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成效及問題審視

2021-07-16 06:49卓陽華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綜合素質中學生

卓陽華

[摘? 要:隨著新課改逐漸推行與實施,很多學校根據新課改的相關標準來開展教學工作。在新課改中,比較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要求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還要將對學生評價的結果和學生的畢業以及升學都要所有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推進了課程的進程,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成長方式的轉變。但就當前的情況而言,雖然有部分學校踐行了新課改的想要要求和標準,但是所獲得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并不是很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對綜合組織評價的理論研究得不夠透徹、對評價的目的不夠明確、評價的方法不正確等,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導致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了形式主義的傾向。尤其是對于當前的中學生來說,在新課改下要注重評價的成效,對于這些問題,要進行審視,并且要找到相關的解決措施,完善教學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關鍵詞:中學生;評價成效;綜合素質]

在新課改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中學生發展狀況綜合組織評價,這是一種新的評價機制,和時代發展的趨勢、規律是相符合的。能夠充分的將新課改的要求和標準呈現出來,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的理念,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個性化,從而促進學生進步和發展。在近幾年中,社會各界比較關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所獲得的成效,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對問題進行相關的思考,從而找出解決的辦法,促進中學生更好、更穩步的發展。

一、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效果

1.轉變人們的評價價值取向,更新人們的育人觀念

對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價,從而能夠激發老師的人本意識,把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體現出來。教師進行評價的方法、評價的內容和評價的目的都是具有全息化、多元化和發展性的特點。評價的主體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過去評價的主體就是教學的教師,評價的方式是比較單一的,在新課改之后轉化為互評和自評的結合,并且也非常的重視多方互動和參與的單一評價;評價的內容要更加的全面,不但是考慮到學生的長遠發展,還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閃光點,教師要深入了解;評價的方式和評價的觀念發生了轉變,不僅是會指導教師,還會指導家長的教育和學生的發展。在過去,家長、教師、學生都是只重視期末的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但是對于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和情感因素的發展都得不到重視,在開展綜合評價之后,學校、家長和教師都已經由過去關注學生的分數提高,從而轉化為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綜合素質評價推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進程,促進了教育和諧

綜合素質評價是當前開展素質教育評價觀的直接表現,同時也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工作的有效載體和有力的抓手。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主要包含了科學、人文、藝術等公民最基本的素質要求。這樣就將單一的評價方式轉化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這對于學校改革辦學的思路、形成辦學的特色以及提升教育品質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當學校在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方式更是以人文、民主、開放為基準。評價者和評價對象是相互平等的,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和他評,學生和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教師幫助學生,促進共同成長,教師和家長相互合作,實現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在這種氛圍中,學校的風貌會得到很大的改進,不良現象也會減少,能夠逐步的提高學生的自律意識。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存在的問題

1.相關理論研究不夠透徹

對于綜合素質,其實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在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的工作時,教師一般是把一些測試和考試過程中沒有涵蓋的課程,并且和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最直接的關系的內容作為認定的依據,但是當前在學術界對于綜合素質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所以就當前來看,綜合素質的概念還不是很嚴謹,基本的理論研究還沒有完全到位,這樣就會讓教師和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指標體系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維度還存在很大的差別和較多的問題。一是在很多的地方還沒有全面的對學生成長的相關因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而是把一些形式上的內容作為評價的指標,比如在開展道德品質的評價時,如果學生在看見老師之后沒有給教師打招呼,那么這個時候便會直接被認為是不尊重該老師,這種認定方式,雖然在出發點方面是比較好的,但是這樣獲得的效果是比較差的。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的內容不能被量化,但是如果是量化出現不科學,那么就很容易出現評價異化的情況,不能客觀將事實呈現出來;二是內容比較模糊,指向性較差。在很多的地方開展評價指標設計的時候,不能客觀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操作的性質是比較差的,如果是沒有把那些客觀指標比如心理健康和學習的動機等添加到評價的指標中去,那么就會對評價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指標和評價維度的時候,這些差異性就沒有對被評價者有一個全面的評價,不能全面的了解他的綜合素質。

2.評價方法不夠成熟,相關依據不夠

人的因素是存在很多的元素和多個維度特點的,構成也是比較復雜的。在評價學生的個體綜合素質時,尤其是評價的心理和心理等素質的時候,沒有科學的評價手段。在當前,有部分學校在使用評價素質的方式時,還是采取的主觀評價,通過評語和量化評分進行。這種方式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效果卻沒有被體現出來。并且在評價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會感覺到評價素質的材料不是很完整,有時材料都是虛假的,評價的過程是有所欠缺的,在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時候,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日常的表現,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學生,如果學生的數量比較多,那么教師在觀察的時候就有一定的困難,很有可能造成遺漏,最后就變成形式主義,從而就會影響到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熙龍.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成效及問題審視[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9(06):23-26.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z].教基廳[2002]26號,2002—12—27.

南寧市馬山縣金倫中學? 廣西? 南寧? 530600

猜你喜歡
綜合素質中學生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提升辦公室秘書綜合素質,助力企業發展
高技能人才評價模式創新
以心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
淺談規劃展覽館講解員的綜合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