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實踐研究

2021-06-12 10:21任詩淼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文本解讀深度學習核心素養

【摘要】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為依據,本文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目標,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三中第三單元的語篇“The New Age of Invention”為例,對文本進行了深層解讀與設計。本文希望通過對課堂文本進行深層解讀,跳脫出套用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的“舒適圈”,提高英語教師自身文本解讀的能力,增強英語教師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意識。

【關鍵詞】核心素養;文本解讀;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任詩淼,廣西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在讀,本科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英語專業。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師發展、教材研究。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有著這樣的解讀,“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睂W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是學生個人綜合素質培養的前提、基礎和保障,是對我國素質教育的縱深和延展,學科核心素養強調為學生個人的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服務,體現了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價值取向。為了培養學生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教師有必要提高文本解讀能力,通過加強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改變原來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在閱讀中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英語學科育人。

文本是作者通過組織篇章、構建意義、表達思想形成的產物,而文本解讀是讀者對文本和作者意圖的分析與理解(張秋會,王薔 2016)。目前西方關于文本解讀的理論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三中心論,即文本中心論、作者中心論和讀者中心論,分別強調語言和結構、作者的意圖、讀者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自我生成的意義(閆慧 2014);第二種是語篇分析理論,強調文本解讀應以語篇為單位,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通過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和局部理解,形成對文本全面、深入的認識(徐玲 2015);第三種是圖式理論,包含內容圖示、文體圖式和語言圖式,分別強調文本各部分的關聯、文章體裁與文體結構,以及文章的詞匯、語法、句法和修辭等方面的知識(裴光剛 2002)。這三種理論對于文本解讀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對我們進行文本解讀都有一定的幫助。

本文將從文本主題角度、體裁角度、標題角度、內容角度等對外研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三第三單元的語篇The New Age of Invention進行文本的分析解讀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文本解讀能力,為更好地設計閱讀活動、進行閱讀教學做有效準備。

二、對所選語篇進行文本解讀

1、課標和語篇所在單元的解讀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這個語篇位于外研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三的第三單元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根據課標的三大主題語境,此單元的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中心話題為“科技的發展”。本單元的各項活動都圍繞這一中心話題進行,這個單元涉及的主題語境內容有:科幻小說片段、公元前3000年以來人類生活的變化、發明帶來的生活變化、未來80年3D打印技術將給生活帶來的變化、科技領域中不同職業的名稱、富蘭克林的實驗等;這個單元涉及的多模態語篇形式包括視頻、圖片、訪談、論說文、實驗報告等。本單元從科幻小說中出現的科學猜想開始,展現了從古代到現代的科學發展史,有利于豐富學生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科技產品的認知,引導學生思考科學與生活的關系,了解科技發明對社會和變革和推動作用,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正確態度和批判性思維方式。

2、對語篇主題和內容的解讀:What(教什么)

(1)解讀主題

所選語篇通過采訪的形式介紹了古今中外人類的偉大發明,展現了從古到今的科學發展史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人類的發明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揭示了“新發明時代”具有技術性、環保性、團隊型和創新性等特征,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當代科技創新的發現意識和創造興趣。

(2)解讀文本標題

所選語篇的標題是The New Age of Invention。這個題目與文本中被采訪者所寫的書同名,并且通過“new”表明文本雖然展現了從古至今科技的發展,但強調的是當今這個發明創造的時代,為學生傳達了“科學不止,創造不止”的理念。

(3)解讀學生

教授這個語篇時,學生處于高一年級的下學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可以較好地展開討論并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高中生對周圍的新事物(尤其是新奇的科技產品)充滿了好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科技產品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本單元學習的熱度。但是,學生在整合語篇信息、邏輯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還是顯得不足。因此,教師會安排學生預習課文,先掃除詞匯、句法等的理解障礙,完成對語篇的淺層理解,為本堂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2、對語篇寫作意圖和價值取向的解讀:Why(為什么教、為什么學)

語篇通過訪談問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古今中外的發明創造,可以使學生對人物訪談的形式有所了解,并有利于引導學生明白發明的意義,引發他們對科技發明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開拓學生的眼界,為學生提供未來職業選擇。

3、對語篇文體特征和語言特色的解讀:How(怎么教、怎么學)

語篇類型為人物訪談,文章以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一問一答的形式流暢地展開,接近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訪談,有關科技發明的話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文本解讀和學情,教師將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核心素養的角度對該語篇的教學進行了目標設計,為了使我們的教學真正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我們教學目標的陳述將以“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或學會+動詞+名詞”為統一形式。

在語言能力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語篇中詞匯、句型等語言知識,并用相關話題詞匯和句型從“Inventions of the past”、“Invention of today”、“Inspiration”三方面描述“新發明時代”。

在學習能力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文章所配圖片推測語篇文體,了解人物訪談這類語篇的文體形式和語言特點;學生能夠通過略讀、掃讀等已學閱讀策略,梳理并用思維導圖表示文章脈絡和結構,提煉語篇主旨大意;學生能夠通過細讀文章,了解古今中外各種發明創造出現的時間順序,并歸納整合出表格。

在思維品質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判斷被采訪者Dr. Richard Fairhurst對所談話題的觀點和態度,并提供原因或證據;學生能夠對被采訪者Dr. Richard Fairhurst提出恰當的疑問,并站在被采訪者的角度嘗試對所提問題進行解答;學生能夠通過賞析文章標題,結合文本信息推斷“新發明時代”的特征。

在文化意識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科學的發展史,了解中國在科技發展中的巨大貢獻,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學生能夠理解科學精神和創造精神的內涵,培養熱愛科學的精神。

2、教學過程

(1)Step 1:導入(2分鐘)

學生觀察教材第26頁中活動一的兩幅圖片(圖一、圖二),回答教師的兩組問題:第一組問題是What were the ways our ancestor lived? What about our ways of living? List the changes;第二組問題是Why are these great changes happen?

參考答案:對于第一組問題,參考答案是There are three great changes. Firstly, our ancestor got light from candles, while now we have easy access to electricity. Secondly, as for study and communication, writing with brushed on paper gradually turned into typing on computers. Beside, we used to cook food by firing wood, while now we cook with gas;對于第二組問題,參考答案是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products being invented.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古代人與現代人生活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引出相關話題,幫助學生激活學生運用語言的思維,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本節課的內容。

(2)Step 2:預測文體(2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文的兩幅配圖(圖三、圖四),提問學生: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guess what genre of this passage is. Tell us your reasons.

參考答案:This passage is possibly a formal interview, because the figures are wearing suits and it seems that the one who is talking is the interviewee and the one who is listening is the interviewer. It is very close to the situation we see in the interviews from our real life.

【設計意圖】通過預測,刺激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并通過讓學生觀察文章配圖,培養學生合理推測的能力。

(3)Step 3:略讀文章,驗證猜想(4分鐘)

教師讓學生略讀課文,提出以下兩組問題:第一組問題是Who is the interviewer? Who is the interviewee? Please list as many things about these two persons as possible.;第二組問題是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 about? Use one sentence to describe.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參考答案;第一組問題的參考答案是Interviewer is a hostess of a TV program named Between the Pages. She mainly works as a questioner and gets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viewee. Interviewee is Dr Richard Fairhurst, whose new book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And he is also an inventor who works as a member in a big team. He offers information about himself in the interview.;第二組問題的參考答案是They are mainly talk about the inventions through the history and the inspiration for inventing things.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略讀文章,讓學生復習這個曾經學過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把握這篇人物訪談類語篇中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身份與他們談話的主要內容。

(4)Step 4:再讀文章,梳理文章結構(3分鐘)

教師讓學生再讀文本,讓學生將文本分段與每段大意連接起來(圖五),并讓學生將文本劃分為三個部分,說出理由。教師提出問題:Match the main idea to the right paragraphs. After that, please divide them into three parts and state your reasons.

參考答案:Para.1-2連線C,Para.3-4連線E,Para.5-8連線A,Para.9-12連線B,Para.12-14連線D;第一部分是第一段和第二段,是采訪的打招呼和介紹雙方(Welcome and Introduction)的環節,第二部分是第三段至第十二段,這是采訪的主體(Main body)部分,第三部分是第十三段和第十四段,是采訪的收尾(Ending)環節。

【設計意圖】考慮到劃分文章結構并提煉每部分大意的難度,教師在這部分設計匹配活動,旨在為學生搭建支架。通過讓學生劃分采訪的部分,讓學生對采訪的大致環節和流程有所了解。

(5)Step 5:精讀文章,找出細節信息(5分鐘)

教師讓學生精讀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詢問學生What inventions are mentioned in the interview? Can you divide them into several types? Why you divide them into these types? 教師拓展當代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提問Do you know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modern China? 通過在PPT上展示圖片輔助學生(圖六)。

參考答案:We divide them into two types. They are the inventions of the past and the inventions of today. We divide in the order of time.

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是Online shopping,Sharing bikes,High-speed railway,Scan the QR code and pay for it.(Q=quickly;R=response)

【設計意圖】使學生獲取文章中關于古今中外各種發明的細節信息,并補充展示當今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6)Step 6:把握人物觀點,推斷人物態度(10分鐘)

在這一環節,教師詢問學生有關被采訪者Dr Richard Fairhurst的觀點和態度的問題,這一環節由三組問題構成。

第一組問題是What inspires people to invent things according to Richard?

第二組問題由文本后面的練習題改編而成,教師提問的方式是Please choose Dr Fairhurst’s opinion by choosing from the following choices and highlight where you find the answers in the text. 選項如下:

A.Today, most inventors prefer working by themselves.

B.A lot of today’s great inventions are tech-based.

C.Today, most inventors prefer working in groups.

D.The real spirit of invention is the desire to think and create.

E.A time machine will possibly be invented in the future.

F.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Ancient China changed the world.

G.A time machine will definitely be invented in the future.

第三組問題是一個選擇題,What is Richard’s attitude of inventing a time machine? 選項如下:A.Negative? B.Optimistic? C.Critical? ?D.Supportive

參考答案:第一組問題的參考答案是When people recognize a problem that needs a solution, they begin to invent things. But what remains important is that people have an incredible desire to think and create. ;第二組問題的參考答案是B,可以在文本的最后一個自然段“Never say never”這句話推斷出被采訪者對發明時間機器的態度是樂觀的;第三組問題的答案是B,C,D,E,F。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細節判斷和邏輯推理能力,三組問題的難度層層遞進,從展示性問題,到參閱性問題,再到評估性問題,避免了問題設置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生通過對文中被采訪者的觀點和態度進行判斷,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細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選擇題的設置方式和提問方式與高考題型接軌,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做題思維。

(7)Step 7:文章標題的賞析(6分鐘)

在這一環節,教師將引領學生關注標題,通過兩組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加深對標題的認識。第一組問題是What’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Can you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第二組問題是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Please work in group of four.

參考答案:第一組問題的參考答案答案是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 We translate it into “新發明時代”;第二組問題的參考答案是Tech-based, eco-friendly, teamwork, innovation.(技術性、環保性、團隊性、創新性)

【設計意圖】標題是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篇文章的點睛之筆。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標題,教師設置有關標題的問題,可以有效地探究標題的含義,鍛煉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層理解。對于第二組問題,教師將其設置為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有利于集合小組成員的力量,集思廣益。

(8)Step 8:自我提問(2分鐘)

在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文本中的采訪者提出的問題,提問方式為In your opinion, what else inspires people to invent things?

參考答案: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inventions;The curiosity to explore the unknown;The motivation of helping the disabled.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意圖在于讓學生不盲從作者的觀點,而是帶著問題去思考和自我提問,成為一個積極主動而非被動的閱讀者和學習者。

(9)Step 9:角色扮演(5分鐘)

在這一環節,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開動智慧,進行角色扮演。教師的指令語是Now please work in pairs, suppose one is the interviewer and another is Dr Richard Fairhurst. Interviewer need to think about at least two questions to ask Richard, and Richard need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You will have three minutes to prepare. And after that, I’ll invite several pairs to represent.教師在PPT上面展示角色扮演的要求,如as for the interviewer:the appropriate usage of languge when asking questions, as for the interviewe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ction.

參考答案: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對話如下

S1:So, Richard. You say you’re also an inventor, so what inventions are you working on at the moment?

S2: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Recently I’m designing a machine that can cook in the kitchen. Because I’m a foodie, I always want to have delicious food available.

S1: That’s interesting. And have you met any difficulties when you invent your machine? And what’s your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S2: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For example, people have different taste, but my machine can only cook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enu. In order to solve this, I add a new program that can allow people to input their own ingredients and dosage so that the cooking machine can automatically cook dishes that fits the taste of different people.

【設計意圖】角色扮演環節的設置可以訓練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讓學生親身體驗語言作為交際工具時的使用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對情景、相關信息等的掌握更加全面,并且還有一定的創造空間,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相互合作,鍛煉集體主義精神。

(10)Step 10:布置家庭作業(1分鐘)

在家庭作業的布置上,教師提供了兩個選擇,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兩個作業分別是Option One: Write a summary about the interview. Please remember to: 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terviewer, the interviewee and what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Option Two: Write a passage to tell what you think inspires people to invent things.

【設計意圖】兩種作業的設置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自主安排。第一種作業屬于對文本的概括總結,第二種作業是對文本內容的遷移,這兩種作業都是對課堂所學內容的針對性訓練。

3、教學流程圖

教學流程圖反映了教學過程、活動內容和教學結構,能夠指導教師縱覽文本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教學設計的邏輯性和科學性。圖七是此次教學設計的流程圖。

圖七

4、板書設計

黑板上的板書是教師個人素質和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教學重難點的體現,它能起到“方寸之地、凸顯乾坤”的作用。圖八是本次教學設計的板書設計。

圖八

四、教學反思

首先,在本教學設計中,教師將文本解讀與英語閱讀教學相結合,將教學劃分為了四個大的教學步驟(導入、讀前、讀中和讀后)和九個小的教學活動,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按照展示性問題、參閱性問題、評估性問題的順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嚴格落實新課標所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其次,在指導學生進行文本結構的梳理時,教師有意搭建腳手架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隨著文本信息的挖掘,逐漸加大對學生的思維挑戰。

另外,本節課通過對文章文體、結構、內容、主人公的觀點和態度、標題、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進行探究或實踐,關注到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保證了學生培養的整體性和全面性。

五、結語

本文通過對外研版高中英語新教材中的課文進行文本解讀和教學設計,表明了文本解讀對于開展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解讀文本的主題、文體、內容、標題等形成對教學設計的有益見解,從而引導學生從淺層和深層都能對文本有所領悟和把控,將語言學習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機結合,體現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裴光剛.圖式理論與閱讀理解[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04):30-32.

[3]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11-16

[4]徐玲.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體閱讀策略[J].文教資料,2015,(04):175-177.

[5]閆慧.基于文本解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文本解讀深度學習核心素養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對文本解讀與課堂操作四個“度”的把握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語境層面的文本解讀策略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