目地位,專門以實操課或生產實訓等方式為學生開辟出應用勞動技術和體驗勞技應用效果的平臺,一方面使學生在實踐中完成個人理解和實際活動之間的動態磨合、并向優化,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依托自身的行為理解取得更具個性化成分的勞技學習成果,并在客觀上凸顯出勞技培訓項目所具有的發展性特點。

比如在完成有關“電路維修”這一內容相對復雜的課程講解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實訓教室,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引導他們根據仿電電路開展故障檢測、線路重接、元件替換、線路重組等實踐操作,鼓勵他們在操作中具體感受理論知識的應用體驗和效果,并及時將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和搭檔做討論。

三、依托項目化學習,完善對學生勞動情懷的塑造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不應當只停留在知識和技術的層面,而還要將學生代入到與課程相關的情懷精神層面,這樣才能取得綜合育人的理想成效。中小學勞技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將對學生勞動情懷的培養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項目來對待,利用主題課程等契機結合一些先進勞動人物對學生開展勞動思政教育,或者從宏觀的層面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勞動對于社會發展、人類文明建設以及自身成長所具有的重要價值,從精神高度樹立起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行為指導意識,為其他項目的勞育提供可靠的主觀保障。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近階段學生們所學習的勞動內容,利用多媒體資料帶領學生了解王進喜、李素麗、陳永貴等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和他們在這之中所體現出的優秀品質,同時將這些品質和這些人物所獲得的社會價值相聯系,讓學生真正意識、認同“勞動創造財富,勞動成就自我”的至理。

四、依托項目化學習,完善對學生勞動習慣的培養

習慣對于一個人綜合素養成長而言無疑是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的。中小學勞動與技術教師要深刻認識到一點,在對校本項目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著眼于對學生勞動習慣的有機培養,利用環境滲透的方式,在學生們經?;顒拥囊恍﹫龊檄h境中融入彰顯勞動特色的元素,使學生長期處在環境的熏陶之下,進而促使學生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樹立起相對完備、穩固的勞動綜合素養,以期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機達成。

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貼上一些反映不同勞動場景的貼畫或者掛上同樣內容的掛圖,在后黑板上定期繪制以“植樹的學問”、“家務小能手”或者“電路的奧秘”等主題的勞動板報,等等。

除了以上幾方面主要策略之外,中小學勞技教師還要在教學形式上體現出項目化學習的價值,將教學形式分化為師本教學、生本自學和家校合作教學等單元,并在執行過程中同步彰顯出各個單元之間的融合性與互促性作用,從形式角度切入為學生的勞動素養提高注入多元助力,并促進勞育建設本身的常態性發展。

結束語:

筆者認為,教育既是一項整體性的宏觀事業,同時也是由不同的環節有機串連而成的組合性工作,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促互進的關系。中小學勞技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教學當中樹立起鮮明的項目化教學意識,將勞育課程有機分化為知識、技術和情懷等相對獨立的單元項目,引導學生分別以不同的思路、方式去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方面性素養的靈活提升,最終達成塑造起學生良好勞動素質的綜合目標,從而為他們日后進一步的勞育學習和綜合強化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沈勝林,蔡巧梅.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2(11):43-46.

[2] 哈斯朝勒.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理論意蘊與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2022(05):112-114+140.

[3] 高巍,高艷.項目式學習:勞動教育實施的創新路徑[J].教師教育學報,2022,9(02):85-92.

猜你喜歡
項目化學習勞動教育中小學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項目化學習·多元呈現”教學模式的探究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