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踐行新課改理念的實踐

2021-06-29 01:48鄧東華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34期
關鍵詞:教學理念新課改語文教學

鄧東華

【摘要】筆者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踐行新課改理念,充分認識到新課改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煥發了語文課堂活力,有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新課改 語文教學 ?教學理念

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新課改,需要教師從根本上轉變傳統觀念,以生為本,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學生全面平衡發展奠定基礎。筆者在語文教學中踐行新課改理念,有以下幾點體會和認識。

一、新課改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

筆者通過深入研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語文教學中制訂總體的教學規劃,以便更加清晰地讓學生習得語文知識,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

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高耗低效的問題,講讀課堂與串講課堂主宰課堂教學,過于強調師講生聽,傳輸單向化,師生缺乏交流,教學缺乏聯系信息。傳統教學下的學生被當做知識的消極接收器,基本沒有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毫無學習興趣,更無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可言?,F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自身則具有巨大的學習潛力,學生是學的主體,沒有人能代替學生的學習,教師是教的主體,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新課改理念強調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師生在互動過程中對知識的積極建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有探求新知、獲取知識的愿望。因此新課改大大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

二、新課改煥發了語文課堂活力

實施新課改以來,廣大教師不斷學習相關新課改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思考自身教學實際,注重研究學生,研究學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了語文課堂活力,尋求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

筆者在初中語文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就能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散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筆者通過靈活設計語文教學方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方案設計的個性化。比如學生學習小說專題時,將教學內容的重點放在小說基本要素以及作者創作意圖的教學上;學生在學習詩歌專題時,教學重點內容則為學生進行詩歌朗誦的教學上,讓學生通過朗誦深入體會其中的感情基調和人的情感變化等;在學生學習散文專題時,將重點放在文中某些物象的分析與探究上。通過充分的課堂預設,以生為本,大大煥發了語文課堂活力。

三、新課改有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中,自主學習的能力首當其沖。語文教師要實現學生建立在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我想學”;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我會學”;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我能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我堅持學”。筆者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強調注重學生自覺學習、自主學習,通過學生的自學感悟掌握語文知識,通過學生的能動式學習實現學習過程的有效性,同時使學習者本身主動而自信。筆者注重培養學生能學的信心,激發學生想學的愿望,點撥學生會學的策略,提供學生堅持學的動力。對學生的學習絕不包辦代替,以培養學生自主操作、自主遷移、自主比較、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如學生學習文言文時,先通過讓學生對照注釋查工具書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大意,然后通過學生的生生互動,解決學習文言文知識的障礙問題,筆者所做的是只需對不同層次學生做分類指導即可。

四、新課改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币虼?,無論是交際還是人文都不可能離開語文要素。

受傳統應試教育過于強調分數的影響,導致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語文教師認為只要按照教學大綱走、及時跟進教材進度、把該教的教了就可以了;有些教師習慣于將生字、生詞、句子從文章中分解出來進行單純的語法講解,過于重視概括性和理解性教學,導致文章整體性被破壞,語文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降;有些教師將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單純視為思想品德教育,將思想道德觀念強行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對其感情的關注;有些教師對文章本身的思想意境過于重視,就現實生活與文章原本所想表達的思想相脫離,導致教學思路整體發生偏離。

筆者在教學中認識到語文包含聽、說、讀、寫四大核心要素,除此之外還有語言積累、審美情趣和思想品德等間接影響要素,語文教師要讓這些要素有機完美地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完整地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為避免出現以上問題,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善于以語言思想文化作為起點,將人文性貫穿于語文知識學習中,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中所抒發的真實感情,幫助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目標,開展語文學習討論活動,發掘學生自身學習語文的潛能,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以此形成適合自身的個性化學習方式,由此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實現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8年6月。

2、《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情感價值》,作者:李紅緋,《語文建設》2020年4月刊,總第439期。

猜你喜歡
教學理念新課改語文教學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