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經濟發展

2021-07-11 10:52盧守珍
今日財富 2021年17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農民人才

盧守珍

我國是農業大國,只有有效促進農業發展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信息化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才能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真正將三農建設落實到位。但在當前的農村農業工作當中,農業信息化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對于農業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本文對于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經濟發展作了簡要的分析,提出了幾點關于農業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建議,希望能夠促進農業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一、前言

21世紀是各種信息技術不斷應用發展的世界,信息技術已經逐步取代機械、勞動力等因素,成為生產力變革的重要主導因素之一。在農業發展當中,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促進農業信息化以及產業化的實現,使得農業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信息化是經濟發展的產物,主要指的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信息網絡為手段,多元、靈活、便捷地處理農業信息,拓展銷路、降低成本,促進農民收入增加。當前,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三農問題的關鍵環節,因此,必須要加強農業信息化水平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二、農業信息化的現狀與問題

(一)政府對農業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低

政府對于信息化發展的重視程度低是使得農業信息化發展存在阻礙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由于政府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只有政府開始引領農民走向信息化的農業發展道路,農業信息化才能真正發展起來。但是在當前我國的農業建設當中,許多政府對于農業信息化這一塊的重視程度還有所不足,或者說認識水平也達不到。與農村現代化建設相比,農業信息化建設往往被政府官員放在更加次要的位置,對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也就不能夠投入足夠的資金以及人才,農業信息化很難在農村中推廣普及開來。另外,我國幅員遼闊,農村地區廣博但是各有各的特點,政府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程度不足,也就是得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不能夠因地制宜,而采用同樣的方法,使得農業信息化建設缺乏科學性,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偠灾?,政府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低,使得農業信息化很難真正得到落實。

(二)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不完善

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不完善是農業信息化建設缺乏足夠的基礎支撐。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其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對于信息化建設也就更難以達到城鎮的水平。以互聯網普及率這一點來說,2020年我國鄉村互聯網普及率遠遠不及城鎮互聯網普及率,而在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使用到互聯網這一現代化工具,互聯網普及的不足使得農民沒有辦法了解前沿的農業信息,對于信息化技術也不能夠良好的掌握和運用。通常來說,一個省份對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往往由各負責農業的地方政府部門負責,其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的投入取決于當地的財政收入,而財政收入不足的地區,其基礎設施就更加不完善。在一個省份當中,各個地區之間存在著經濟差異,也就是在一個省份內部的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平衡,農業信息化也難以實現協調發展。

(三)農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滯后

農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的問題也是使得農業信息化發展存在阻礙的重要問題。由于人才是地方發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人才配備的完善充足,農業信息化發展才能取得長期良好的進步。但是在當前年輕一代的擇業目標上,不將農業作為自己的首要選擇方向,政府部門對于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足,也就忽視了對于人才的招收和引進,更加不用說人才的培養。而對于原本就從事農業的人員來說,其本身的基礎素質就比較低下,文化水平可能有一些低,對于農業信息化的認識必然會存在著不足。也就是說,從人才的角度來看,農業信息化問題出現了極大的人才斷層及年輕高素質的人不愿意加入農業部門,而原先的農民素質又不足,難以支撐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人才的問題必須要提高到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斷引進新興人才,將農業信息化技術帶入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信息化才有可能實現。

(四)農業信息化供給側發展不完善

農業信息化供給側發展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幾大農業信息化主體方面。首先,從農業信息化的生產企業來說,其對于農業信息化的認識水平不夠,認為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對于自身企業的發展沒有較高的益處,且進行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比較高,周期比較長,很難在一定時間內看到投入產出的實際效益。對于農民來說,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于農業信息化發展的認識程度則存在更明顯的不足,在較多的地區,農民很難以接觸到互聯網,也就無法使得農民與市場兩者實現信息的對稱與溝通。農民在無法掌握市場信息的條件下,常常會做出錯誤的生產決策。而當政府部門介入管理時,農民也會因為自身認識水平的不足,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產生較強的抵觸情緒。最后,對于政府部門而言,進行農業信息化的建設。所能帶來的實際收益也并不是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可以看到的,政府部門為了自己的政績等因素的考慮,往往會將目光投向那些實際產出更高。政策決策方面對于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也就有所降低??偠灾?,市場的發展帶來大量的信息對于農民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這些沖擊并沒有使得供給側發展的完善,反而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加以解決。

三、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一)發揮政府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要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首要的是要發揮政府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于農民以及農業生產企業來說都是一項新鮮事物,就政府在其中發揮帶頭作用,才能促進農業信息化更有效地建設。在十八大報告中,我國已經將農業農村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十九大報告中更是指出了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政府需要不斷加大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投入,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有一個更完整清晰的規劃。發揮政府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不僅僅是要加大資金投入,更要加強知識技能的普及與教育,在人才引進、技術推廣方面,政府需要不斷發揮作用,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另外,政府部門要對于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有詳細的認知,要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業信息化的建設。

(二)提升農業信息化資源供給力度

提升農業信息化資源供給力度,就是在供給側對于農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撐。政府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首先政府在各項信息化資源的普及上一定要加大力度,加大功夫,促進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落實和完善。另外,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可以更多的引進一些高科技型的農業發展企業,利用龍頭企業帶動當地農業的發展。而在對于本地一些農業生產企業的鼓動和教育過程中,也要幫助其不斷提高對于農業信息化的認識,讓農業生產企業從更長遠的目標出發,助力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對于農民的普及與教育需要長期的工作,要在日常的生產與生活過程中提升農民對于農業信息化的認識,降低農民抵觸和防備的情緒,實現農業經濟發展。

(三)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置建設

只有不斷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促進農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要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多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因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偉大的工程,僅憑單方面的努力必然難以實現。首先,政府要解決大范圍內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對于互聯網的普及,要讓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使更多的農民能夠享受到互聯網帶來方便和實惠。對于比較重大的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政府也要帶頭投資,調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到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去。在各種微型的農業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政府可以與銀行聯合開展貸款扶助項目,對于有意向進行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購入的農民提供一定的政策幫扶,共同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加大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

人才培養問題是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需要我們從各個角度出發,加大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首先,各地區農村農業部門必須要加強人才引進,可以與各高校開展合作,加強農業人才的地區培養,讓農業的先進知識分子帶來農業信息化的相關知識,并使其在農村得到推廣和普及。其次,對于本地區農業人才也必須不斷加強培訓。提高其對于農業信息化的認識并且加強其實踐能力,是農業信息化真正能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在農業人才的銜接培養上政府部門可以請一定的專家來農村進行農業信息化基礎知識的培養和教育,讓更多的農民都認識到農業信息化的基礎知識,操作方法等內容,更多的連接市場,了解各方面的農業信息動態,調整自己的農業生產,提高自己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并最終促進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我國的農業發展仍然有巨大的進步空間。農業信息化建設正是我們在向著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只有不斷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才能提高農業發展產業化水平、增強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力,以農業帶動農村發展、帶動農民富裕,建設美麗鄉村。因此,針對于當前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的現狀與問題,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對于問題進行解決,實現利用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街道財政經管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農民人才
耕牛和農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前7個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增加12.2萬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農民
新政府會計準則規范公共基礎設施處理
毛遂自薦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