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課程設計研究

2021-07-12 07:09徐月梅
探索科學(學術版) 2021年4期
關鍵詞:課程設計教學策略音樂

徐月梅

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第四中學 河北 唐山 063600

音樂是一種文化。音樂與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的音樂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地域性音樂是極具藝術靈性的,是我們了解探析當地文化習俗的一扇窗。音樂課程將音樂與文化結合起來,讓學生對音樂產生熟悉感,讓學生對文化產生認同感。音樂與文化的相輔相成促使小學音樂教學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課程設計的目標選擇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設計的教學期望,是貫穿課程設計始終的基本準則。課程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對于課程內容和課程標準的理解,更多程度上反映了課程與教育目標以及教學策略之間的銜接關系。教師在選擇課程設計目標時既要考慮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要針對地域性特色文化進行補充說明。

教師基于地方文化傳承進行課程設計首先要考慮情感目標,即學生通過音樂的學習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與希望的美妙。在學習音樂中,學生經過教師潛移默化的熏陶逐漸產生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并最終建立對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家鄉的音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能打動人的內心。學生年齡小,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對于家鄉的了解和情感都處于朦朧階段。因此,他們對于家鄉文化的理解依托于小時父母哼唱的兒歌中,依托于爺爺、奶奶的絮叨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當地文化的深厚與源遠流長,通過文化觸動其不敏感的音樂神經。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情感目標之后要立足于實際課程,幫助學生建立發展性目標。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地方性文化遭到一定的破壞,但同樣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教師要向學生明確發展性目標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地方文化與地方性音樂需要拯救。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預先收集的資料讓學生意識到“拯救”地方性文化和地方性音樂的重要性,而“拯救”地方性文化與音樂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

二、課程資源的選擇原則

音樂課標指出:應將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作為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實現學生了解熱愛民族文化與音樂。在明確課程目標之后,教師需要慎重選擇課程內容。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讓當今的我們逐漸陷入“浮躁”的境地。人們很難花費幾個小時去聽一場地方戲曲或觀賞一場音樂劇,很多時候大部分人都選擇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接受音樂和文化的洗禮。

在選擇課程資源前,首先要明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學生學習的作用。中國之所以發生新課程改革究根結底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原有的傳統音樂教學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教師在選擇課程資源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在保證課程內容屬于地方性文化下的音樂發展這一大前提下,學生有選擇課程資源的自由與權力。當然,這一選擇并非是絕對自由。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原來那個被動接受的角色,教師要能夠適應學生被動到主動的角色轉變。轉變教育理念,革新教學策略的同時要正確處理安排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資源。

融合性原則是教師“選擇”課程資源時必須遵守的另一個基本原則?;诘胤轿幕瘋鞒械男W音樂課程設計,自然要設計到新事物與舊事物的“接替”,但很多情況下接替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替代而是融合之后的新生。學生從爺爺奶奶輩得知的兒歌童謠與從父親母親這一輩了解到的兒歌童謠存在一定的差別,造成這種差別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時間。時間的流逝使得一切都變得模糊,滄海變桑田仿佛只在彈指間,但是教師讓學生意識到“融合”的實際意義。正是因為“融合”的存在,使得地方性文化與音樂結合的更緊密,這是學生“根”的起源與發展,了解地方文化學習地方音樂即是學生的一場“尋根之旅”。

三、教學方法的設計

教師要改變小學音樂課程只重接受學習、強調死記硬背的教學現狀。傳統音樂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前學生平均家庭條件較差,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無法接觸到電子琴、古箏以及鋼琴等樂器。隨著科技地發展,學生有了屬于自己的智能手機。在這個人手一部手機的智能時代,樂器等原本與現實具備一定距離的音樂課程資源唾手可得。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通過革新教學策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合作教學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確保每個小組的人數以及音樂素養相差較少。教師要求每個小組演奏一個作品,樂器的種類與數量沒相應的限制,音樂的題材沒有相應的限制,但是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其中,并且學生們在創作過程中肯定會有限選用地方文化較為濃厚的音樂素材,因此學生對這些素材敏感度高,了解程度較深在創作過程中使用更便捷。

當然,教師還可以采用實踐體驗法。教師帶領學生實地走訪當地有名的民間歌唱藝人,通過與民間藝人的實際交流來領略感受地方文化的變遷。學生們通過欣賞藝人的表演,了解藝人的演出形式以及創作過程感受地方文化的脈動。每個學生踩在腳下的泥土便是滋潤音樂生長的土壤,只有實際去感受、去聆聽、去歌唱以及去表演才能深入了解音樂本來的面目。教師還可以使用游戲教學法,地方文化專項探究法等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只是輔助學生了解學習音樂的一種手段。音樂是一門極具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學習除了需要探究音樂本身以外還需要了解音樂生長所處的環境—地方文化。

猜你喜歡
課程設計教學策略音樂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基于手機的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策略研究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