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故事教學法

2021-07-16 07:14鐘清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語文教學小學語文

鐘清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類學科,關系到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與學生未來的學習息息相關。由于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認知發展規律高度契合,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有優勢。本文就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在語文教學中以故事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語文教學]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基礎學科,語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對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表達能力,更加和諧地與世界相處,還能使之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和邏輯思維能力。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一談對故事教學法的理解和認識。

一、以故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雖然學生進入小學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識字能力,也有不少學生能夠憑借字典等工具書查找字詞,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識字教學的結束,反而意味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啟。在這個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還要讓學生在濃厚的探索熱情的牽引下對文字及其背后的故事產生興趣,這樣他們才能通過品味漢字的形、音、義發現漢字之美,進而領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要想讓學生在識字時生成情感認知,我們不妨將一些小故事恰到好處地融入其中。比如,在學習“恥”字時,我們可以將《許由洗耳》的故事引入教學:在上古時代,堯想將帝位禪讓給許由。然而,向來以清高自居的許由聽到這些消息后便連夜逃到了箕山。堯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以為許由是謙虛使然,于是在更加敬重之余又遣人去請,并轉告他:“如果您不愿擔任帝位,做個九州長可好?”然而聽到這一消息的許由更是以此為恥,忙跑到潁水邊上掬了一捧清水洗耳。也就是說要讓“恥”“止于耳”。如果聽到不好的事情還要傳謠,就是不知“恥”了。這樣的小故事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從故事中領略文字的魅力,還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從而高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之能夠在與周邊伙伴的團結互助中對文字及其背后的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將一些蘊含著文字信息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要求他們根據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找出相應的漢字,然后講述文字背后的故事。比如,我們可以將一張繪有連綿群山的圖畫展示給學生,讓其就圖畫內容找出具體文字(如山、出,該題無固定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即可)。經過熱烈討論,學生勢必會對文字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選擇故事時我們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切不可牽強附會,倘若文字背后有真實的故事,我們就拿來用,至于那些為了活化教學內容而編纂的文字故事,我們也應該在教學中解釋明白,以免學生因此形成錯誤認知。

二、以故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生正處在由聽說向讀寫轉變的重要時期,倘若我們能在這一階段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分析能力,那么,他們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勢必會受益匪淺。因此,語文教師不妨借助故事的獨特魅力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挑選精彩故事,通過故事講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好,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此,他們方能在興趣的指引下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之中。比如通過舉辦一些講故事比賽活動,使學生在交流與分享中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還能使之在有效提高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感知閱讀的獨特魅力,從而真正愛上閱讀。

(二)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理解能力

每一篇精彩故事中都有鮮明、生動而立體的人物形象。通過分析這些人物形象,學生不僅能對故事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經過對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學生不僅能對故事主題及作者的創作情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還能在對內容、人物等的分析中提升概括、提煉能力。

三、以故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向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卻令多數小學語文教師深感無力。為了響應素質教育、核心素養培育等教育改革理念,也為了更好地契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及天性,故事教學法引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最合適不過。對于優秀文章,修辭手法的成功運用不過是滄海一粟。除此之外,真摯的情感、科學合理的結構、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以及詳略得當的敘事技巧都是一篇好文章的要素。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不妨用精彩的故事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之能夠找到寫好文章的訣竅。比如讓學生選取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做“小練筆”,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使之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愛、惡、喜、憎等情緒融入寫作中,最終收獲“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的效果。

四、通過故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故事教學法的運用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于這一點,我們從講故事、分析故事中便可窺見一斑。其實,故事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絕不僅僅限于口語能力的優化與提升,更對學生心理素質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當學生想要將某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講給同學時,他就必須對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等主要情節有大致的判斷和概括,然后站在聽眾的角度認真思考,以確保同學聽了自己的故事后有預期之中的效果。通過這樣的信息提煉與歸納、整理,學生不僅能有效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在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的過程中獲得一番別致的情感體驗。

五、結語

小學生對社會認知度低且好動,故事教學法不僅能以精彩的故事情節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還能使之對語文教學產生更加強烈的好感。由此可見,故事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很有價值。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務必要在深刻認識這一點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恰到好處的引導,從而使之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收獲甜美的勝利果實。

參考文獻

[1]許秋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洋溢故事味兒[J].語文教學通訊,2018(4D).

[2]陳娉婷.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49).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大新小學? 廣西? 玉林? 537000

猜你喜歡
故事教學法語文教學小學語文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