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視角下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分析

2021-06-20 06:01方俊濤孫穎劉爽
高教學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多元線性回歸混合式教學滿意度

方俊濤 孫穎 劉爽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高校教學質量關注度的提高,不同教學模式得到更多關注,特別是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得到了快速發展。網絡環境為教學提供了一個多資源的技術條件,并且最終促成了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文章構建了混合式教學的模型,分析了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以及學習資源四個自變量對于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了天津市大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研究結果顯示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及學習資源四個維度均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其中學習效果影響最大。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多元線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5-0107-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have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ronary epidemic period, and online teach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provides a technical condition of multi-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finally promotes a new teaching mode of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blended teaching.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model of blended teaching,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mode and learning resources on the satisfac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B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is paper concluded the satisfac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blended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ur dimens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mode and learning resource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among which learning effect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satisfac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一、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通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并使用到網絡學習平臺。2019年8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互聯網普及率達61.2%,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占網民整體的27.2%[1]?;ヂ摼W+教育正逐步成為新興教學模式。通過互聯網手段彌補傳統教學短板,結合線下教師授課,發展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新型教學模式。然而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傳統思維使混合式教學的開展存在一定困難,國內各高?;旌鲜浇虒W的實施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研究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不僅對高校學生的學習策略的改進而且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在混合式教學研究方面,國內外學者開展了混合式教學的學生滿意度的相關研究。蔣新花運用結構方程分析和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得出國內學者缺少站在學習者角度的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實證分析研究,國外學者在這方面的實證研究也較少[2]。作者在中國知網系統中,分別以“混合式教學”和“滿意度”為關鍵詞,對文獻進行搜索,共查到100篇文獻,統計如圖1所示,發表時間主要集中在2010年-2020年。對收集到的100篇文獻進行分析,關鍵詞主要集中在教學效果、學習過程、混合式學習、自主學習等方面。關于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研究共6篇,這些研究主要圍繞基于混合式教學效果的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3-5],從師生互動[6]、教師形象、學生期望、感知質量、價值感知、學生滿意度和學生忠誠[2]、知識綜合運用、課堂氣氛活躍度、創新能力培養、教學滿意度[7]、學生特點、教師特點、課程特點、系統功能特點[8]等變量或維度構建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指標。

上述學者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現狀和問題,也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但學生視角的研究較為缺乏,由此基于學生視角的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實證分析值得深入研究。作者根據齊春微[9]、翟雪松[10]、李玉超[11]、熊志堅[12]等人的量表提出了影響學生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四個維度。運用多元回歸分析從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以及學習資源四個維度研究了學生視角下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通過發現的問題,優化混合式教學在高等教學中的運用。

三、研究模型及假說

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是否滿意,影響著“線上+線下”教學方式在高校的順利實施,也影響著高校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谝陨咸接?,本研究提出影響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四個維度——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及學習資源。其中,學習環境是指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所接觸到的任何影響學習的環境;學習效果是指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自主性與學生成績等方面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學習模式是指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資源是指學?;蚪處熖峁┑挠嘘P學習視頻與資料的質量;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是指學生對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及學習資源的綜合認可度。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及學習資源共同形成了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自變量。

第一,學習環境和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關系。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高效學習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學習環境會促進學生積極配合老師甚至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劉威童等從個體特征、學習環境、交互程度、學習成就、滿意度等五個角度討論了學習者視角下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得出學習環境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間接正向影響[13]。因此,本文假設:

H1:學習環境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

第二,學習效果和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關系。良好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更主動學習,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孫慧采用問卷調查法和數據分析法得出,在學習效果方面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提高了聽課效果,對混合式教學很滿意[14]。因此,本文假設:

H2:學習效果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

第三,學習模式和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關系?;旌鲜浇虒W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網絡的便捷性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的疑問得到及時反饋,滿足學生個人尋求關注的心理,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趙福君研究得出,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較高[15]。因此,本文假設:

H3:學習模式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

第四,學習資源和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關系。學習資源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質量的學習資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李冬翠,李伯飛研究發現,網絡學習資源的支持性對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影響較大且明顯正相關[16]。因此,本文假設:

H4:學習資源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

綜上所述,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及學習資源是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前因。本研究集中在疫情期間混合式教學的大學生滿意度。因此,本文構建了基于學生視角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研究模型,如圖2所示。其中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及學習資源是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因變量,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是目標變量。

四、研究設計

(一)數據收集和樣本說明

本研究以天津市返校復課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線上隨機發放調查問卷進行數據收集。本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223份,回收223份,并對回收的問卷進行逐一整理和篩查,最終有效問卷為203份,有效回收率91%。近年來天津市各高校開始結合雨課堂、慕課等網絡學習平臺,實行混合式教學活動初步探索。因此,本文以天津市在校大學生為樣本,研究大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具有一定的意義。在203個樣本中男同學占46.8%,女同學占53.2%;大一和大二共占39.4%、大三占41.9%、大四和其他年級共占比18.8%??梢?,被訪者涵蓋不同性別、年級,問卷具有代表性。

(二)問卷與量表

調查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樣本的人口統計特征,包括性別、年級兩個指標;第二部分是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的有關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指標。對所有變量賦值均從低到高排列:1為“很不滿意”;2為“不滿意”;3為“一般”;4為“滿意”;5為“很滿意”。為了確保測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測量指標形成主要分為以下兩個階段:第一,從現有的文獻和問卷中獲取各項測量指標并對調查對象進行訪談,分析并修改問卷具體題項;第二,進行預調查,小面積發放調查問卷,采用高低分組方法分析問卷內容。經檢驗各題項顯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表明量表設計合理。

五、實證分析結果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效度檢驗

本研究設計的量表并非經典量表,因此使用探索性因子的主成分分析法驗證題項與變量的對應關系。本研究從四個維度篩選出12個題項,四個維度也是因子分析的四個因子分別為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學習資源。當KMO>0.9時,做因子分析的效果最理想[17]。不同題項的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問卷總的KMO值為0.951>0.9,Sig值為0.00<0.05,累積方差解釋率81.083%,每個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解釋率均在10%以上,表明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良好。各因子的因子載荷系數均高于0.6,表明整體量表效度良好。

(二)信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數檢驗量表的信度。如表2所示,樣本整體Cronbach Alpha系數為0.943,由此量表可信度非常高。各維度的信度系數在0.843-0.902之間,均大于0.8,表明各維度具有內部一致性及可信度。因此該量表可以很好的反應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

(三)相關分析

通過皮爾遜(Pearson)相關系數,來研究兩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SPSS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各變量之間Pearson相關系數均大于0.6,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各變量之間關系緊密程度高。

(四)回歸分析和假設檢驗

為了研究各個變量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將混合式教學滿意度作為因變量,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模式以及學習效果作為自變量引入回歸模型。同時為了避免樣本個人基本信息對模型產生干擾,也將性別、年級作為自變量納入回歸模型?;旌鲜浇虒W滿意度為Y、學習環境為X1、學習效果為X2、學習模式為X3、學習資源為X4[18]、性別為X5、年級為X6。如表4所示,性別和年級的回歸系數P值分別為0.152、0.762,顯著性水平均大于0.05,性別和年級不會對因變量Y產生影響。根據回歸結果,得到標準回歸方程:Y=0.132X1+0.417X2+0.285X3+0.135X4。檢驗結果表明,H1、H4在顯著性概率P<0.05水平下顯著,H2、H3在顯著性概率P<0.001水平下顯著,四個假設均成立。調整后R2為79.6%,本研究模型和數據擬合結果良好,有效地解釋了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影響。

六、研究結論與反思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將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提出了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模型,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驗證了模型假設,較好的解釋了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影響機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學習模式、學習資源對混合式教學均有正向影響,其中學習效果影響最大。根據前述分析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結果如下:

第一,學習效果是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系數為0.417。學習效率越高,學習成績越高,語言交際能力越好,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滿意度越高。因此學習效果是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本科生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因為上課開小差、沉迷網絡等,造成大部分學生上課抬頭率極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師教授的內容過于枯燥乏味,無法引起的學生共鳴。因此,為提高混合式教學滿意度,高校必須使上課內容多元化、新穎化,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度。

第二,學習模式是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影響因素,系數為0.285。我國傳統的“傳授-接受式”教學模式容易出現灌輸現象,不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等?;旌鲜浇虒W打破了這一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線上線下相結合,兼顧學生自學和教師教授,彌補了傳統教學忽視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缺陷。

第三,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對混合式教學滿意度有正向影響,系數分別為0.132和0.135。學習的網絡環境越好、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熱情程度越高、學習資源越優質、資料共享范圍越廣泛,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評價越高。目前高?;旌鲜浇虒W環境和資源存在網絡不穩定、資源不夠廣泛等問題。因此為提升混合式教學滿意度,高校必須提升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

(二)反思

當今世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數據迭代更新速度快,希望在此基礎上繼續完善混合式教學研究。利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揮混合式教學優勢,根據網絡平臺數據,深度挖掘學生學習數據,以此有針對性的提高混合式教學在天津市開展的質量。加大教師學習教育相關理論,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促進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多元化。

本文的研究模型并未涉及中介變量,今后可以選取合適的中介變量進一步研究。此外,本文只以天津市大學生為樣本,調查了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滿意度。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教學資源不一,不同高校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程度也不一,如果樣本選取更廣泛,本研究的結論會更具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對不同地區的不同高校進一步采集樣本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于朝暉.CNNIC發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網信軍民融合,2019(09):30-31.

[2]蔣新花.學生滿意度視角下的混合式教學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孫莉,郎明非.審核評估背景下生理學混合式教學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2):1253-1257.

[4]鄧詩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混合式教學效果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68-69.

[5]郗朋,馬瑞欣,石常省,等.以直播為特征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施[J].高教學刊,2020,15:10-13+19.

[6]祁神軍,詹朝曦,肖爭鳴,等.混合式教學環境下師生互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以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為實證[J].大學教育,2020(5):46-49.

[7]薛慶節,閆迎春,李秀真,等.混合式教學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06):568-571.

[8]趙國棟,原帥.混合式學習的學生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學教學網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0(06):32-38+79.

[9]齊春微,傅玉荷,方丹依.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方法研究——以學生為視角[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

(14):182-184.

[10]翟雪松.翻轉課堂學習者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

[11]李玉超.高?,F代教育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的需求分析[D].聊城大學,2018.

[12]熊志堅,董倩宇.高校翻轉-混合式教學課程質量綜合評價研究[J].高教學刊,2020(18):1-6.

[13]劉威童,汪瀟瀟.混合式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9,29(01):107-113.

[14]孫慧.基于雨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探究與實踐[J].英語教師,2019,19(19):22-24+30.

[15]趙福君.“現代教育技術”混合式學習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7,27(06):66-70.

[16]李冬翠,李伯飛.高級日語混合式教學中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觀察,2019,8(19):75-76.

[17]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8]郭麗君,曹艷.大學生慕課學習滿意度的影響機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2):69-75.

猜你喜歡
多元線性回歸混合式教學滿意度
2021國慶檔總票房43.85億元 滿意度創歷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基于組合模型的卷煙市場需求預測研究
基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冬季鳥類生境選擇研究
我國上市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效應實證研究
云學習平臺大學生學業成績預測與干預研究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顧客滿意度的供應鏈績效測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