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思路分析

2021-07-23 01:36李華
速讀·下旬 2021年2期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高中語文創新

李華

◆摘? 要: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精講中國古代詩詞,不但能夠讓高中生深刻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還能豐富高中生語言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本文將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創新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策略

古詩詞大多具有比較優美的韻律,在語言組織和表達已經方面極具美感,高中階段加強古詩詞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體悟到古詩詞的思想內涵,感受到古詩詞的藝術感染力,還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弘揚。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一)古詩詞教學模式單一

首先,古詩詞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如出一轍,方法上缺乏創意,梯度方面比較模糊。其中較為常見的模式是先介紹作者和古詩詞的創作背景,然后在轉入到古詩詞解析和釋義環節,最后總結古詩詞作者的情感。這樣單一模式的古詩詞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

其次,一些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地認為幫助學生掌握了古詩詞的字詞和語句,讓學生掌握翻譯古詩詞的技能,能夠熟練背誦古詩詞已經達成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古詩詞教學中的情感培養。古詩詞并非簡單的語言堆砌,而是需要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學習獲得美的享受,因此,這種古詩詞教學理念有悖于古詩詞教學的初衷。

此外,古詩詞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往往會在古詩詞解析中擠出一點時間用于古詩詞的朗讀和誦讀,雖然經過反復的閱讀,學生知識熟悉了古詩詞的表象,卻對詩詞的內涵缺乏深入思考。

(二)古詩詞學習興趣不高

高中生古詩詞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動機,也影響到古詩詞教學效果。在調查中發現,在受訪的高中生中,只有不足10%的學生是處于自己的喜好主動學習古詩詞的,而絕大多數人文古詩詞是高考中的必考項,才在古詩詞學習中投入大量的精力。

高中生對古詩詞學習興趣不高不能單純歸咎于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課堂氛圍的營造不無聯系。受訪的學生中,大約68%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夠在古詩詞教學中融入一點創新,讓古詩詞課堂教學不在沉悶。

(三)評價機制比較單一

進入到高中階段,教師和學生都面臨著高考帶來的壓力,許多教師自然而然地會將古詩詞教學與高考聯系起來,教學評價緊密圍繞“古詩詞試題如何應答”展開,而并非針對于古詩詞的鑒賞和感悟進行綜合性評價,這種簡單而直接的教學評價雖然對學生應付考試有所裨益,卻影響到了學生對古詩詞教學的正確理解,進而導致許多高中生古詩詞學習興趣不高。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策略

(一)利用影視法進行古詩詞整體教學

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具有敘事性的古詩詞作品,在教學中認真挖掘其中的故事情節,教師可以利用影視法,引導學生從導演者的角度品味古詩詞的內容和情感,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古詩詞表達的意境中,讓高中生體會到古詩詞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實現古詩詞的感性閱讀。

例如:《齊桓晉文之事》課文教學時,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掌握辯駁之術。在本課教學中,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經過反復誦讀后,對文本進行逐詞逐句的分析,學生將很難體會課文的整體效果,進而影響到對課文思想內涵的挖掘。

教師在本課教學中采用了“影視法”,讓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各個小組將課文當做劇本,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看做一臺影視劇的“導演”,分角色扮演課文中的“齊宣王”和“孟子”,在兩者的辯駁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對人物的動作和表情進行策劃。

學生對課文挖掘越深,理解越透徹,“導演”出的情節越精彩,每個小組完成自己的創編后,在小組之間展開競賽,會讓教學氛圍更加熱烈。

教師利用這種“影視法”進行教學,避免了單純的古詩詞講授,而是讓學生成為古詩文學習的主體,將學生進行身份的轉化,讓他們自覺投入到古詩詞內容和情感的挖掘中,從而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熱情。

(二)利用繪畫法豐富學生閱讀想象

高中教材中收錄的古詩詞大多具有能夠帶給學生藝術美的感受,學生在閱讀中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將學生帶入夢幻的境界中。教師可以利用古詩詞意境美的特點,在教學中采用繪畫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體會古詩詞表達的情感。

例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詩詞,贊美了“金陵”秀美的景觀,抒發了詩人對歷史興亡的請安。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每個小組將詩詞上闕景物描寫的內容用畫筆在圖畫紙上描繪出來,然后組織小組成員結合自己的畫作進行描述。

每個小組成員繪畫能力不同,畫出的作品存在差異性,但是這種差異性并不影響到每個小組成員古詩詞的理解。利用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索古詩文詞句表達的含義,想象詩詞的意境。

(三)利用音樂法營造學生閱讀意境

音樂自帶情感屬性,選擇合適的音樂,能夠讓音樂的情感和古詩詞的情感產生沖撞和共鳴,從而增加古詩詞的藝術感染力。音樂法在古詩詞誦讀和朗讀教學中加以有效應用,達到的效果尤為明顯。

例如:在進行《念奴嬌過洞庭》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古詩詞時播放中國古典音樂,比如:古箏曲《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

古箏曲具有音色優美、音域寬廣的特點,很容易將學生帶入到古詩詞的畫意中,讓學生在朗讀中的情感更加濃郁,帶個學生美的感受,從而提高古詩詞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結束語

高中古詩詞教學單一、僵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學習興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可以深入研究古詩詞,根據古詩詞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從而提高高中生古詩文學習積極性,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正芳.古詩詞在高中語文創新教學中的一些思考[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31-31.

[2]陳志猛.高中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創新策略分析[J].雪蓮,2015.

[3]馬文芳.高中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創新策略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7:61.

猜你喜歡
古詩詞教學高中語文創新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