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技巧淺說

2021-07-23 08:38譚自強
速讀·上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規則道德與法治道德

譚自強

小學階段是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小學道德與法制課更是對小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作為教道德與法制課的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標,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上好道德與法制課。

學生進入學校主要目的是受教育和學習知識,作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都要借助文本給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上這一科目的老師該如何做呢?要讓小學生將來成為誠實和富有責任心的人,重在加強學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養。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必須重視小學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嘗試和耳濡目染,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精彩導入,真正走進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現實生活

道德與法制課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并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教師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談話,都應該在課前有所了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自由結組調查、討論自己關注的某一方面問題,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匯合起來,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匯報等等。課堂上的熱烈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也體現了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探究,獲得科學精神實質,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于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教學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孩子們說說平時經常玩哪些游戲?每次都玩得開心嗎?這些游戲分別都有哪些規矩?如果碰到個別人不守規矩,大家會怎么樣?請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后,我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探究、討論。游戲中的規矩就是一種規則,參加游戲的人必須共同遵守,否則,游戲就不能進行下去。同樣,人們在共同的活動中也有規則。如:公共交通的規則,體育比賽的規則,娛樂活動的規則等。這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公共交通、體育比賽、娛樂活動、公共財物會怎么樣?學生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得出:沒有規則,生活就會非常麻煩。我窮追不舍,再次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校里能不能沒有規則?如果完全沒有規則,同學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師們想什么時候上課就什么時候上課,行不行?與同學們關系最密切的學校規則是什么?

三、利用媒體,創新手段活躍課堂,提升學生的課堂效率

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潑、生動的形象,一掃傳統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空氣,帶給學生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激發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豐富想象。如:我在上“珍惜水資源”時,展示漫畫“舉不動”,表明世界人口總數2000年已達60 億;展示漫畫“垃圾包地球”、播放動畫“這樣就合法了”,表明環境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再播放實況錄像“在中國……”,看人們是如何浪費水資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亂砍濫伐森林等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我們面臨嚴峻的資源、人口、環境形勢,從而落實到教學目標:我們必須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整節課,學生在驚嘆、感慨中,踴躍發言,激烈討論。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其中,依依不舍。體驗成功的思品課就像品嘗一杯醇香的美酒,聆聽一首動聽的歌曲,欣賞一幅精美的油畫,使人仿佛進入了藝術的境地,它像快樂的輕喜劇,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開心中受到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爆F代學生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自主意識強,思維日益成熟,若再把他們看作小孩子,隨意支配,不僅不能激發學生興趣,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集思廣益,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還要做到把時間留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學生、把自由留給學生。

四、開發資源,采用多樣化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地制宜,利用農村學校的自然資源,生產勞動資源,讓學生走出校門,深入果園、林中,親身投入搬玉米等實踐性課堂中讓學生受到教育。把農村田間變成兒童可參與的學習空間。評價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又是評價的主體。在評價中,可采用綜合評價方法。①調查問卷評價。如:這冊書中哪幅畫你最喜歡,哪幅圖最不喜歡,怎么改?②展覽會評價(師評、學生互評、自評)。如畫一幅最有創新意識的畫;制作一件最喜歡小物品(要求可以獨做,也可以合作);從自己成長資料袋中拿出最有價值的一件作品。③激勵每個兒童,自由創作作品(可由家長合作進行)。④講述參加一次實踐活動的過程。如:搬玉米、幫媽媽做家務活等。⑤到學校資源室考查知識,如找一找哪些種子是秋天的果實,哪些種子是夏天的果實,從各種樹葉顏色上分辨夏天、秋天、春天、冬天的樹葉標本。⑥測評每個兒童自身興趣、愛好。老師找準學生閃光點,最后給予描述性的、以鼓勵語言為重點的評價。

在小學道德與法制課教學中,教師既要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暴露出來的思想、觀點和行為,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還要指出今后應怎樣用學習的道理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即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問題的興趣,又能使學生運用所學的道理、觀點去聯系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分析認識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促進小學生進一步全面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規則道德與法治道德
跟蹤導練(五)(2)
道德
讓規則不規則
不如吃茶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道德
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