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繁加州鱸和南美白對蝦循環水生態養殖試驗

2021-07-21 12:01史炳奎劉春玲郜華橋劉新鳳
科學養魚 2021年6期
關鍵詞:增氧機白對蝦南美

高 勇,史炳奎,張 磊,劉春玲,郜華橋,楊 瑞,王 順,劉新鳳

(天津市西青區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0380)

天津市西青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自2018年開始進行了加州鱸養殖試驗,取得不錯效果。但在養殖過程中發現,由于加州鱸飼料蛋白質水平高、飼料轉化不完全,造成水體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升高,枝角類等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溶氧偏低,水質調控難度大,為加州鱸養殖帶來了一定風險。2020年針對前兩年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調整了養殖模式。首先,進行了池塘設施的改造,構建了生態水循環系統,加速水體凈化,實現只補水不排水;其次,根據花鰱、南美白對蝦喜食枝角類的特點,構建生態養殖系統,除在加州鱸池塘中適當搭配花鰱外,在凈化池中適當投放南美白對蝦,通過攝食枝角類實現加州鱸飼料的二次轉化。

一、材料與方法

1.池塘條件

養殖池塘為天津市西青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試驗示范基地1、5、6、7號池塘,1號池15畝,水深2.8米,5~7號池均為8畝,水深2.8米,池塘分布見圖1。

圖1 加州鱸和南美白對蝦循環水健康養殖池塘示意

1號池作為凈化蓄水池適當投放南美白對蝦和花鰱,5~7號池原為1口池塘,改造后便于管理和養殖加州鱸。1號池通過原有的進水系統向5~7號池注水,5~7號池尾水通過一、二、三級沉淀池流入1號池,實現水體循環。一、三級沉淀池種植蘆葦等挺水植物凈化水質,二級沉淀池為厭氧發酵池,采取遮光處理,二級沉淀池和三級沉淀池中間通過牡蠣殼建造濾水壩過濾水體。當池塘缺水時,外源水直接注入1號池,經過充分曝氣凈化后再注入鱸魚池塘,實現只補水不排水。

池塘底質均為黏土,1號池淤泥深40厘米,5~7號池為新改造池塘,淤泥較少,深度小于20厘米。1號池配有增氧機5臺,其中池塘中間安放1臺涌浪機、四角安放2臺1.5千瓦變頻增氧機和兩臺4千瓦納米曝氣機;5號池配備3千瓦增氧機2臺、1.5千瓦增氧機1臺;6號配備3千瓦增氧機1臺、1.5千瓦增氧機2臺;7號配備3千瓦、1.5千瓦增氧機各1臺。水質符合漁業用水標準。

2.放養前的準備

2019年養殖期結束后,1號池徹底排干池水,清底曬塘;5~7號池進行了池塘改造和清淤,之后進行了清底曬塘。4口池于3月初潑灑生石灰150千克/畝,徹底清塘消毒,3月15日開始進水。

在魚種放養前10天開始進行水質調控,5~7號池水較瘦,分別潑灑發酵過的牛糞液各2噸,之后隔1天潑灑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制劑培養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長。光合細菌活菌量≥2×108個/毫升,用量為5千克/(畝·米);芽孢桿菌活菌量≥5×108個/克,主要成分為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用量為300克/(畝·米),并連續開啟增氧機兩天。魚種放養前5天開始檢測水質指標,觀察浮游生物含量,直至水體pH 8~8.5、氨氮0.5毫克/升以下、亞硝酸鹽0.05毫克/升以下、溶氧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時開始投放魚種。

3.苗種投放

2020年4月8日,4口池塘投放鳙魚,4月10日5~7號池投放加州鱸苗種,6月27日1號池投放南美白對蝦苗種,具體投放情況見表1。

表1 各池塘苗種記錄

4.日常管理

(1)水質、底質調控。良好的水質和底質是加州鱸養殖的前提和保障,養殖期間交替潑灑氧化性底改和分解性底改,前期每10天1次,后期每3~5天1次,以保持良好的底質環境;定期潑灑光合細菌、乳酸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制劑,抑制有害菌繁殖,培養綠藻、硅藻、隱藻等有益藻,防止藍藻暴發,水體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7月下旬開始進入高溫季節,提高水位至最大水位,加大換水量,以利于降低水溫,減少高溫對加州鱸的刺激。

根據加州鱸不同養殖周期和放養密度,適當開啟1號池的水泵使水體進行循環。養殖前期各池塘飼料投喂較少,每天開啟2小時,每口池塘每天換水量400米3;養殖中期每天開啟5小時,每口池塘每天換水量1 000米3;養殖后期每天開啟10小時,每口池塘每天換水量2 000米3。

養殖過程中對水質檢測發現,加州鱸池塘從6月20日開始氨氮升高,最高升至4.0毫克/升左右;7月6日開始亞硝酸鹽升高,最高升至0.2毫克/升左右。通過加大換水量、控制投料、潑灑生物制劑等措施,氨氮在7月13日、亞硝酸鹽在7月20日恢復至正常水平。

(2)科學投喂。加州鱸適溫范圍廣,10℃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水溫為20~30℃。但是隨著水溫升高,加州鱸各器官的代謝水平提高,要采取控料措施。養殖過程中每天監測水溫,根據水溫情況安排飼料進行人工投喂。

養殖前期:投苗后第2天開始試喂,4月底至5月底為養殖前期,根據吃食情況采取適當投喂措施,水溫16~20℃時每天投喂兩次,分別為早晨9點和下午4點。

養殖中期:5月底至7月底為養殖中期,水溫20~28℃,這段時間水溫為最適養殖水溫,加大飼料投喂量,早晨6點、下午5點進行投喂。

養殖后期:7月底至9月底為養殖后期,此時水溫較高,中午及下午常達到30℃以上,此時采取控料措施。水溫達到28℃時開始減少飼料投喂量,先減少1/3,當水溫超過30℃時停止投喂。高溫期間將投喂時間安排在早晨水溫低的時候,中午及下午水溫高時停止投喂。

南美白對蝦池塘和加州鱸池塘進行水體循環,前期基本能保證天然餌料供給,觀察水中浮游生物量,不投喂飼料,立秋之后開始適量投喂全價飼料,每天投喂兩次。

(3)疾病防控。加州鱸病害防治以預防為主,每10~15天檢查加州鱸健康情況,吃料不好時要特別注意觀察有無外傷、鰓上有無寄生蟲和肝臟健康情況。加州鱸養殖過程中重點預防諾卡氏菌病、寄生蟲病和肝膽綜合征,一是維持良好的水環境,二是增強加州鱸體質。南美白對蝦立秋之后再進行投喂,減少疾病發生概率,重點觀察有無漫游、剩料等情況。

(4)巡塘。每天巡塘兩次,高溫季節增加至3次,重點觀察有無趴邊、獨游等情況;觀察吃食情況、有無殘餌等;觀察水邊,尤其是下風口有無藍藻,做到提早發現,提早防控。晴天中午開啟增氧機,檢查增氧機是否正常,夜間也要開啟增氧機,避免缺氧。

二、試驗結果

1.水質檢測情況

養殖過程中對1號、5~7號池塘經三級沉淀池過濾后的水質進行檢測,主要檢測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結果見圖2、圖3。數據顯示,水循環系統對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改善水質有較明顯的作用。

圖2 各池塘亞硝酸鹽含量變化

圖3 各池塘氨氮含量變化

2.投入及出塘銷售情況

南美白對蝦于8月14日-9月4日完成出塘銷售,加州鱸于9月19-24日完成出塘銷售。共產出南美白對蝦1 140千克,畝產76千克;加州鱸24 680千克,平均規格0.555千克/尾,餌料系數1.14;鳙魚5 149千克,1、6號池平均規格2.55千克/尾,5、7號池平均規格3.1千克/尾。4口池塘共計39畝,總產值909 954元,成本共計706 231元,平均畝利潤5 224元,詳見表2、表3。

表2 各池塘投入情況 元

表3 各池塘產出及效益

三、討論

從試驗結果看,在循環水模式下7號池投放密度最低,利潤最低,投入與產出比為1∶1.26,出池時0.5千克/尾以下的鱸魚占比最高,主要是由于養殖密度小、集群不好、吃食差造成的。5號池投放密度最大,利潤最高,投入與產出比為1∶1.31,但0.5千克/尾以下的鱸魚占比大于6號池。6號池投入與產出比為1∶1.33,0.5千克/尾以下的鱸魚占比最低。因此,2 000~2 500尾/畝的投放密度好于1 500尾/畝。

加州鱸池塘投放大規格鳙魚有效控制了枝角類,畝投放0.75千克/尾的大規格鳙魚,當年就可長成2.5千克/尾以上的商品魚,實現蛋白質轉化利用,在凈化水質的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

1號池的南美白對蝦餌料系數僅為0.72,主要是由于6月中下旬加州鱸進入攝食旺盛時期,殘餌、糞便促進了浮游動物大量繁殖,通過水體循環為南美白對蝦提供了豐富天然餌料,有效降低了飼料蛋白質對水體的污染,實現了加州鱸飼料的二次轉化利用,預防和降低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產生,提高了池水的利用率,實現了只補水不排水,從而減少了環境污染。該模式值得推廣,但在養殖過程中,加州鱸養殖面積和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的配比還需進一步探討。

加州鱸疾病的防控關鍵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改善水環境,二是增強加州鱸體質。水質調節是重點,為維持充足的溶氧和保持良好的微生態環境,養殖過程中使用蠟樣芽孢桿菌能夠有效抑制弧菌的繁殖,使用干酪乳桿菌、丁酸梭菌等拌料投喂能有效促進飼料的消化和抑制鱸魚體內有害菌繁殖。南美白對蝦下塘后成活率高,養殖中前期天然餌料豐富,不需要投喂人工顆粒飼料,立秋之后天氣變化已趨于穩定,開始投料。由于南美白對蝦投苗晚、投料晚,有效避免了疾病的發生,提高了養殖成活率。

猜你喜歡
增氧機白對蝦南美
河套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試驗
南美白對蝦養殖孢子蟲病頻發,實戰派專家的五點預防建議
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或者更容易成功
采用自抗擾技術的移動式增氧機路徑跟蹤控制
陳靜:寧靜致遠,香飄南美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場
淺談南美白對蝦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
關于溶氧自動控制器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
“熱水魚”的捕撈技術
漁用增氧機使用“5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