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探究

2021-07-01 09:51甘紅燕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關鍵詞:預習培養策略思考

甘紅燕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所以學習習慣必須從一年級抓起?!碧幱谝荒昙夒A段的學生,他們本身喜歡模仿,能夠被塑造的空間更大,習慣最容易養成,借助有效的、系統性的教學培養,引導學生在達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實現良好的習慣培養。本文先簡單介紹培養一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意義,然后就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預習;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153-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one

GAN Hongyan? ?(Kushui Street Primary School,Yongdeng County,Lanzhou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mentioned: "good learning habits are formed from childhood,so learning habits must start from the first grade." In the first grade stage of students,they like to imitate,can be shaped more space,the most easy to develop habits,with the help of effective,systematic teaching training,guide students to achieve learning tasks at the same time,to achieve good habits.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and then analyzes how to cultiva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Training strategies;Preview;Thinking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尤其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因此,數學教師在對一年級學生進行授課時,需要根據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使其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并將這一習慣堅持下去,終身受益。

1.培養一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意義

首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當下一年級小學生學習中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更有自主性,他們往往能夠充分利用時間,有規律地展開學習和休息,往往不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過多監督和指導,這就是良好學習習慣所帶來的自主能力的體現。其次,鍛煉小學生的思維方法。很多研究者認為,實現數學的教學開展,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智力成長,這點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而學生所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其實就只是一種更為合理的學習思維及方法,長期堅持會讓小學生養成習慣,并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的學習和生活。最后,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興趣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如果能夠在數學教課過程中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數學教學的輔助就成功了一半。根據對小學生心理和心智發展的分析,他們對知識的感知力更多地取決于他們對這方面知識的興趣,有了這種穩定而積極的興趣,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學成果,并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2.小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1)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對課堂教學來說,預習能夠直接對其開展的效率產生影響,所以,引導學生實現合理的預習習慣培養極為重要。雖然學生小,但培養起來卻容易,只要教師堅持訓練,同時在課堂中給學生灌輸預習的方法,予以正確指導,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掌握。良好的預習習慣包括明確預習內容,閱讀例題,能知道例題的解題方法,嘗試相關練習,將不明白的知識點進行標記。根據心理學家的相關研究實踐,促進學生的預習習慣培養,能夠讓學生更早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而且預習能夠引導學生在真正教學開戰之前對學習進行探索,并在這種探索里面,對遇到的問題提前進行研究,能提升他們的求知欲,也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堂學習。

(2)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

很多學生在家里都備受寵愛,甚至是家里的少爺或者公主,家長幾乎包辦了一切,針對這種情況,會反復要求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就是最棒的學生。經過一周的訓練,學生逐漸能獨立準備好所需的學習用品。學生在課前學習上具備良好的習慣主要有:在桌面上擺放好課本以及文具,或是課堂上講課內容中需要的一些工具。比如,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這課時,提前準備好1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上課用起來直接可以拿出來觀察、對比。再如每節課學生都應自覺準備好小棒,隨時都可以用來數或擺。

(3)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學生的課堂學習主要是通過聽以及說還有讀寫等行動來實現的,其中懂得如何傾聽是其中的關鍵之一。善于傾聽就是學生要專心地聆聽老師與同學的話語,要理解其對話,也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還要有耐心,認真聽完老師或同學的講話后再發言,即使同學的發言有錯誤,也要等其話講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稊祵W課程標準》里面明確表明,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各類的活動里面,并且懂得傾聽和交流、表達。因此,要讓學生從小開始養成傾聽這一良好習慣,不僅要讓他們認真去聆聽,更要在一個能夠操作的、具體要求前提下,進行傾聽。比如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編一些口令,比如認真聽或者身體坐直等口令,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傾聽,同時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快樂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傾聽,作出積極反應。

除此之外,作為教師,也要注意教學方法,認真備課,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等活動,使課堂生動有趣,方式靈活多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努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切入點。教師要懂得發揮自己的聲音優勢,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配不同的語速和語調,以吸引學生聽講的注意力,小學生注意力差,維持時間比較短,所以需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善于吸引學生注意力。

(4)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作業能夠直接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反映,很多教師都借助作業來對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了解,同時開展針對性的學習輔導,尤其對于那些還沒習慣認真去對待作業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實現學生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培養包含了:一是學生要對題目認真審視,在運算時要認真核對。要想正確解題首先得理解題意,在讀題時要認真、仔細,不要漏看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二是對于已經完成的作業,要獨立進行檢查和驗算;三是要養成及時改錯題的習慣,要弄明白是哪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四是使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書寫要做到少涂改,干凈整齊。此外,讓學生改掉家長陪寫做作業的情況。學生只有實現了完善的學習習慣培養,才能促進自身的成績提升,而且只要教師引導的方法得當,而且堅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那么學生就能夠很好的養成認真作業的良好習慣。此外,教師在檢查作業時可以予以一定的鼓勵和表揚,或者開展個人或小組競賽,進行優秀作業評比,把好的作業展示出來,既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又不容易讓學生對作業產生抵觸情緒,在寫作業時不會隨便敷衍,而是認真的完成,且正確率高,培養孩子認真、細心的習慣。

(5)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習慣

在數學的課堂教學里面,實現數學思維的思考是最為重要的事情,思考帶來問題,問題引發思考,只有這樣的過程,才能讓學生更加了解到數學所涵蓋的本質信息以及價值,也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思考習慣及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小學階段,學生在數學學習的行為,本質上還是思維性的行為,只有多加思考,才能更好的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及掌握,主要從以下兩方面來努力。第一,要促進學生思考的欲望引導,善于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創設思考情境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夠引導學生踴躍答題,比如開放性題目,□○□=9 ,10=□○□時,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獨立解題,然后分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在討論中動腦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思考問題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習的興趣。第二,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鼓勵他們主動的對問題進行多方探索,并進行多樣化的思考開展。一旦學生形成了這種積極的思考習慣,那么學生在思維方面就能夠實現質的飛躍,在獲取到學習靈感的同時,就能夠實現創新的思考和實踐開展。此外,學生在做題前,要認真讀題,對于沒有理解的題目就多讀幾遍,直到學生能夠完全理解為止,讓學生從主觀上愿意去學習,教師和家長不能著急,孩子讀一遍不會就告訴怎么做,把孩子獨立思考的火苗扼殺掉。

(6)培養孩子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問題的“生活化”,讓學生能夠明白數學在實際生活里隨處可見,更能夠讓學生實現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平時經常接觸到的東西入手,在具體事件中進行學習,可以通過“畫一畫”、“數一數”具體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到知識。比如,在認識人民幣教學中設計模擬購物環節:出示幾種文具用品的價格,請小朋友分別當營業員和購物者,現場模擬購買文具用品。在買與賣的過程中感受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及計算算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課后的家庭作業安排:可以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去超市里逛逛,找一找哪些商品的價格是一元,依照自身需求獨立進行購物活動。這樣做,讓學生在生活的實踐里進行學習,并將數學的學習融入到實際的生活中。

3.結語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能夠更好的推進學生從學會直接到會學進行轉變,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今后的學習開展。然而,這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慢慢養成的。在數學學習上,良好的習慣培養是與每天課堂的學習分不開的,比如學生的預習以及復習行為,比如學生課堂的聽講,比如學生的課堂思考還有反思學習等,都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在此過程中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羅春英.淺析培養小學一年級數學合作學習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2016(23).

[2]蔣振邦.淺析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4)。

[3]陳倩.小學一年級學生體驗數學途徑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 (5):130.

[4]孟光吉;;習慣,打開學習之門的鑰匙——談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03).

[5]賈嬌.小學一年級新生學習適應性現狀調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預習培養策略思考
例談自主識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鮮活”口語交際課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淺談職高生的數學課前預習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