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生成性資源,構建有效實驗教學

2021-07-04 05:45劉桂花
數理報(學習實踐) 2021年6期
關鍵詞:生成性有效教學

劉桂花

摘要:本文將從表現性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學過程的優化等方面例談初中科學實驗課堂中利用生成性資源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生成性;有效教學;表現性目標;板快式教學

生成性教學是指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師對學生的需要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的及時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課程的教學形態。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把握實驗中的生成性資源,把意外的小插曲轉化成寶貴的課程資源,讓動態生成性資源為科學教學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讓科學實驗教學更有效。

一、關注表現性目標,實現教學目標的合理化

表現性目標強調學生與情境的互動,強調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教師應根據實際及學生的行為變化,隨時獲取相關的反饋信息,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基礎,通過優化的課堂調控策略,調整教學行為,對預先編制的教學目標進行及時修正,提煉和生成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從而在課堂上產生超越預設目標的“突破性”教學效果。

二、巧用提問,為生成性資源做鋪墊

在學習任何一種新知識之前,每個學生頭腦中都具備了自己所特有的認知基礎、知識經驗與社會閱歷等,對周圍生活世界存在不同的困惑,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困惑,及時捕捉,積極引導,把發言權還給學生,促使生成性資源在動態中生成。因此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要盡可能創設實驗情境、創造科學探究條件,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問題中進行有效教學。

案例:聲現象的余音

在學完“聲現象”后,學生通過大量的科學小實驗已經掌握了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等知識,此時離下課還有五分多鐘。但是在有限的剩余課堂教學時間內要對聲現象進行面面俱到的拓展是不可能的,應選擇哪些科學知識進行拓展呢?教師馬上引導學生對聲現象進行提問,你還想了解聲音哪些知識。有的同學就提了這樣一些有趣的小問題: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引起的,為什么有時候我們的手腳在振動時卻聽不到聲音?

(2)超聲波雖然頻率很高,為什么沒把我們的鼓膜震破?

(3)假如沒有了聲音,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4)為什么吹裝有不同高度水柱的玻璃杯,聲音不一樣?

(5)教室里有墻壁,但為什么聽不到回聲?在山谷里為什么可以聽到回聲?

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馬上利用教室后面堆積的廢塑料瓶,有選擇性挑選了第4個提問進行本節課生成性科學實驗探究,指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吹裝有水柱的玻璃杯,聲音產生的原因是什么?觀察吹裝有不同高度水柱的玻璃杯聲音有什么不同?

三、捕捉學習沖突,尋求有效生成性資源

“沖突”是一個人已建立的認知結構與當前面臨的學習情境之間暫時的矛盾與沖突,是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知識之間存在某種差距而導致的心理失衡。根據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課堂實驗教學中捕捉學生存在的學習沖突,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模擬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課堂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精心提煉出適合學生能力發展要求并能啟迪學生思維的關鍵性問題,通過巧妙地引導和點撥,使學生找出解決沖突的方法。

案例: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實驗探究是本節課最重要的環節。大部分小組都能按照教師預設的要求在杠桿兩端掛鉤碼的方法進行實驗。但是我發現了一組同學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掛在杠桿的兩端向下拉的方式使杠桿平衡。我很是驚喜又是擔心。如何處理這個實驗方案呢。如果把這個意外放大,將會影響整節課的教學設計。結果我還是充分利用了這個教學資源,引導全體學生對這個小組的實驗方案進行了評價,而且啟發學生進行“彈簧測力計在不同方向拉杠桿時的平衡條件”,建構了一個新的科學探究課題。

在這節課中,我及時捕捉了課堂中的意外事件,極富動態性,把學習探究的主動性真正地還給了學生,構建了一節精彩的有效課堂教學。

四、大膽嘗試板塊化教學,創造生成性資源

“板塊化”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教學中,考慮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可將教學分為若干板塊,在每一大板塊的教學過程中,都形成幾個相互聯系,逐步推進的知識、能力的小板塊?!鞍鍓K化”教學模式是以教師預設為基礎、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設計學習過程的,創設各種探究情景,使老師獲得更多的生成資源,使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案例:測液體的密度

引導各個小組利用實驗臺上的儀器進行設計實驗方案,如何測液體的密度。學生各提出了4種不同的方案:1、先測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將燒杯中的液體部分倒入量筒中測體積,最后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2、先測空燒杯的質量,把液體倒入量筒中測體積,再將量筒中的液體倒入燒杯中測質量;3、先測空燒杯的質量,把液體倒入燒杯中測出總質量,然后把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體積;4、先測空燒杯的質量,將液體倒入量筒中測體積,再將量筒中液體部分倒入燒杯中,測出總質量,最后測出剩余量筒中的體積。

教師分別從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每組方案的創新性等方面進行了充分肯定的評價,然后把實驗分“板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進行自主探究,要求學生在實驗中記錄測量數據,并分析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差。然后老師把各“板塊”進行整合,在學生實驗結果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不同的實驗方案為什么測出的相同液體的密度值不完全相同呢?有的測量值為什么會偏???有的測量值為什么會偏大呢?”

科學教學是一個富有變化的動態生成系統,是一個不斷前進發展的環境。教師要靈活機智地處理生成性教學資源,用動態生成的教學觀念調控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應學生而變,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靈活調整教學設計,通過對生成性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構建輕負擔,高質量的有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梅亞林 .把握學生生成,演繹課堂精彩. 物理教學探討 2010,2

[2]談初中科學生成性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http://kx.zxxk.com/Article/1001/89810.shtml

猜你喜歡
生成性有效教學
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使課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語文課堂策略
關于小學語文課堂動態生成性研究
淺析高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法
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成性研究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探究式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