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初中生早婚早育問題與對策

2021-07-16 11:42陸正安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初中生

陸正安

[摘? 要:當前,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的部分初中學校,初中生“早婚早育”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學??剌z保學工作,也影響了在校生的鞏固率。本文針對問題進行闡述,從早婚早育產生的背景分析、早婚早育的成因到早婚早育的危害性逐層展開論述,最后提出整改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少數民族;初中生;早婚早育]

早婚早育即未達到法定結婚生育年齡而形成的事實婚姻并生兒育女。在中國,早婚具體而言指男女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而通過欺騙登記機關等手段違法登記結婚或不履行法定登記手續而結婚的行為。嚴格來說早婚是一種非法婚姻,即便是男女雙方都自愿結為夫妻,但是法律均不予認可;無論對婚姻當事人及其家庭,還是對社會,都會帶來不良后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現為《民法典》內)第二章第六條之規定,法定婚齡即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歲,女不得早于20歲,否則屬于非法早婚。非法早婚是有損于“婚姻法”的尊嚴的,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婚姻法”的規定。非法早婚往往給家庭和個人帶來不幸。

一、背景分析

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早婚現象十分突出。以我所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為例,我所居住的廣南縣北路一帶,以壯族人口為主,間雜為數不多的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這一帶原先只有苗族存在“早婚早育”的現象較為突出;而今,壯族早婚早育現象也不少。十五六歲的女孩背著娃娃走在大街上的屢見不鮮,或者結婚生子后把孩子扔給父母帶的也是常有的事。初中學校在管理上也因為早婚問題搞得焦頭爛額。以我所在當地的初中學校為例,每年均有為數不少因為早婚而流失的學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特別是正當國家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扶貧的當下,因為早婚而流失學生給學校的“控輟保學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導致輟學率超過規定的指標限制,鞏固率達不到要求。據我從校方了解到,目前有兩個早婚案例較為典型:其一是現在應在九年級就讀的某壯族女生已經生育一孩,孩子已有一歲多,可是其年齡還在義務教育階段;其二是現在應在九年級就讀的某苗族女生已生有一孩。像這樣的流失生,即便動員返校就讀,也不方便的。另外還有兩名女生失聯,疑似早婚逃學。

二、早婚早育問題成因

(一)家庭因素

由于少數民族封建思想意識濃厚,簡陋習俗盛行,即使社會發展到今天的現代文明,這些落后的思想意識仍然沒有改變。多數家長認為:子女早成家,父母早享福,以“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為光榮之家。更為搞笑的是好多老人因為有生之年看不到孫子而死不瞑目。于是,作為一家之長,代表一家之權威的父母(或是爺爺奶奶),子女(或孫子孫女)剛剛步入十四五歲的青春期,就督促子女盡快找對象,要么干脆通過說媒的方式早早就把婚事定下來。有些孩子從小就聽從父母的話,父母之命難違便默認了這樁“不成熟”的婚事。這一部分早婚的人群,本應該還在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的,可就這樣誤了他們的求學前程。而這些變異的的婚姻,多數都沒有走到最后,結局是離婚的多,幸福的少。

(二)社會因素

1.社會因素當然也不容忽視。由于當今社會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男多女少導致農村每個村寨都出現了不少“剩男”——光棍漢,正是這個原因使父母、孩子本身滋生了一種想法:如果不早早就談女朋友,不早一點找對象,等到超過一定的年齡,女孩子都出嫁光了,那就討不著媳婦了。所以他們不顧是否正處于學習知識、長身體的階段,只顧“先下手為強”才是硬道理的婚姻觀。在這種思想意識的驅使下,早戀早婚盛行、搶婚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少數民族地區的老百姓,本身就有很多法盲,加之現在國家層面也提倡“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于是就出現很多無視法律的束縛,愛什么時候結婚就什么時候結婚,那管得著年齡大小。

2.還有一個社會因素是網絡媒體的影響。當今網絡媒體十分發達,對于自控能力低的青少年學生來說,那可是一把雙刃劍,他們手里面握著的手機就相當于握著這把利劍的劍柄,一不注意就會把劍刺傷自身。特別是那些黃色網站,不堪入目的黃色影視垃圾內容滿地都是,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只要一點開網頁或者鏈接,這些垃圾廣告總會優先彈出,以看了令人臉紅心跳的畫面吸引未成年人學生,經不住誘惑的學生會忍不住點開看看,結果入了迷而最終不能自拔。好奇的他們雖然屬于未成年人,卻產生了嘗試的心理,最后偷食禁果而不得不“結婚”。正是這些網絡媒體垃圾視頻及影視,催生了初中生早熟,并最終成為早婚的催化劑。

(三)學校因素

在校初中生出現早婚現象跟學校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農村學校教學設備不完善,教育教學方式單一,幾乎僅限于課堂教學。學生被局限在緊張而又有壓力的學習環境中,他們那顆青春萌動的心總有跳動過快的時候,排遣郁悶的心情和高度緊張的壓力唯一方式就是男女生之間逗鬧,最后釀成談戀愛。最終帶著他們的“戀愛苦果”走向那座愛情的墳墓——“早婚”。另外沒有性教育課也是一個原因,受到傳統思想意識的影響,學校教師根本就不敢在學生面前提性知識,更別說開設“性教育課”了。青少年學生正是青春發育期,身體和心理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男女生之間已經明顯有別,他們之間暗暗地在感到害羞中產生愛慕之情。在對性還無知的初中生,他們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最終逾越鴻溝走入誤區。沒有心理咨詢師也是一個因素,學生在青春期遇到的生理問題找不到咨詢的地方,對性愛更是無知,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已經逾越雷池都不知道。

三、早婚早育問題的危害性

既然國家法律規定年齡達到一定歲數才允許結婚,那么未達到結婚年齡就結婚肯定存在一定的危害性。這種危害性當然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社會、家庭以及個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可不容忽視。

(一)給社會帶來一定的負擔

如果按照正?;辇g結婚,每100年生四代人,如果出現十四五歲就結婚的,那么每100年就要生六代人,這就給社會帶來了人口過多的負擔,增加了社會壓力。如:在農村,因為家庭人口增多而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住房緊張、就業難、醫療保障負擔重等。另外,早婚早育的父母年齡小,缺乏教育方法,或者生完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看守教養。爺爺奶奶管不住,他們隨意游玩、逃學、到處流竄;最終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二)給學校管來帶來一定的難度

1.影響義務教育的發展。當下,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主管部門對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項檢查也越來越嚴格。由于早婚早育的小爸爸媽媽沒有生兒育女的經驗,缺乏教育方法;或丟給爺爺奶奶后外出打工,形成眾多留守兒童。在學校里,問題學生多數是留守兒童,給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帶來難度。2.影響學??剌z保學工作??剌z保學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影響控輟保學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早婚早育”而流失的學生過多。他們與一般厭學流失生不一樣,其特殊性在于他們已經有自己的家庭、有需要養育的子女;即便動員返校,也不可能留得住。這就造成了極高的流失率,嚴重影響了在校生的鞏固率。

(三)給家庭帶來一定的負擔

因為他們年齡小還不能自理家務,不會計劃生活,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給家庭生活帶來負擔,有可能因此鬧矛盾最終離婚。也給父母帶來勞動負擔,年輕人生完孩子就外出務工,把孩子丟該父母,使父母既當爺爺奶奶又當爸爸媽媽,本來生活就很艱辛,還要帶兩三個孫子孫女,可謂苦不堪言。同時,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缺乏母愛、父愛;他們根本不聽年老的爺爺奶奶的教育,在家懶惰,在校逃學,最終成為社會閑散人員。

(四)不利于自身和孩子的身心健康

早婚早育對當事人本身即小爸爸小媽媽的身心健康不利。俗話說:“早熟的瓜不甜”。由于還沒到成熟的生育年齡,可能因為早生育而導致小媽媽產生一些生理疾病,如:婦科病。在心理上,也可能會因為自身年齡小,缺乏責任擔當意識;面對家庭經濟負擔、教育負擔等,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最終會出現婚姻破裂的現象或者出現抑郁癥。早婚早育對孩子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不利。因為父母親缺乏教育經驗,對孩子教育不科學,或者父母外出務工,孩子缺乏母愛父愛以及溝通交流,父母對孩子關愛不夠,導致孩子性格孤僻,不與他人交往,熬夜玩游戲,既影響身體健康發育,也影響了心理成長。

四、針對問題的對策

1.國家執法部門、民政部門、衛生與健康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橐龅怯洸块T要嚴格把關,未達到結婚年齡的堅決不予登記結婚;對未達到婚齡而形成事實婚姻的當事人應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執法部門要加大對未成人進行《婚姻法》(現為《民法典》)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宣傳力度,對在校生進行法制宣傳。衛生與健康部門,加大早婚早育對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的反面宣傳,讓未成人自覺遠離“早婚早育”,自覺遵紀守法,倡導合法婚姻。

2.當地政府部門注重少數民族地區思想意識教育,倡導移風易俗,轉變傳統觀念。上級有關部門及村委會要結合當地村民風俗習慣,針對存在的一些社會陋習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杜絕簡陋習俗和陳舊思想觀念的泛濫。特別是“早婚早幸?!薄霸缟F子”等陳舊的思想觀念應該革除。多開展“移風易俗”文化文藝宣傳。

3.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促成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除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還要承擔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方式也可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定期開展文化宣傳、文藝演出、演講比賽等活動;借助校園廣播、文化宣傳欄、主題班會等教育形式對學生開展“遠離早婚早育”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教育形式感化學生,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學習風氣,樹立遠大理想,促成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設青春期性教育課。學校要借助各種教育機制和教育平臺,開展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不同心理素質的學生分別開展心理疏導、心理教育。有條件的情況下,學校成立“心理輔導站”,對心理問題學生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心理輔導,特別是有早戀傾向的學生要及時疏導和教育,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中,杜絕后續帶來的“早婚早育問題”。開設青春期性教育課。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要根據學生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特點,適時地進行?,F在的中學生成熟得早,男女交往異?;钴S。這個時期的少男少女們,生理上迅速發育,向成人過渡,生殖系統變化最為明顯,出現了男性與女性的性特征,心理也同時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性意識開始萌發,對異性產生好奇、興趣。開設性教育課,可避免學生對異性的好奇心而最終過早地走到一起。所以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的性教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發展的要求。通過青春期的教育,培養學生形成自尊、自愛、自強的高尚情操。

課題項目:文山州教育科研“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初中生早婚早育問題與對策研究》(立項編號:2021-56-157)

云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壩美鎮八達初級中學校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初中生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謝雱綏寧少數民族村落油畫寫生作品選
少數民族的服裝
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定義的新思考
巧用地圖培養初中生史料實證意識——以《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識記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討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