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2021-06-29 01:48吳美枝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34期
關鍵詞:閱讀理解小學生問題

吳美枝

摘要:閱讀理解能力,是指讀者在閱讀文字材料的同時,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運用個人的邏輯思維對文本內容進行認讀、解構、評判、鑒賞、概括與運用,從而實現自身知識結構、認知結構和情感結構的完善與豐富的能力。通過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解讀和剖析,我們可以發現,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遠任務,需要教師持續研究與實踐。在長期的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稍有所獲,本文將從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存在的問題和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力策略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策略

引言:閱讀是一種智力型活動,旨在通過獲取視覺材料而解析文章信息,能使人認識世界、拓寬思維及提升文學修養。豐富的閱讀材料能促使學生感悟生活和體會人生,在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的同時能豐富其認知結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內容講解課文,推薦一些正能量的課外讀物,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用獨特的眼光和縝密的思維去解析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1.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力培養現狀分析

1.1學生缺乏文學常識

語文閱讀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部分,除了必不可少的課內閱讀之外,大量的課外閱讀也是至關重要的,有過實際教學經驗的教師就會發現,但凡能夠在閱讀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基本上都擁有較多的課外閱讀儲備,而那些缺乏基本文學常識的學生,在面對語文閱讀理解時會感到吃力。近年來,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容易遇到理解困難,并且會頻繁的出現錯誤,導致其學習積極性受挫。

1.2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容易犯主觀臆測的錯誤

閱讀理解聽上去雖然像是一個整體的部分,實際上是兩個過程,閱讀是理解的基礎,理解是閱讀的升華,理解的前提就在于學生充分閱讀了文本,并將其中的有效信息悉數提取出來,如果沒能做到,那么理解就會因為有效信息的缺少而陷入到主觀臆斷的問題當中,這種現象在小學生當中并不罕見。比如說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時,由于這一單元的內容主要是文言文和古詩詞,每一句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學生往往會因為粗心遺漏下重要的信息,導致在面對問題時不得不主觀臆斷式的進行回答。

2.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力的策略

2.1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高文學素養

單依靠課內的閱讀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想要獲取更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就必須盡可能的拓展自身的課外閱讀視野,豐富閱讀儲備。首先,小學階段教學壓力不大,因此學??梢詫iT為學生設置課外閱讀課程,作為語文課程的補充。其次,教師要建立常態化的激勵機制,對于主動閱讀的學生進行獎勵,在班級內營造積極閱讀的氛圍。再次,教師還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比如說教師可以開辦課外閱讀知識大賽,就學生經常閱讀的文本進行考核,表現優秀的學生將得到獎勵。

2.2加強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避免主觀臆測

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往往會因為準備不足以及粗心的問題而遺漏重要的信息,信息的缺失會導致理解無法順利正確的進行。為此,學生應當做好課前準備和復習工作。首先,學生在課前應當抽出時間先對課上所要閱讀的文本進行簡單預習,對文章所要講述的內容大概進行了解。其次,在閱讀時要帶著問題去尋找信息,篤定文章中一定有相關信息的想法。最后,就是在課下要及時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復盤,將自己出現的問題進行標注,提醒自己以后不能繼續出現這種低級的錯誤。比如說,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其實也是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考驗,如果學生在閱讀作文要求時出現誤判或者遺漏,就容易導致寫作內容差之千里,因此,務必保持謹慎的閱讀態度。

2.3掌握學習方法

(1)朗讀:朗讀是一種要發出聲音的閱讀方式。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普通話準確朗讀,不隨意加字、漏字。在學生能夠進行流利朗讀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融入感情。層層遞進,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而學生通過朗讀,能夠進一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2)默讀:默讀是一種不發聲音的閱讀方式。在進行默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發出聲音,不點讀和指讀,要用眼睛掃視。在學生能夠用眼睛掃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加快默讀速度,并加以思考,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要表達的情感。

(3)略讀:略讀一種快速瀏覽文章內容的閱讀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快速瀏覽文章的方式初步感知文章內容,或者根據確切問題找尋需要的信息;略讀適用于文章的初步感知或者對某些問題的淺顯認識。

(4)筆記式自主閱讀:所謂的筆記式閱讀,則指的是在閱讀中,能夠自主勾畫重難點內容或者適當摘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記錄個人感受或者所存在的疑問。筆記式閱讀法能夠體現學生個人思考的過程,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地探究、創新,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培養和發展。在加大學生閱讀深度的同時,又有利于學生語文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3.總結

綜上所述,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不僅會涉及到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也會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學生單純只做好其中一部分是遠遠不夠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放棄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靜下心來做好學生基礎能力的提升,才能夠真正地幫助學生獲得核心的語文素養,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春才.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福建茶葉,2020,42(4):255.

[2]唐玖江,榮維東,薛相鋒.青少年課外閱讀推薦書目研究:基于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施視角[J].圖書館雜志,2020,39(5):64-74.

猜你喜歡
閱讀理解小學生問題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芻議英語閱讀理解講評課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我是小學生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