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性空間的保護與展示設計研究——以京張鐵路遺址公園貫通概念方案清華園站節點方案設計為例

2021-07-26 02:22魏曉玉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清華園站房復原

魏曉玉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1 項目概況

(1)場地現狀

清華園站節點南起知春路,北至北四環中路,周邊用地以教育科研為主,聚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大學、中科院研究所等教育科研集群。

(2)清華園站發展沿革

原清華園站建于1910 年,位于京張鐵路進京的第一站,車站由總詹天佑親自設計并題名。1911 年在車站附近創辦了清華學堂,其作為清華大學的前身。1949 年毛主席等中共領導人進京就是在這里下的火車。清華園站歷經滄桑,它見證了清華大學的誕生,也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

20 世紀50 年代,為解決清華大學擴建,原鐵路線路東移800m 并新建清華園站。原車站先后改為貨場、鐵路職工宿舍、侵華日軍兵營。建于1960 年的新清華園站坐落在本設計節點中心位置,距離原清華園站約1km。

為了修建2008 年市郊鐵路S2 線,在新清華園站西側新建專用候車室。隨著京張高鐵的開工,2016 年10 月31 日清華園站正式停運。

2 清華園站節點方案設計

2.1 設計構思

在現有清華園站節點地塊范圍內,聯系不同時期清華園站站房及鐵路線路,使不同年代的歷史在此形成對話。

新舊線路的“對話”:通過采用歷史上真實使用的不同枕軌材質復原兩個時期的鐵路線路形式,新線作為旅游列車的通行線路,舊線作為室外鐵路遺址展示。

新老站房的“對話”:保留節點范圍內的現狀1960 年清華園站,在其旁邊,正對舊線軸線方向復原1910 年清華園站牌坊和平面布局,形成沿新線路界面的新老站房對比展示。

室內外展陳的“對話”:通過新建京張鐵路遺址博物館,形成小型室內展示展覽空間,延續建筑平面布局形式,在室外布局鋪設展示鐵軌、陳列展示列車車廂,形成豐富多樣的展陳形式,增加游人的體驗感。

2.2 景觀設計

2.2.1 景觀結構

設計形成一心引領、兩軸支撐、一帶聯動的景觀結構。以京張鐵路歷史文化展示群落為核心,包括室外的車站場景復原區、列車展陳互動區和室內的京張鐵路遺址博物館,是保留原真、可觀可感、寓教于樂的博物館群落。兩軸分別為兩條不同時期的京張鐵路線路展示軸線;一帶為貫穿南北、聯系東西的慢行功能帶。

2.2.2 京張鐵路歷史文化展示群落核心

通過室內外固定博物館建筑及移動博物館集中展示京張鐵路歷史文化的背景知識和實際真實場景復原,見圖1。

圖1 京張鐵路歷史文化展示核心實體模型

車站場景復原區:車站場景復原區是以現存1960 年清華園站站房為核心的室外展場。保留1960 年站房建筑,拆除2008 年候車室以避免其對清華園站的遮擋?;謴托藿ㄕ九_、鐵路線路、站牌、信號燈,還原歷史場景(見圖2)并滿足規劃開通的詹天佑號觀光列車的乘車體驗。詹天佑號觀光列車的車頭、車廂、內飾均按照史料記載進行恢復,成為移動的博物館?;謴偷?960 年站房內部改造為鐵路聲音博物館,播放歷史上不同火車的聲音和列車進站的廣播。原比例重建1910 年清華園站站房立面和平面布局(見圖3),以磚砌座椅象征墻體,以解說牌代表窗戶,形成博物館前的休憩展示空間。后庭院處展示詹天佑生平履歷,向人們介紹中國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偉大的一生,形成親臨100 年前歷史環境的時光博物館。

圖2 車站場景復原效果

圖3 還原1910 年清華園站站房效果

列車展陳互動區:列車展陳互動區是以京張鐵路使用過的列車為載體,植入聲音影像、互動科普、餐飲體驗等功能的趣味互動區(見圖4)。

圖4 列車展陳互動效果

京張鐵路遺址博物館:設計為半地下覆土式建筑,控制高度低于博物館前的新清華園車站和復原的老清華園車站,并呈環抱式包圍兩個車站,外形消隱于環境。內部進行室內展示京張鐵路相關歷史文獻遺跡、科普知識和模型等。

2.2.3 活化展示兩個不同時期京張鐵路線路

舊線:在西北側地塊舊線位置復原兩條木質枕軌鐵路線路進行展示,木質枕軌向遠處逐漸減少并消失于綠地中,指向1910年清華園站原址以暗示京張舊線。設計步行園路模仿鐵路肌理強調軸線方向,沿舊線進行室外遺址展示,結合鐵軌豎線條式的園路設計,種植耐水濕植物形成舊線花園,進行雨水收集及生態展示。

新線:復原一條混凝土枕軌鐵路線路以保證觀光列車通車需求,復原線路采用標準軌距1435mm,在左右兩側原線路位置通過設計礫石及鋼板收邊步行園路標識原鐵路線路位置。

2.2.4 功能多元貫穿南北、聯系東西的慢行系統

設計滿足公園基本功能需求,貫穿南北的綠廊為游客提供步行、騎行的慢行系統,串聯多種功能的活動空間。在地鐵13 號線由地面行駛變為高架行駛位置,設計園路聯系東西方向,解決長年來被鐵路割裂的城市。

3 紀念性空間的保護與展示設計

3.1 靜態保護、自然恢復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對于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建筑和要素需要靜態保護,保持其本身的完整性及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建筑本身需要保護性修繕,修舊如舊,對于破壞原有建筑形式、結構及影響其歷史特征的建設需要進行拆除。對于歷史建筑的復原展示,需要做到異于真實建筑本身,并加以解說以免令游人混淆建筑的真實性。對歷史建筑周邊自然環境的整理和恢復需參考歷史文字或影像資料,盡量做到還原歷史場景,形成真實的歷史展陳空間。

3.2 文化演繹、場景體驗

重現歷史文化元素,并通過演繹的手法形成可供游人參與、體驗的景觀元素或展示場地,結合各種特色活動喚起游人對歷史的記憶,可使游人更好地體驗其歷史文化價值。通過不同文化元素的演繹,形成多種歷史場景,可提供場景化的紀念空間,更加體現場所精神。

3.3 活化展示、多元利用

在傳統的圖文介紹、模型實物展示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科技技術,提供多種展示展陳方式,包括應用AR 增強現實技術的展示、VR 互動投影展示等全息互動多媒體展示,可以讓游人結合現存遺跡,體驗親臨歷史場景,加強體驗感。同時提供視頻、音頻等調動五感的各種展示形式,吸引不同年齡段的游人。結合咖啡茶藝、電影娛樂、文創售賣等消費活動增加場地活力與人氣。

4 結語

在高速城市化建設的當下,紀念性空間在城市歷史文化、社會、環境等多方面承載著重大的價值,應充分發揮其文化特質并通過景觀化的手法對紀念性空間進行保護與展示,通過場景化的空間營造,多元化的功能利用,充分體現場所精神,延續和傳承歷史文脈。

猜你喜歡
清華園站房復原
溫陳華: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
中老鐵路國內段站房“顏值”初顯 全部11座客運車站裝飾裝修接近尾聲
保持心態,踏實學習,輕松邁入清華園——2021年河南省高考理科考得比較好的同學談高中學習心得
保持心態,踏實學習,輕松邁入清華園
一起來做頸椎操吧
營改增對公路站房工程造價影響研究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青島西站站房主體封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