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開放性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

2021-06-12 09:34彭博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策略分析

彭博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诖?,以下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開放性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開放性教學效率;策略分析

引言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嚴謹性的特征,但若長期采用“一個問題一個答案”的教學方式,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思維固化現象,在遇到難題時不懂得對舊的知識點進行聯系運用與有效變通。通過數學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能夠為學生提供寬廣的數學探索空間,使得題目更加靈活有趣。然而,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與運用仍存在諸多不成熟之處,亟需我們進行深入探索與分析。

一、設計開放性數學練習開發學生智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答案或者多種解法設計開放性數學練習,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數學教師只需要把傳統的數學練習進行改良,讓數學練習變得更加的有趣,富有開放性的挑戰,讓學生在運用思考的策略進行數學練習的過程中,鞏固學生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更好的發展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練習設計時,也能更改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設計出適合的數學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數學練習更加的具有開放性。數學教師還需要發揮出教學的主導作用,在設計數學練習時,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考慮好學生學習的興趣,設計出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開放性數學練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數學練習的效果。此外,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還需要盡量的為學生創造出交流和合作的機會,把數學的封閉性練習轉化為開放性的練習,拓展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練習中養成創新的好習慣。例如,在小學人教版六年級的數學課程當中,數學教師進行“數學廣角—鴿巢問題”的講解時,讓學生想一想把四支鉛筆放到三個筆筒里,但是不管怎么的放,總有一個筆筒里面至少會有兩支鉛筆,讓學生思考一下是為什么。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列舉的方法,為學生進行分析,分析出四種情況的可能,然后再對鴿巢原理進行深入講解,利用鴿巢原理的解題思路對這道題目中的最不利原則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鴿巢原理的解題方法。

二、發散思維空間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開展開放性題目教學,可以對自己以往的知識掌握水平進行有效的檢驗,同時它也是一種可以促進自身思維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劃分小組開展教學的方式,讓不同的學生圍繞開放性問題展開思考之后各抒己見。通過不同的學生多層次、全方位的剖析與探討,能夠對開放性問題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能夠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產生思維碰撞,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也能夠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實力。例如,教師在執教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乘法”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一道題目內容:某文具店各種筆的數量共計400支,其中鉛筆共占了總數的十分之一,鋼筆占了總數的八分之一,圓珠筆共占了總數的五分之三,剩下的都是彩筆。在題目內容設置完畢后,教師可以請學生互相討論,圍繞此題目提出幾個數學問題并進行解答。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彩筆有多少支?”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鉛筆比鋼筆少了多少支?”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圓珠筆與彩筆共計多少支?”小組之間通過對這樣一道發散性題目進行溝通交流,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三、開放課堂小組學習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效果,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具體數學知識時,就要創新教學手段。采用開放性數學教學模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差異化教學方法應用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的學生相互協作,在合作學習中揚長避短,各自發揮學習的優勢,從基礎要點方面進行優化和加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圓形運動的知識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運動的圖形的趣味視頻,在歡樂、幽默的背景音樂氛圍當中,把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為各小組分配特定的探究知識點,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實際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觀察、探究視頻當中圖形運動的軌跡是何種軌跡運動,哪些圖形運動軌跡為平移,為何是平移。這能調動小組探究討論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拓展思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思考能力。

四、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進行開放性練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為更好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與核心素養,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練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還要指導學生練習開放性題目,并做好習題講解。首先是基于數學概念的教學中,組織開展開放性練習。教師可選擇教材與練習冊上的習題,讓學生參與練習,也可以根據數學知識自編自創開放性練習題,都能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例如,五年級上的“多邊形面積”章節,在讓學生明確多邊形的概念、多邊形面積計算等概念后,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創新性、開放性題目,讓學生參與思考與解答。比如,出示一個正方形或者長方形,規定總面積是100平方厘米,要求學生在方框內自由填入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使這些組合圖形的總面積也是100平方厘米。在出示這個題目后,教師先為學生留下部分時間思考與探討,或者讓學生在課后完成,之后根據學生的展現情況進行講解,可以通過親自動手示范或者借助動畫視頻,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高教學的效果。對這類開放性的題目,教師要根據教學所需,引入更多類似題目,通過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訓練,能更好地鍛煉小學生的平面空間思維。

結束語

總之,為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質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優化數學教學流程,從而為學生學好數學打好基礎。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知識學習的主體,為學生創建開放性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高效化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魏迎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開放性和趣味性[J].新課程,2021(40):197.2BBDB0CD-EA93-448B-AC09-B61D8BFDA71A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策略分析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分析
貴州民歌引入音樂教育的策略分析
當前我國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服裝電子商務發展淺析
完善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策略分析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有效預習,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