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觀經濟學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

2021-06-23 02:20王立國,李子晗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摘要]將思政元素融入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對受教育者進行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從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微觀經濟學課程中包含大量“思政元素”,從“課程思政”的角度來突出專業課學習中所蘊含的育人功能,是發揮好立德樹人價值的重要環節。要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認同感,激勵學生具備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最終培養出高素質、熱愛祖國、有責任心、有職業道德的卓越拔尖人才。[1]61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以德施教讓學科教學最終回歸育人這一根本目的。

一、創新理念更新方法

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與消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沉浸式、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注重多媒體教具的運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消費者行為理論教學中,把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從學生自身的消費行為出發,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帶領學生科學辯證地認識消費者行為的相關理論及特點,引領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增強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責任感。在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的教學中,讓學生分別扮演消費者和生產者,深入理解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線以及供給、供給量和供給曲線的含義及相互關系。在講授經濟發展時,通過多媒體播放中國經濟發展視頻及圖片,帶領學生感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將數據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將物價水平更形象直觀的表示出來,用圖形說明消費者均衡、不同類別商品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分析與消費者選擇。

二、深挖課程思政元素

微觀經濟學課程中的很多專業知識都蘊含著思政元素,在進行專業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積極融入思政元素,讓學生在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也受到德育啟發。在講解恩格爾系數時,可以將剛剛改革開放時的恩格爾系數與現在的恩格爾系數作對比,展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進一步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十分貼合社會生活,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學習和理解課程的基本內容以及重難點,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微觀經濟學的總體內容。引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政府宏觀調控所帶來的顯著成效,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為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凝聚力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的授課過程中,針對我國農產品市場以及疫情期間產品價格特別是口罩價格相對穩定來展開討論,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原理,凸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引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結合我國發展實際,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經濟問題。知識傳授既要注重專業知識,又要培養家國情懷,充分解讀中國具體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樹立“四個自信”,培養政治認同。以市場供求理論為切入點,深入分析不同時期不同生產領域的發展狀況,解讀我國為何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在新時代我國將經濟發展的目標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在企業生產與成本的學習中,掌握邊際報酬遞減等規律,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企業生產與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整合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在微觀經濟學課程中,效率與公平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概念,效率的實現無關分配的公平。當資源配置呈現出一部分人占有絕大多數的資源,而一部分人僅占有少數資源的狀態時,就會出現分配不公平的現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改革開放使得部分人率先走向了富裕的道路,為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先富帶動后富,在注重效率的同時更加注重公平,均衡發展,不斷縮小貧富差距,在將蛋糕做大的同時,也要將其分均勻,使得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在講授需求理論時,把需求和欲望區分開,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高自身能力,將需求建立在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否則,當能力無法與欲望相匹配時,校園貸等情況就會頻繁出現。在講授機會成本時,要讓學生明確在選擇高等教育的同時,實際上失去了工作機會等資源,所以更應當加倍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好好學習,做到厚積薄發,不虛度大學光陰。在經濟學中消費者均衡是對商品的組合做出正確選擇,要達到消費者滿足的最大化,也就是效用最大化。在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父母,因此要引導學生在消費時秉持正確消費觀,堅持“量入為出”的合理消費原則,不盲目消費陷入“寅吃卯糧”的惡性循環。結合自身家庭實際狀況,認識到現實生活的不易,堅決抵制奢靡、攀比不良之風的蔓延,樹立良好消費觀。微觀經濟學課程不僅僅是一門專業學科,更是引領生活的一種工具,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對于“買”和“賣”給予科學的提示,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開闊其視野。在學習微觀經濟學過程中要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用辯證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有選擇的吸收。新時代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公開等觀念不斷深入人心,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中,不斷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認同并積極參與我國經濟發展建設,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四、提高教師的參與度

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專業課教師,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對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培養全方位發展的人才是時代的要求,作為專業課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要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自覺地將思政內容與專業課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課程思政教學。

五、結語

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也要注重德育。課程思政的目的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堅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擔當起實現民族復興大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優秀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韓雪.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思政實踐探索——以微觀經濟學課程為例[J].農場經濟管理,2020(09):61-62.

[2]王立國,李子晗.課程思政“三全育人”格局的構建[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101-103.

[3]王雅馨,鄭云波.用東北抗聯精神引領思政課程教學模式創新[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107-109.

[4]李洪光,張亞清.東北抗聯精神實踐育人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110-112.

[責任編輯]甄欣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Teaching of Microeconomics

WANG Liguo,LI Zihan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Microeconomics.It explores the potenti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carries on the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learn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to the educatees.It also puts forward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icroeconom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Keywords:Microeconomic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mor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1-07-08

[作者簡介]王立國(1981-),男,黑龍江肇州人,副研究員,經濟學碩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子晗(1996-),女,山東曲阜人,牡丹江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教學(思政)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學科思政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2021年度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究蒲袠I務費科研平臺專項項目(1451PT002);牡丹江師范學院一般項目(YB2021009);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SJGY20190690)

猜你喜歡
微觀經濟學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民辦高?!段⒂^經濟學》案例教學探討
關于民辦高校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微觀經濟學中的包絡定理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